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追劇看《四方館》,i群像真的是一本滿足。
故事的敘述從詼諧的日常切入,眾人因館而聚,又在重重考驗中滋養(yǎng)了厚厚的情誼。一起探案,一起解決困難。永遠年輕,永遠會為同心協(xié)力的團魂落淚。好像只要在一起,就不怕任何困難。
四方館方寸之間,承載了每個人隱藏的過去。而在案情抽絲剝繭之間,每個人的故事也緩緩展開。對外每個人查案外交樣樣都行,對內(nèi)其實是受傷的小動物互相取暖。隱痛不會消減,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但生活總要繼續(xù),有人互相分擔,有人一起哭笑,有人一起同行,就不會孤單。
我想這就是群像的意義,也是群像能夠給人感動的所在。
主角元莫,不是一個自帶主角光環(huán)的人物。剛出場時,他吊兒郎當,一身混不吝的氣質(zhì)。但我真的很偏愛這一類市井氣。
他不會高高在上,也不會克制到冷酷。他嬉笑怒罵,性情恣意,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足以讓人心馳神往的少年氣。他也會害怕,在他第一次進牢獄的時候,他有鮮明的恐懼與迷茫。這不會消減人物本身的魅力,反而讓人物更加鮮活,更加充滿煙火氣。因為恐懼、怯懦、逃避是人合理的被允許存在的情緒,能夠消解恐懼,敢于面對未知,人物因此而成長。
不得不說,檀健次把這樣的分寸把握得剛剛好。他癱在椅子上擺爛的場景我翻來覆去看了好多遍,太好笑了。這種會被用來塑造端正挺拔、權力威嚴的場景,我們元莫統(tǒng)統(tǒng)不要,擺爛就擺爛到底,我躺著癱著睡著上班,主打一個人到了但心思沒到,逼急了我就隨地大小躺,這非常非常元莫。
很喜歡這種細節(jié)的塑造,因為人物特質(zhì)不只靠劇情的堆疊,更靠細節(jié)的把握。人物的說話與做事的方式,會在無意識之間塑造獨屬于人物的性格魅力。
當然,元莫并不是真擺爛,他有自己的傲氣。所以在焉樂發(fā)難的時候,元莫會挺身而出,三言兩語打壓焉樂使臣的詰難。我們喜歡當廢物,但不是喜歡真廢物,在關鍵時刻能夠扛住壓力,真的會把蘇感拉滿。
也很喜歡劇里對女性人物的塑造。
官家小姐尉遲華,沒有被安排成困于閨閣只為嫁個如意郎君的女子,她有自己的志向抱負,并在自己的職位上有所建樹。胡人阿術,有自己擅長的草藥和制毒,并有自己的成長線,不斷成為更好的自己。當她們不再作為女人而是作為人被刻畫的時候,我們就能看到女性人物身上的閃光點;當她們擺脫為人妻、為人母的身份時,女性人物就完成了社會化的轉(zhuǎn)變。
《四方館》的故事告一段落,但我還是會記住那個夜晚——元莫與阿術在城樓看長樂城夜景,花燈如晝,繁華安樂。一如在四方館的故事里,祝愿每一個人都能平安喜樂,得償所愿。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