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Laurent Colson-
羅漢
生于法國南錫 居住在巴黎
羅漢堂 主人
羅漢深愛著中國,尤其是蘇州、徽州,還有北京,山西。
羅漢在中國有很多好朋友,他喜歡他們,他們也愛他。
2009年,羅漢的前助理小謝去世后埋葬在黃山,此后的每年清明節(jié),羅漢不遠萬里從巴黎到黃山為小謝掃墓。
某種意義上講,羅漢比中國人更中國。他說,也許,我的前世是個中國人。
年輕時的羅漢便開始遍訪中國
1/
巴黎,巴黎!
程香:恰值2024年夏季奧運會在巴黎舉辦,充滿創(chuàng)造力和浪漫色彩的巴黎,站上了全世界的視覺中心。作為一個在巴黎土生土長的法國人,巴黎在您的眼中是一個什么樣的城市?請用3個關鍵詞形容。
羅漢:我的關鍵詞是智慧之城、藝術之都,以及避風港灣。
巴黎提供了一個促進思想自由與反思的環(huán)境,無論這些思想是什么。巴黎隨處可見的藝術領域杰出成就,為年輕藝術家們樹立了挑戰(zhàn)性的榜樣,激勵他們追求最高水平的創(chuàng)造力和工藝精湛。這種創(chuàng)造力源自巴黎融合的不同文化。除了法國藝術家外,許多國際藝術家也曾在巴黎生活和工作。他們的交流讓藝術打開了新的視野,最終在意想不到的維度上綻放。法國人普遍熱愛藝術,除了對自己藝術和文化的自豪外,他們對其他國家的藝術和文化也充滿了好奇。
巴黎奧運會美學大賞
程香:奧運會開幕前后,您和身邊的朋友們感受到了哪些不一樣的奧運氛圍?
羅漢:開幕前一周,由于為此類活動實施的安保措施,城市幾乎空無一人,開幕式舉辦地的市中心區(qū)域許多店主都目睹了生意的下滑?,F(xiàn)在,雖然許多游客已經(jīng)離開了巴黎,并且一些地區(qū)仍然受到限制,但人流依然非常順暢。游客們面帶笑容,有時穿著奇特的服裝在城市中漫步,營造出了一種打破常規(guī)的愉悅氛圍!
2/
三十多年來,
羅漢的足跡遍布中國
過去的33年,羅漢走遍了中國(攝影:羅漢)
程香: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而您在過去的三四十年里,無數(shù)次往返中國與法國,見證了許許多多的中國故事。您第一次到訪中國是在何時?請聊聊當時對中國的印象和故事。
羅漢:我于1991年6月首次來到中國,當時住在北京西苑飯店。那時,我作為高科技工程師在香港生活和工作,因公務來到北京。
晚餐時,住在北京的老板開車到酒店接我,并邀請我去國貿(mào)吃飯。我們駕車從北京西向東穿越,沿途14公里,我只注意到另外三輛黑色的大車。然而,在旁邊的巷子里,有成千上萬的人騎著自行車。那時,國貿(mào)只有一座塔樓,我覺得它是一件非常成功的建筑作品,孤零零地矗立在北京那片天空下。高樓與細長彎曲的建筑之間的平衡非常吸引人。如今,隨著另外三座塔樓和周圍其他建筑的加入,效果已經(jīng)大不相同了!
程香:從第一次到訪中國到現(xiàn)在,您走過哪些中國城市和地區(qū),感受到的顯著變化有哪些?
羅漢:確實,要列出我在中國訪問過的所有地方會太長。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的建筑、城市化和人民的財富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記得在1992年我去夏河的時候——就像當時中國的許多地方一樣——所有的村民都聚集在一個小店里,一起觀看村里唯一的一臺電視機。后來一些年,我的很多中國朋友們都很高興地買回了他們的第一臺冰箱、第一臺電視機和第一輛車!
