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98年的一天早上,天空陰云密布,細雨紛紛。
北魏國都洛陽,一個太監(jiān)慌慌張張出現(xiàn)在皇宮,向皇后馮潤報告:“皇后,大事不好,彭城公主她跑了!”
皇后一聽花容失色,這小姑子逃走,一定是去見她皇上哥哥打小報告去了,到時候肯定會把自己的奸情揭發(fā)出來。這樣自己的情郎怕是也要小命不保。
一旦那樣,自己的性命也是難保。她打了一個冷戰(zhàn),大聲命令道:“快,快去追,一定要將公主攔??!”
馮潤,長樂信都(今河北省棗強縣東北)人,出身官二代,父親名叫馮熙,是北魏太傅,是副國級官員。
她的姑母馮氏更厲害,16歲就成了北魏文成皇帝的皇后,風光一時??墒呛镁安婚L,8年之后,文成皇帝駕崩,24歲的馮皇后變成太后,開始守寡。繼承皇位的,是她11歲的養(yǎng)子拓跋弘(北魏獻文帝)。
北魏獻文帝自己是有母親的,但是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下旨處死了母親李夫人。當時北魏為了防止出現(xiàn)呂后、武則天那樣的人,制定了一項制度——“子貴母死”制度。
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哪個皇子如果被立為太子,那么他的母親就要被賜死。拓跋弘被立為太子,他的生母隨即被賜死,當時他還年幼,便由皇后馮氏撫養(yǎng)成人。
獻文帝當時還小,他母親雖然到了陰曹地府,自然是不能干政了,馮太后控制了朝政,
后來,拓跋弘長大了,他看不下去馮太后的所作所為,但是又沒有能耐去制止。于是,他就干脆選擇撂挑子,對馮太后說,這皇帝我不干了,禪位給我兒子吧。
太后一聽,自然很樂意,省得他今后跟自己爭奪權力了。
于是,在皇興五年(471年)八月,17歲的拓跋弘把皇位傳給了年僅五歲的兒子拓跋宏(北魏孝文帝)。
這就是說,拓跋弘12歲就當爸爸了,生育能力倒是杠杠的。
拓跋宏3歲時在被立為太子后,按照慣例,他的生母也被賜死,祖母馮太后將他一手養(yǎng)大。
一個5歲的孩子,連生活都不能自理,朝政自然是被馮太后把持。然而馮太后并未高枕無憂,已經(jīng)宣布禪位的拓跋弘隨時都可能會殺回來,危及她的統(tǒng)治。
拓跋弘在禪位五年后,離奇死在自己的住所,據(jù)說是馮太后派人將他謀殺。這時候拓跋宏剛滿十歲,馮太后牢牢控制住了朝政。
馮太后貪得無厭,她自己專權還不算,還要確保朝政永遠控制在馮家人之手。
這里有個重要的原因不得不說,馮太后是北燕皇室子女,北燕就是被北魏給滅掉的。說白了,北魏對馮太后來說有滅國之仇。
馮太后控制朝政,不光是因為權力欲,多少也有報仇的成分在里面。為了讓馮家人永遠控制朝政,馮太后把自己的兩個侄女馮清和馮潤都送到皇宮,給了孝文帝。
按照輩分,兩個侄女比孝文帝高一倍,算是他的姑姑。但是少數(shù)民族宮廷氛圍很開放,不愛論什么輩分,姊妹倆就這樣到了皇宮。
公元483年(北魏孝文帝太和7年),14歲的馮潤應召入宮,最初被封貴人。
馮潤長得特別好看,像出水芙蓉,16歲的孝文帝一見就喜歡上了,愛不釋手,每天晚上都要跟她在一起??墒?年后,二人卻不得不忍痛分開。
原來,這馮貴人得了一種奇怪的病,咯血不停,太醫(yī)都無法醫(yī)治。馮太后無奈,只好把她送到道觀,改名馮妙蓮,希望神仙顯靈,出現(xiàn)奇跡,讓侄女身體康復。
還別說,馮妙蓮的病還真好了。不過不是神仙顯靈,而是被一個名叫高菩薩的中醫(yī)治好的。
這高菩薩不但醫(yī)術高超,人長得高大魁梧,是標準的猛男鮮肉。二人一個是帥哥,一個是美人,二人耳鬢廝磨,日久生情,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每天纏纏綿綿,陶醉愛河。
公元490年(北魏孝文帝太和14年),馮太后死了,孝文帝按照老規(guī)矩居喪三年。居喪期滿之后,按照馮太后生前的遺詔,孝文帝立其侄女馮清為皇后。
盡管如此,孝文帝對已經(jīng)離開皇宮的馮潤依舊朝思暮想,無法忘懷,讓人打聽她的消息。這天孝文帝聽到一個喜訊,馮貴人的病好了,他高興極了,立馬讓人去接她回宮。
分別的時候,馮潤跟高菩薩難分難舍,老高明顯比孝文帝更有陽剛之氣,更有魅力,讓她不忍離開。但是天大地大皇帝老子更大,她不去也沒有辦法。
高菩薩對小情人更是不能割舍,他那么威猛,不愁找不到女人,而是再也找不到像妙蓮妹妹這樣風姿綽約,魅力無限的女人。
“妙蓮,我舍不得你走?!?/p>
“哥哥,我更不愿意離開你?!?/p>
二人淚眼迷離,依偎在一起,久久不愿分開。停了好久,馮潤說話了:“哥哥,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p>
“什么辦法?”
