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在古代云波詭譎的宮廷,要想生存,就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生存法則,尤其是那些圍在“皇帝”身邊的人,外人看上去是光鮮亮麗的人物,但是稍有不慎,有可能從云端跌落到泥潭,再也翻不了身,所以,自古以來,“溜須拍馬”就成了一種宮廷生存的基本法則,你要是一點(diǎn)都不會,那你可能大概率是跑錯片場了。
雖然說“溜須拍馬”是個貶義詞,但是不得不說,“溜須拍馬”在某些場合,還真管用。不過,現(xiàn)在人們已經(jīng)不再diss“溜須拍馬”了,而且還美其名曰“彩虹屁”。還真別說,無論是交際時,還是在生活中,會吹“彩虹屁”是一門藝術(shù),做對了皆大歡喜,談生意能夠合作愉快,在職場能夠升職加薪,在家庭能夠和諧美滿。

說到“拍馬屁”這樣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高士奇和和珅,畢竟古往今來,升職加薪、加官進(jìn)爵像坐直升飛機(jī)一樣的,高士奇與和珅真的可以說是讓人“羨慕嫉妒恨”。但要說“溜須拍馬”,我只服解縉。因?yàn)?a class="keyword-search" >解縉的“溜須拍馬”實(shí)在是太有水平了,不信看他的一首打油詩,竟然巧妙化解皇上的尷尬,還把皇上哄得心花怒放。
相傳,解縉在洪武二十年的鄉(xiāng)試中拔得頭籌,喜中解元,一時間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有一次,朱元璋與一眾大臣去釣魚,然而釣了半天,很多大臣都釣了半桶魚,而朱元璋一條也沒釣到。這場面,讓朱元璋一時間好生尷尬,畢竟朱元璋也沒有練習(xí)過釣魚呀,不過是閑情逸致罷了。此情此景,不僅朱元璋心中惆悵、尷尬,一眾大臣也坐立難安。
跟“領(lǐng)導(dǎo)”一起玩游戲,那能讓“領(lǐng)導(dǎo)”輸呢?這樣就顯得你太不懂事了,一眾大臣根本沒想到朱元璋不會釣魚呀,而這種情況,勸慰也不好,解釋也不好,稍有不注意,要是惹惱了朱元璋,那可能沒有好果子吃。正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大才子解縉動了,他沒有勸慰,也沒有解釋,直接吟誦一首詩,不僅讓一眾大臣松了一口氣,更是讓朱元璋樂得哈哈大笑。

話說,解縉看到朱元璋半天一條魚都沒釣上,心中就“咯噔”一下,這要是皇上突然因此“大發(fā)雷霆”,那可不得了。于是,靈機(jī)一動,心道,“有了,看我賦詩一首,保證云開月明”。解縉不緊不慢、好整以暇、不卑不亢、悠然從容地走到朱元璋跟前,吟詩一首,“數(shù)尺絲綸垂水中,銀鉤一甩蕩無蹤。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贝嗽娨怀觯F(xiàn)場先是一陣長時間的沉默,之后便是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大臣們聽到這首詩,不得不贊嘆,解縉不愧是大才子啊,高,真高啊!這“彩虹屁”吹的真是滴水不漏,這場景應(yīng)的真是天衣無縫?。≈煸耙宦?,立馬樂了,直呼“不愧是你”,“說話太有水平了”。就這樣,解縉隨口一首詩,就這樣巧妙化解了一場有可能誕生的“宮廷風(fēng)暴”,更是阻止了一場可能發(fā)生的“龍顏大怒”。
解縉這首打油詩,最巧妙的就在于“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堪稱全詩的“點(diǎn)睛之筆”。這話意思是在說,皇上您老人家沒有釣到魚,不是您沒技術(shù),而是魚不配您來釣,您作為天之驕子,您下的鉤鉤,是用來釣龍的。而這話,也從側(cè)面證明這個不會釣魚的皇上是“真龍?zhí)熳印?。你瞧,解縉這詩寫的,難怪朱元璋聽了心花怒放的。不過要是放在現(xiàn)代,這感情好,原來不會釣魚竟然還有這么大的魅力呀!

所以,不要認(rèn)為“溜須拍馬”就是趨炎附勢,而是“說話讓人舒服”,的確是一門藝術(shù)。在做人處事中,多說別人的好話,讓別人高興,其實(shí)并沒有什么不好,這也是社交工作的一個“法寶”。雖然,“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學(xué)學(xué)“鄒忌諷齊王納諫”,何嘗不是一種高端操作,既把你想表達(dá)的事情表達(dá)清楚了,又能給雙方留有臺階,豈不兩全其美。
從解縉一首打油詩,巧妙化解皇上尷尬的事情來看,解縉不僅僅只是在“溜須拍馬”,他的這首詩,更是挽救了多少個鮮活的生命。在古代,“天子一怒”的后果,恐怕是“生命難以承受之重”,而解縉就隨口一首詩,就如同“四兩撥千斤”一般,將籠罩在大臣之中的陰云一掃而空,既讓皇上心花怒放,又讓大臣如釋重負(fù),可謂是“一箭雙雕”,一舉多得。
【本圖文由“尚書臺”新媒體原創(chuàng)出品,作者金蘭,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復(fù)制、翻拍】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