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真有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和“不會說話的人”打交道。
她就是80后入殮師吳津娜。一年經(jīng)她手送走的逝者就有5000多位,平均下來,每天要面對十幾具冰冷的遺體。而且迄今為止還在堅持。
就因為這份特殊的工作,她連親戚朋友的婚禮都不能參加,甚至連親媽都“討厭”嫌棄她“晦氣”。
好多人會說,一個年紀(jì)輕輕的姑娘,為啥會選擇干這行?
想知道答案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年少的遺憾
12歲的吳津娜,正是無憂無慮的時候,每天腦子里想的都是和小伙伴玩游戲,可是一場車禍,卻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那天放學(xué)回家,吳津娜一進門就感覺氣氛不對勁。一向愛笑的媽媽,眼睛腫得像核桃,爸爸坐在沙發(fā)上,一根接一根地抽著悶煙,屋里彌漫著一股沉重的氣息。
“媽,怎么了?是不是我考試沒考好,惹你生氣了?”她小心翼翼地不敢喘粗氣。
媽媽一把摟住她,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往下掉,她這才知道是自己的小姨出了車禍,人已經(jīng)沒了。
小姨是媽媽的妹妹,在吳津娜心中,小姨簡直就是女神一般的存在。
她年輕漂亮,性格開朗,最重要的是,她特別疼愛吳津娜,經(jīng)常給她買漂亮衣服、帶她出去玩。
聽到小姨的死訊,她感覺腦袋“嗡”的一聲,眼前一片空白。
她拼命搖晃著媽媽的胳膊,“我不信。我不信。小姨那么好的人,怎么會……”
那一晚,吳津娜哭得撕心裂肺,她吵著鬧著要去看小姨,卻被父母強行攔了下來。父母說車禍太嚴(yán)重,小姨被撞得面目全非,不要去看了,會害怕。
吳津娜雖然年紀(jì)小,但也隱約猜到了什么。小姨再也回不來了,自己最后一面都見不到她,她只能躲在房間里,一遍遍地翻看著和小姨的合影,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整件事最讓她無法釋懷的是,她連小姨最后一面都沒見到。
“如果當(dāng)時我能好好地和小姨告別,讓她漂漂亮亮地離開,也許我的遺憾就不會那么深?!?/p>
吳津娜暗暗下定決心,她要學(xué)習(xí)如何讓逝者安詳?shù)刈咄曜詈笠怀?,不再留下遺憾。
三年后她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報考殯葬專業(yè),成為一名入殮師。
父母堅決反對,他們不能理解,自己的女兒放著好好的路不走,為什么要選擇這樣一條“晦氣”的道路?
“你一個女孩子家的,去干那個,多不吉利啊?!?/p>
“我們家世代經(jīng)商,你跑去干那個,說出去多丟人啊?!?/p>
面對父母的不理解,她倒是異常堅定。她要彌補心中的遺憾,也要讓更多逝者能夠有尊嚴(yán)地離開。
最終父母拗不過女兒的堅持,只能無奈地選擇了妥協(xié)。就這樣吳津娜踏上了入殮師這條“特殊”的職業(yè)道路。
出國學(xué)習(xí)深入了解
畢業(yè)后坐飛機去了日本的愛知縣,你問她為啥去日本?她會認真地告訴你:“那可是去取經(jīng),學(xué)技術(shù)去?!?/p>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之前看過一部影片,講的就是日本入殮師的故事,她被影片的內(nèi)容打動了,也想去看看,真實的入殮師是不是影片里的那個樣子。
剛到日本,吳津娜就被那里的殯葬行業(yè)給震住了,人家那叫一個專業(yè)。
入殮師在日本可不是你想當(dāng)就能當(dāng)?shù)?,得?jīng)過嚴(yán)格的學(xué)習(xí)和考試,才能拿到“資格證”,可不是鬧著玩的。
吳津娜第一次走進日本殯儀館的學(xué)習(xí)室,眼睛都看直了。
學(xué)習(xí)室燈光暖烘烘的,氣氛安靜得掉根針都能聽見,空氣中還飄著一股淡淡的檀香味,聞著就讓人心里特踏實。
一位老師傅,正帶著幾個學(xué)生,圍著一個假人模特練習(xí)“故人沐浴”呢。
從洗臉梳頭,到剪指甲涂身體乳,一絲不茍。
老師傅表示在日本大家覺得人死不是真的沒了,而是去另一個世界享福去了。咱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體體面面地走,別留遺憾。
吳津娜聽得直點頭,覺得老師傅說得太對了。開始學(xué)習(xí)就從最基礎(chǔ)的“故人沐浴”開始學(xué)起。你可別小看這“洗澡”的活兒,里面的門道可多著呢。解剖學(xué)、生理學(xué)消毒、防腐化妝技巧,那都得學(xué)。
那段時間吳津娜抱著比磚頭還厚的教科書,感覺腦子都要炸了。
光啃書本可不行,還得上手練。為了練好技術(shù),她每天都得對著假人模特練上七八個小時,一開始笨手笨腳的,后來總算是熟練了。