“我先到皇宮,然后……”
高菩薩一聽,轉(zhuǎn)悲為喜,拍手叫道:“太好了,我等妹妹的好消息。”說完,二人依依惜別。
不得不說,馮潤確實有兩下子,能讓孝文帝神魂顛倒。久別重逢,孝文帝對她感情不但沒有淡薄,反而更加深厚。很快,孝文帝就將馮潤晉封為昭儀。
馮潤并不知足,她要當皇后,成為后宮之首。雖然這時候的皇后馮清是自己的妹妹,她也顧不了那么多,要想盡辦法爭奪。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公元497年(太和21年),孝文帝廢掉馮清,冊立馮潤為皇后。
馮潤當了皇后,并沒有忘記自己對高哥哥的承諾。不久,孝文帝御駕親征,去率軍攻打南朝齊國。戰(zhàn)局陷入膠著,雙方開始拉鋸戰(zhàn),分不出勝負,孝文帝無法回宮。
馮潤一看機會來了,就讓自己的身邊的太監(jiān)雙蒙去把高菩薩召到皇宮,以看病為名,開始廝混。
老情人相見,自然是千般和諧,萬種風情,日日展顏,夜夜尋歡。
饒是馮皇后很注意保密,但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時間一長,皇宮上上下下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二人的緋聞滿天飛,上了內(nèi)部熱搜。
盡管如此,也沒有人敢去向皇上告密,這玩意弄不好自己會落個誣陷之罪,人頭落地。
即使是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也不愿意把嫂嫂的丑事給抖露出去??墒邱T皇后卻不知道收斂,反而對小姑逼婚,將事情鬧大。
這彭城公主是個苦命的孩子,她之前曾經(jīng)嫁人,第一任丈夫是劉昶嫡子劉承緒。劉昶在南北朝時期也算是名人,他是宋文帝劉義隆第九子,宋孝武帝劉駿、宋明帝劉彧同父異母兄弟。
因為受到皇帝的懷疑,他害怕被殺出逃到了北魏。作為其子,劉承緒血統(tǒng)高貴,公主嫁給他也算是門當戶對。
古代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人不能見面,等于是隔著口袋買貓,撞運氣。到了洞房花燭夜的時候,彭城公主被揭下紅蓋頭之后傻了眼,這劉承緒不但人長得像個歪瓜裂棗,還是個畸形兒。
可是在古代不允許女人主動提出離婚,講究的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公主一想,這都是自己命不好,既然嫁了,那就這樣窩窩囊囊過吧。
沒想到,這劉承緒還是個短命鬼,婚后不久就掛了。當嫂嫂的馮皇后聽說后,產(chǎn)生了一個念頭,把小姑子嫁給自己的弟弟馮夙。
這樣的話,就是親上加親,對馮皇后來說是一大利好。彭城長公主卻死活不同意,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因為丈夫剛死,自己的心靈創(chuàng)傷還沒有得到醫(yī)治,不想倉促再嫁人。
二來,她知道嫂嫂作風不正,人品不好,和高菩薩勾搭成奸。有其姐必有其弟,她的弟弟怕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恨屋及烏,彭城公主不愿意嫁給馮皇后的弟弟。可是在此之前,孝文帝已經(jīng)答應這門婚事,嫂子又趁著哥哥不在家逼著成親。
眼看婚期一天天臨近,公主想到最后的一招:逃走,告密。
這就出現(xiàn)了文章開頭一幕,公主在這天凌晨,帶著幾個侍婢與僮仆冒著蒙蒙細雨,去見哥哥孝文帝。
孝文帝愣住了,開口問道:“皇妹,你為何這時候前來?”
“皇上,你快回去看看吧,后宮出大事了……”公主一五一十,原原本本把嫂子在后宮淫亂的事講了出來。
孝文帝聽了目瞪口呆,并不相信:“皇妹不要亂講,朕對皇后一心一意,她怎么可能?”
“信不信由你,只當我沒說。”公主見哥哥不相信,轉(zhuǎn)身走開。
孝文帝雖然口上說不相信,心里卻一直犯了嘀咕,他便派人前往調(diào)查。這一查果然查出問題,皇后確實背叛了自己。
真相大白,孝文帝當場氣得吐血。公元499正月(北魏孝文帝太和23年),孝文帝立即動身從鄴城回洛陽,將皇后廢掉,把高菩薩等相關責任人處死。
盡管如此,孝文帝還是難以咽下這口氣,身體出了問題,一病不起。太和二十三年四月(499年4月)孝文帝的生命走到了盡頭,他臨終留下遺言,將被廢的皇后馮潤賜死。
本已母儀天下、榮耀無限的馮潤卻不知道自重,紅杏出墻,給皇帝老兒戴綠帽子,結果自取其辱,走上不歸路,原也不值得同情。
參考史料:《魏書·帝紀第七·高祖紀上》《魏書·帝紀第七·高祖紀下》《北史·魏本紀第三·高祖本紀》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