自從我早期訪問中國以來,交通方面的變化對我來說是最顯著的。記得在90年代,我去河北尋找家具時,首先要早起。天還沒亮就要上路,那時候農(nóng)村并沒有真正的公路,往往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大型卡車沉重的輪胎在上面碾出了深深的溝壑。前往天津附近的河北大城縣可能需要8個小時。黃山那時還沒有機場,只能從上海坐巴士前往?;疖嚨乃俣戎挥?0公里/小時:從武漢到襄陽需要18個小時。而從吐魯番到喀什則需要乘坐巴士三天三夜。
這些經(jīng)歷都成為了我記憶中中國發(fā)展的珍貴片段,我很榮幸見證了中國從落后到現(xiàn)代化的巨大跨越。
羅漢鏡頭下的中國 (攝影:羅漢)
程香:您個人偏愛的中國城市是哪里?
羅漢:北京以其文化底蘊、朋友情誼和獨特的城市風貌吸引著我。這座城市寬廣而開闊,即便在高樓大廈之間,你也能輕松地看到天空,無需抬頭仰望,它就一直在你眼前。
我深愛著徽州。那里的生活方式、建筑風格和明清時期的家具都以一種精致的方式展現(xiàn),恰好符合我的法國審美。它們既精致又含蓄,雕刻中蘊含著優(yōu)雅與高貴,讓人流連忘返。
羅漢深愛著徽州(攝影:羅漢)
3/
最好的藝術和思想
都來自于交流和分享
程香:很多人會感到好奇,作為一個法國人,您為何會如此著迷于中國藝術文化?
羅漢:我一直對東方的意象——印度、日本和中國——充滿興趣。我認為,除了對這種意象的敏感、本能之外,也許還有基因中的某種東西在起作用!我也可以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涵蓋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總能在其中找到讓人愉悅的感覺。
從智識的角度來看,不同的美學觀念和思維方式,特別是對待自然及其與存在的關系的方式,讓我思考這種差異是否僅僅是形式上的,或者是否通過它,人們在靈魂和本質(zhì)上真的存在深刻的差異。年輕時,我感到自己與他人截然不同。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感受,但那時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尋找答案。人們真的有那么不同嗎?或者他們內(nèi)心深處仍然是相似的人?面對這種對我極具吸引力同時又充滿神秘感的文化,它已經(jīng)證明了幾千年來對人類問題的解決方案與我們一樣有效,我認為這是理解人類深層本質(zhì)的一種方式!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似乎有些孩子氣!
我到中國的第一個問題可能聽起來很傻:“為什么中國人的房子也有斜坡瓦屋頂?”如果我們已經(jīng)如此長時間沒有聯(lián)系,這種相似性是由于我們作為人類在面對相同問題時找到了相同的解決方案,還是很久以前就相互影響了?
我堅信最好的藝術和思想都來自于交流和分享。
我喜歡融入現(xiàn)代元素的中國傳統(tǒng)風格服裝。有人曾經(jīng)告訴我,中國人看到法國人穿中式服裝會覺得很奇怪。我回答說,那他們也應該理解法國人看到中國人穿法國或意大利品牌(如路易威登、古馳、迪奧等)時的感受!
羅漢在2016年的香港羅漢堂 (攝影:程香)
幾乎每年的香港藝術周,羅漢都會舉辦展覽,以自己的方式推廣中國藝術(圖:羅漢堂)
程香:您喜愛的中國藝術有哪些?為什么?