在日本這幾年,吳津娜也遇到過不少挑戰(zhàn)。有一回,殯儀館送來一位因為車禍去世的小姑娘。小姑娘的父母哭得傷心欲絕,就盼著女兒能漂漂亮亮地走。
可這小姑娘因為車禍,臉都撞變形了,想修復(fù)可不是一般的難。
“求求你們了,一定要讓我女兒走得好看點……”小姑娘的媽媽哭得都快背過氣去了,聽得人心里難受得不行。
吳津娜看著小姑娘父母悲痛的樣子,心里也跟著難受。她暗下決心,就算拼了命,也要完成他們的心愿。
她一點一點地把小姑娘破碎的容顏給拼湊了起來。然后又給小姑娘重新化上了漂漂亮亮的妝容。
十幾個小時過去了,奇跡出現(xiàn)了。原本面目全非的小姑娘,在她的巧手下,竟然恢復(fù)了生前的美麗容顏。她靜靜地躺在那里,就像睡著了一樣
小姑娘的父母看到女兒“復(fù)活”了,激動得話都說不出來,對著吳津娜一個勁兒地鞠躬。
她的眼眶也濕潤了。那個時候她突然感覺自己做的不僅僅是修復(fù)遺體,而是安慰那些死者家屬的心呢。
在日本八年的學(xué)習(xí)和工作,讓吳津娜的殯葬技術(shù)突飛猛進,也讓她對生命和死亡有了更深的理解。
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要用自己的雙手,為每一個逝去的生命,送上最后的溫柔和尊嚴(yán)。
帶著愛與尊重,送別每一位故人
在日本“修煉”了多年,吳津娜學(xué)成歸國,回到了家鄉(xiāng)上海。
她可不是那種只會紙上談兵的人,回國后,立馬就開了家殯葬公司,準(zhǔn)備大干一場。
“咱得讓更多人知道‘故人沐浴’這門手藝,讓大家伙兒都能明白,這告別呀,也能充滿人情味兒?!眳墙蚰雀鷨T工們開會的時候,說得那叫一個慷慨激昂。
吳津娜這人干活兒特認真,從來都是把逝者當(dāng)親人一樣對待。每次接到“活兒”,她都會先跟家屬嘮嘮嗑,問問逝者生前有什么愛好,喜歡穿啥樣的衣服,力求把逝者打扮得跟活著的時候一樣體面。
有一回,殯儀館送來一位因為肝癌去世的年輕媽媽。這位媽媽生前特愛漂亮,可惜因為生病,肚子鼓得老高,身材走樣,成了她心里的一大遺憾。
她六歲的兒子,就拉著吳津娜的衣角,奶聲奶氣地求她讓媽媽穿上漂亮的衣服。
吳津娜一聽,心里酸酸的,這孩子太讓人心疼了。
不過這也是個技術(shù)活兒。為了不讓孩子失望,吳津娜先用醫(yī)用器材,小心翼翼地把逝者腹部的積水給抽了出來,然后又輕輕地給她換上了生前最喜歡的那條裙子。又給她化了美美的妝。
最后小男孩被帶進來,看到媽媽穿著漂亮的裙子,靜靜地躺在那里,仿佛只是睡著了一般,他再也忍不住,撲到媽媽身上,大聲地哭了起來。
吳津娜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殯葬行業(yè)不是人們想象中那樣冰冷可怕,它也可以充滿溫情和愛。
打破偏見
你別看吳津娜在工作上干得挺帶勁,可回到生活中,她也免不了會遇到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尷尬事兒,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她這份特殊的工作。
就說過年吧,吳津娜興高采烈地帶著禮物去親戚家拜年,結(jié)果人家一聽說她是干殯葬這行的,臉立馬就變了,說話都開始吞吞吐吐,恨不得把她往外推,生怕沾上了什么“晦氣”。
還有些老同學(xué),平時在微信上聊得挺熱乎,一見面聽說她是入殮師,立馬就變了臉色,找個借口開溜。
這些事兒,她都遇到過不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
尤其是逢年過節(jié),大伙兒都熱熱鬧鬧地聚會,有時候就她一個人孤零零地在家,看著窗外萬家燈火,心里別提多難受了。
“干咱們這行的,咋就這么不受待見呢?”吳津娜有時候也會忍不住跟同事抱怨幾句。
不過她也不是那種輕易服輸?shù)娜?。她琢磨著,與其怨天尤人,不如用實際行動來改變大家的看法。
打那以后,吳津娜就更加努力地學(xué)習(xí)各種殯葬技術(shù),精進技術(shù)的同時,也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行業(yè)。
慢慢地,吳津娜的真誠和專業(yè)打動了越來越多的人。那些曾經(jīng)對她避之不及的人,也開始理解和接受她這份特殊的工作,大家似乎覺得入殮師其實和普通工作沒兩樣,甚至還多了一份濃濃的愛。
可以說咱們這位主人公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一個大多數(shù)人平時很少接觸,甚至刻意回避的世界。
但其實,死亡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guān),它并不可怕。
就像吳津娜說的,入殮師就像“擺渡人”,幫助逝者走完最后一程。
說到底,尊重生命,也包括尊重死亡。
那些禁忌和偏見,或許也該換個角度去看了,有時候其實真的沒有那么恐怖。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