三年前東京奧運(yùn)會百米半決賽,蘇炳添的9秒83(實(shí)際為9.827秒,+0.9米/秒)在當(dāng)時可以排在人類100米歷史最快成績第37位——不過就前60米來說,蘇炳添則是人類歷史最快的分段紀(jì)錄(非官方),也超過了尤賽恩·博爾特。

蘇炳添那次起跑反應(yīng)0.142秒,前30米用了3秒73,前60米用時6秒29——前30米和前60米都是人類最快。

作為對比,2009年博爾特9秒58(+0.9米/秒)世界紀(jì)錄時,起跑反應(yīng)0.146秒,30米和60米分別用時3秒78和6秒31。

相比起跑加速階段,蘇炳添后半程達(dá)到巔峰速度、以及維持巔峰速度的能力相對弱些。11.62米/秒的巔峰速度較博爾特的12.42米/秒有較大差距,進(jìn)入后半程后,蘇炳添每秒要比博爾特慢近1米。

蘇炳添172的身高在短跑選手里也屬于偏矮,博爾特則又是超高大的另一種異類,196。步幅上蘇炳添會吃虧得多,也需要更高的步頻才能去彌補(bǔ),比如100米下來,蘇炳添要比博爾特多跑7步。

否則按最理想的條件估算,如果蘇炳添的后程再稍強(qiáng)點(diǎn),生涯最佳成績可能會跑進(jìn)9秒75內(nèi)。當(dāng)然這種假設(shè)沒什么意義。

另外一點(diǎn),東京奧運(yùn)會時蘇炳添即將32周歲,而柏林世錦賽時博爾特只有23歲。在早已不是所謂“黃金運(yùn)動年齡”的時期跑出自己最快成績,也突破所謂“9秒85是黃種人極限”的說法,能在一眾黑壓壓的西非后裔里創(chuàng)造983神跡,本身就是特別了不起的事。

人類短跑最快毫無疑問博爾特,60米內(nèi)則是蘇炳添。

兩人都是人類的速度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