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看??! 忍不住向所有人安利《七夜雪》。 李沁演的薛紫夜美到讓人心碎!當她身披猞猁裘,手持宮燈,紫衣翩然,如雪中仙子從鏡頭里緩緩走來……滄月當年筆下的女神醫(yī)薛紫夜,仿佛就活了過來。


入谷后的霍展白,經(jīng)歷種種,和薛紫夜逐漸相知相惜,日益敬重信任,兩個各有憂傷過往的人,彼此溫暖彼此治愈,相攜走過一段波瀾壯闊的人生。
李沁真是太適合薛紫夜這個角色了。我們以前寫過,李沁氣質(zhì)清冷嫻靜,自帶一股幽蘭美人氣息,這次薛紫夜的妝造更是干凈素雅、極簡到極致。
鏡頭懟到薛神醫(yī)施針救人的臉上,總是那樣沉靜自如,連發(fā)絲都散發(fā)著淡定雅致的光輝,像是小說神醫(yī)女主大變真人。
每每人后獨自傷情,又自帶故事感,李沁眼底那種無言的悲傷,仿佛就是從她身體里長出來的,生怕冷風一吹,她也就此碎于空中。
很難不讓人憐愛。
不單臉好看,眼神有戲,演員在戲曲舞臺沉淀下來的形體之美也令人叫絕,很多鏡頭里的女神醫(yī),單單一個身姿剪影,都像是一幅古典名畫,令人想要往回拉進度條,好好品味。


而男主曾舜晞,早在武林少俠的賽道上一騎絕塵。他的打戲干凈利落,這部劇里尤為精進,奉獻了多場設(shè)計精妙的動作名場面。光一個翻身上馬的酷炫鏡頭,都要反復(fù)拍上30多遍,才如愿把武林第一劍的颯爽英姿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
這次他所飾演的霍展白既有方多病的熱血與俠義,更多了一份成熟后的隱忍和堅韌,穩(wěn)重且克制,和薛紫夜之間的情感更是如梅香一般,暗香隱隱,沁人心脾。
他在這部劇里,確實有點慘。為了救沫兒,抱著薛紫夜給開的稀世藥方,奔波四處,尋找珍稀草藥,每每千辛萬苦找回一味珍貴藥材,多是殘血瀕死狀態(tài),全靠薛紫夜一次次傾力相救。
但比起肉體遭遇的花式傷痛,霍少俠情感上的虐心,才是更深層次的。
2. 唯美敘事風格 成就BE仙品 《七夜雪》式的BE和我們過往熟悉的幾生幾世大開大合的虐戀糾纏又不一樣,劇情也高度還原了原著細膩克制、靜水流深的情感敘事——其實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有些深層次的情感遺憾,并不需要靠灑狗血般跌宕的劇情來達成。
霍展白執(zhí)念于當初沒有保全義兄的愧疚和自責,愈發(fā)要踐行照顧好義兄妻兒的諾言。在薛紫夜為他開出藥方后,一次次舍身忘死為沫兒尋訪稀世藥草,而薛紫夜成了他最可靠的“大后方”。
薛紫夜懂霍展白的執(zhí)念、也感佩他的執(zhí)念,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當初不顧一切的自己。
薛紫夜年少時家族覆滅,被摩家村的少年雪懷所救。后來摩家村一百多口一夜遇害,雪懷為了救她永眠冰湖。
她的執(zhí)念,是為雪懷和摩家村人尋找當年被害的真相。
知曉了薛紫夜的過往后,霍展白又反過來傾力相助她查找真相,哪怕發(fā)現(xiàn)自己的師父當年也牽扯其間,也毫無偏袒。
這兩人,一個光明磊落,一個醫(yī)者仁心,又全然彼此信任,甚至不需要多少言語,就能互通心意。
師父遭遇反派滅口,重傷垂危,霍展白哀傷地看了薛紫夜幾眼,求情的話不忍說出口,怕她為難,薛紫夜卻立馬懂了他的糾結(jié),決意出手救治“仇人”。
霍展白一邊欣喜于師父得到救治,一邊又心痛薛紫夜的隱忍,深夜找藥師谷的婆婆去寬慰薛紫夜……
兩個至情至性的人,一對互通的靈魂,輕而易舉就跨越了誤會、仇恨,不需要多余臺詞,也不鬧誤解,很快互換立場,為彼此考慮,為彼此心疼……這種靈魂互通模式的“虐心”,何嘗不是另一種讓觀眾黯然神傷的揪心。
霍展白和薛紫夜,彼此互相走近各自生命的過程,同樣也是逐漸失去對方的過程。
這種中式BE美學(xué),大概就是深植于國人DNA里的東方式虐戀吧。
隨著劇情進展,男女主的情感不斷升級、不斷被提純。
最新一集里,薛紫夜已經(jīng)沒辦法淡定地在藥師谷里等待霍展白歸來,不顧自己寒癥加重的身體,飛馬出谷撿男主。
淡定女神醫(yī),終于感受到救不回他的憂懼和哀傷。
而霍展白在被救醒后,得知女主寒癥發(fā)作,也是徹夜守候,聽到女主醒來就飛奔去見,跑到房前卻又情怯克制地原地轉(zhuǎn)身……這雙向奔赴又不自知的愛情啊,哪怕沒有說出口,觀眾其實已經(jīng)磕飛了。
故事是奇幻的,但其間的情感和當下的人們卻是共通的。只是《七夜雪》把美好的部分,拍得很美很純很克制,如此,最后提煉而成的遺憾才愈加讓人念念不忘。
3.大膽留白 打造東方美學(xué)新意境 這部劇還有一個特別值得一說的地方是畫面的留白美學(xué),大量和雪相關(guān)的場景為制作團隊提供了十分豐盛的美學(xué)靈感。
原著作者滄月原本就極喜歡寫雪。這位美女作家小學(xué)一年級時接觸到的第一本武俠是梁羽生代表作《七劍下天山》的連環(huán)畫,高中時第一本完稿的短篇武俠叫《雪滿天山》,后來在網(wǎng)絡(luò)上寫文成名,更是堅持把“雪”這一意象融入了自己打造的奇幻武俠宇宙里,《聽雪樓》《七夜雪》《荒原雪》……從書名就能看出,作者對雪的執(zhí)念和偏愛。
就如她的小說風格,架構(gòu)如茫茫雪原般恢弘、敘事如雪花冰晶般華麗璀璨,其間人物,卻往往高冷、純粹而孤絕。