羅漢:我對許多不同的藝術形式都感興趣。一幅引人入勝的風景畫、宋代瓷器的純凈造型和深沉色彩、古銅器的力量、雕像的微笑、當代作品的挑戰(zhàn),都能讓我為之著迷。
當然,我最關注的是中國漆器家具。中國漆器家具是超越工藝的藝術,尤其是為皇室設計和制作的漆器家具,這些作品往往是獨一無二的定制之作。當時全國最優(yōu)秀的藝術家和畫家被召集到宮廷,提出原創(chuàng)的設計和裝飾圖案,經(jīng)過多次修改和制作模型后,一旦設計方案被皇室接受,就會聘請技藝最高超的工匠來制作。這些工匠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擅長髹漆、繪畫、鑲嵌、雕刻漆器和珍貴材料,如硬石、珍珠母、珍貴木材、玻璃、珊瑚、象牙等。這些作品體現(xiàn)了當時朝代能提供的最高水平的工藝。如今,這些作品仍然生動地講述著當時人民的生活。裝飾圖案中隱藏著許多故事,你幾乎可以感受到那個時代的人們就在身邊。
法國人一直喜歡中國漆器的鮮艷色彩和柔和光澤。他們被中國人奢華的宮殿、非凡的園林和精致的服飾所吸引。直到17世紀,西方人對漆器的制作過程仍然感到神秘。其制作過程中的秘密導致了漆器作品價格高昂,成為奢侈和高社會地位的象征。
4/
在中國的福建和廣東,
人們幾乎整天都在喝茶
程香:您日常會喝茶嗎?喜歡中國茶嗎?
羅漢:我并不是每天都喝茶,但我非常喜歡茶。我會在特殊場合喝茶來讓自己感到舒適。我特別喜歡鐵觀音茶,以及一些來自武夷山的茶葉。這些茶都有獨特的口感和香氣,能夠帶給我愉悅的體驗。
程香:與法式下午茶相比,您覺得中國茶飲有哪些特色?
羅漢:下午茶更多的是英國的傳統(tǒng),而非法國。大約下午5點,英國人會邀請朋友一起喝茶,他們可能會在茶里加一點牛奶。同時,他們還會提供蛋糕和餅干。這是一種社交聚會。在法國,下午茶的傳統(tǒng)并不那么濃厚,但很多人會在早餐或午餐后喝茶,而不是喝咖啡。
而在中國的福建和廣東,人們幾乎整天都在喝茶。無論何時,主人都會為來訪的客人奉上一杯茶,以示熱情的歡迎。對于重要的客人,主人還會以非常精致和儀式化的方式準備茶,這在西方是不存在的。這種獨特的茶文化體現(xiàn)了中國人對茶的熱愛和尊重,也展現(xiàn)了中國的待客之道。
程香:來過福建和福建茶山嗎?印象如何?
羅漢:2004年8月,我有幸前往武夷山,并參觀了那里的茶園。那里的山丘覆蓋著修剪得整整齊齊的茶樹,美得就像一片綠色的海洋。一排排茶樹仿佛波浪一般起伏,令人嘆為觀止。我深深地被這種自然之美所吸引,也感受到了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茶園里,我還親身體驗了采茶的過程。雖然只是簡單的摘取茶葉,但我也感受到了茶農(nóng)們的辛勤付出和對茶葉品質(zhì)的執(zhí)著追求。每一片茶葉都蘊含著他們的汗水和心血,也讓我更加珍惜手中的這杯茶。
5/
對我來說,中國藝術
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程香:藝術、中國,走到今天對您的生活和生命有著什么樣的意義?
羅漢:對我來說,中國藝術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過去的33年里,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探索中國藝術。在我的家中,中國藝術無處不在,我每天都沉浸在其中,不斷學習、欣賞和領悟。
我熱愛中國藝術,因為它能夠觸動我的心靈,讓我感受到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共鳴。每當我看到一幅精美的中國畫、一尊精美的雕塑或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時,我都會被它們所展現(xiàn)出的精湛技藝和獨特韻味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世界中。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xù)致力于中國藝術的研究和探索,希望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和精髓,并將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傳承給更多的人。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西方人能夠關注中國藝術,欣賞中國藝術的美,共同推動中國文化的繁榮和發(fā)展。
本文致謝:
梁歆然小姐
羅漢堂
藝廊
由Laurent Colson創(chuàng)辦
不定期于巴黎、香港等舉辦主題展覽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