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一詞源自古代漢語,最早見于《莊子·逍遙游》,其含義豐富而深遠,不僅體現在哲學思想中,也常在文化藝術領域得到展現,尤其是在繪畫作品中,首先逍遙是一種心靈上的自由狀態(tài),無拘無束,超脫于塵世紛擾之外。它代表著追求內心平靜、超脫世俗的精神境界。其次逍遙是一種自然的和諧,在道家思想中,逍遙是超然自在、任其自然的境界,強調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通過超越對外界事物的執(zhí)著,達到內心的平和與自由。再有逍遙是一種精神追求,不僅是一種思想境界,更是一種追求內心平靜與自由的精神追求,體現了對自由、無拘無束、心靈解脫的向往與追求。為什說魏根生的作品有逍遙于自然之境呢,因為在意境營造中他運用筆墨、色彩和構圖等手法,創(chuàng)造出一種寧靜、悠遠、自由的畫面氛圍,使觀者在欣賞時能夠感受到心靈的放松和超脫。其次他以山水、蟲草等自然元素為題材,通過細膩的筆觸和生動的形象,展現大自然的美麗與和諧。這些自然元素不僅是畫面的主體,更是畫家表達逍遙思想的載體。另外在技法上,他追求筆墨的自如和靈動,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章法和技法,而是根據畫面的需要自由揮灑。這種技法上的自由與靈動,正是逍遙精神在繪畫中的具體體現。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自由自在的精神追求。

七八月間新疆正是風景如畫的盛夏,魏根生先生從廣州出發(fā)前往新疆采風,先后來到天山之南,伊犁、哈密、吐魯番、喀什、和田、庫車、塔什干,這片充滿異域風情的草原、沙漠、雪山、湖泊深深的吸引著他,他在這里登山越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欣賞美景,品味美食,記錄大美新疆?;氐綇V州之后閉門創(chuàng)作了一批西域行 系列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他對大自然無盡的熱愛與敬畏,更通過筆觸與色彩,勾勒出一幅幅灑脫自如、逍遙于世的自然畫卷。

揮灑自如的逍遙之境

魏根生先生創(chuàng)作的西域行系列作品,如同一曲悠揚的樂章,讓人在觀賞之余,仿佛置身于那云霧繚繞、山川壯麗的大自然之中。他的作品,雖尺寸不大,卻意境深遠,每一筆都蘊含著他對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感悟。

在這些作品中,魏根生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灑脫的筆法,將大自然的雄渾與細膩、剛勁與柔美展現得淋漓盡致。他大膽創(chuàng)新,將現代審美融入其中,使得畫面既有傳統(tǒng)水墨的韻味,又不失現代藝術的靈動與自由。這種灑脫與逍遙,不僅體現在他對于筆墨的運用上,更體現在他對于自然之美的獨特詮釋中。

魏根生的西域行系列作品,往往給人一種超然物外、逍遙自在的感覺。他筆下的山川河流,不再是簡單的自然景象的再現,而是被賦予了深厚的情感和生命力。他通過筆墨的濃淡干濕、線條的粗細曲直,將山水的形態(tài)與氣質生動地表現出來,讓人在觀賞時能夠感受到一種心靈的震撼和共鳴。這種逍遙狀態(tài),在魏根生的山水畫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他用自己的藝術語言,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既真實又超脫的自然世界。

逍遙狀態(tài)與大自然形象的創(chuàng)造

在魏根生的作品中,逍遙不僅僅是一種藝術風格或表現手法,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和精神追求。他通過西域行系列作品,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逍遙自在、超脫世俗的自然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山川、湖泊、天空,都充滿了生命力和情感色彩,它們以自己的方式存在著、生長著、變化著。

魏根生用自己的藝術語言,將這種逍遙狀態(tài)完美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他通過筆墨的運用、色彩的搭配、構圖的安排等手法,將大自然的美麗與和諧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筆下的自然景象,既有宏大的氣勢和壯觀的場面,又有細膩入微的局部和細節(jié),讓人在觀賞時能夠感受到一種全方位的審美享受。

更重要的是,魏根生的作品不僅僅是對自然景象的再現,更是對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獨特詮釋。他通過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造,將大自然的逍遙狀態(tài)轉化為一種可視化的藝術形象,讓觀眾在欣賞作品的同時,能夠感受到一種心靈的洗禮和升華。這種逍遙的大自然形象,不僅是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歌頌,更是對人類精神追求的啟迪和引領。

更多作品欣賞

西域行系列作品 50cm x 50cm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