《七夜雪》是這些年她的改編作品里,最能把原著里的這種“宏大、璀璨和孤絕感”化成影像,呈現(xiàn)到觀眾面前的一部。
滄月當年寫《七夜雪》,靈感源自腦海里時常生發(fā)的兩個片段,后來為了這兩個片段,延展出了一段和雪相關(guān)的江湖傳奇。
片段一:霍展白和薛紫夜在梅花樹下喝酒;
片段二:霍展白和薛紫夜在雪原上擦肩而過;
這兩個片段,大抵能算得上是霍展白和薛紫夜情緣的開始和結(jié)束。
那個原本存在于作者腦海里的靈感畫面——梅花樹下把酒言歡,便是兩人少有的共處時光,悠閑日常。
靜夜梅花,清冷美人常斜倚樹下,偷得浮生半日酣,從開始的一人舉杯自飲,到二人把盞夜聊,再到猜拳賭酒吐露過往、醉后相擁共鳴……梅花樹下,喝的是酒,滋生的是情。
可以說每一次“梅樹共飲”,都是男女主情感遞進的微妙節(jié)點??此葡嗨频膱鼍埃舜碎g的情感濃度,卻已于無聲中勝有聲地漸入佳境。
大量的雪景都是制作團隊親赴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實景拍攝。
有天光乍現(xiàn)的雪山空鏡;
是茫茫雪原里,俠客飛騎而過的縹緲和豪氣;
有歲月靜好的雪谷里,縹緲不可琢磨又氤氳暖心的人間煙火;
也有雪花簌簌之下,男女心動的驚艷和紛亂;
人,至情至性;
景,至潔至美。
情和景高度統(tǒng)一,這些精心鋪陳的雪景為男女主的BE情感提供了高適配度的氛圍舞臺。
劇保留了傳統(tǒng)武俠劇的質(zhì)感,又充分尊重滄月玄幻飄逸的創(chuàng)作風格,將實景拍攝和后期設(shè)計相融合,大膽開拓,虛實交接,打造了一種新式水墨意境的武俠影像風格。


服裝、美術(shù)和鏡頭更是變著花樣地去呈現(xiàn)萬里冰封之下,人處其間的空曠、縹緲與蒼茫,營造出別具一格的清淡意境之美,既充滿東方美學(xué)的韻味,也為古裝影視劇再一次拓寬了審美邊界。
是工業(yè)體系下,非常風格化和藝術(shù)化的審美創(chuàng)新,也令過往觀眾熟悉的武俠影像美到了一種新的境界,有種大音希聲、雋永非常的唯美氣韻。
很多愛不需要訴之以言語,恰如曇花綻放,剎那即永恒。
希望這種既尊重原作,又大膽開拓的別具一格的作品能多一些,那么即便是舊題材,也能煥發(fā)新生機——未來完全可以期待,一股新的武俠影視風潮,即將到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