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的一個清晨,31歲的方曉紅被獄警從監(jiān)室?guī)С?,走向?zhí)行車,離去了。

這天是她被執(zhí)行死刑的日期,再過幾分鐘,她將成為福建省第一個被執(zhí)行注射死刑的罪犯。
方曉紅身材瘦小,臉色蒼白,但眼神平靜,順從的跟隨著工作人員。
一般的犯人到這一步,不是手腳發(fā)軟就是痛哭流涕,但方曉紅卻很是淡定,甚至還對著獄警深深鞠了一躬,上車離開了。

這個舉動讓在場所有人都愣住了。
在場的每個人都知道,這將是她人生的最后一程,但方曉紅那副平靜的樣子,很難讓人想象她之前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
在獄警的帶領下,方曉紅緩緩走向行刑床,順從地躺下,任由獄警為她固定四肢,皮帶一圈圈纏繞在她的手腕、腳踝和胸前,直到她完全無法動彈。

醫(yī)務人員走上前來,熟練地將針頭刺入,在得到指令后,他開始緩緩推動注射器的活塞。
隨著他的動作,致命的毒藥進入方曉紅的血管,方曉紅很快開始打冷戰(zhàn)。
生命正在一點點從她的身體里流逝,而她卻無力挽回。
藥效作用強烈,方曉紅感到渾身都像被燒灼一樣痛苦,她的呼吸開始急促,嘗試想吸入更多的空氣,但每一次呼吸都痛同刀割。

她的胸口劇烈地起伏,臉上由白轉紅再轉白,嘴唇開始發(fā)紫,瞳孔開始放大——
在一陣短暫的抽搐后,方曉紅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不知道她有沒有回想起自己犯過的那些無法被原諒的錯誤?又有沒有回想起自己曾經(jīng)的青春與夢想呢?

方曉紅是貴州鄉(xiāng)村出身,家里沒錢,過得很苦。
但她的長相十分出眾,尤其眼睛大而明亮,很有光彩,從小學到初中,總有男生追她,她自己也頗享受這種眾星捧月的快感。
初中畢業(yè)后,方曉紅家里沒錢再供她念書,她只能出去打工賺錢。
沒文化,年紀又小,方曉紅只能依托著自己美貌,找了一份歌舞廳服務員的工作。
靚麗的外表讓她成為了舞廳里的明星,姣好的容貌和甜美的歌聲里,許多男人為她前赴后繼的花錢,有的甚至一擲千金。

其中有一個姓周的男子,對她格外上心,經(jīng)常出手送一些貴重禮物,很快就俘獲了方曉紅的芳心。
但這段畸形的愛情很快破碎:方曉紅出于“職業(yè)原因”,經(jīng)常和其他男性有親密舉止,周某內心很不滿,在一次目睹方曉紅與其他男人有說有笑時,對對方大打出手。
對方被打成重傷,周某自己也因此被判了無期徒刑。
出事后,方曉紅也被趕出了舞廳,只能輾轉尋找新工作。

她沒有什么大本事,又貪戀之前花天酒地的日子,很快又找到一家夜總會開始做老本行,靠賣唱跳舞吸引男人生活。
但是,這種看似光鮮的生活,卻是暗藏危機。
1995年初,24歲的方曉紅來到了浙江慈溪。
年輕美貌會唱歌,她很快成為了夜總會的紅牌,吸引了不少金主的目光,還有兩位老板先后看中了她,她索性過上了被包養(yǎng)的生活。

她成了所謂的“金絲雀”,每天不用上班工作,就是哄老板開心就好,手里還積攢了不少私房錢。
本想著過這種日子也不錯,但兩個男人過了新鮮勁,很快對她膩煩不已,毫不留情地拋棄了她。
由奢入儉難,方曉紅被“甩”之后就渾渾噩噩的,整日也不知道該干什么好。
1996年底,方曉紅每天懨懨的不愿工作,就在這時候,一對來自四川的夫妻向方曉紅介紹了一種“新型娛樂方式”,據(jù)說不僅賺錢,還相當“刺激”。
方曉紅畢竟見識少,年紀也輕,起初并不知道那所謂的娛樂方式就是毒品。
當她意識到時,已經(jīng)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吸毒讓她的生活徹底失控,她起初也想著戒毒、想著控制,還曾兩次結婚,希望通過組建家庭來重新開始。
但毒品如同魔鬼,一旦沾染就難以擺脫,吞噬著她的青春、財富和理智。
為了滿足毒癮,她將所有積蓄都揮霍一空,連兩段婚姻也先后以失敗告終:
方曉紅的第一任丈夫姓葉,是個如假包換的賭徒,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對方曉紅破口大罵;
兩口人一個嗜賭,一個吸毒,家里整天烏煙瘴氣,鄰居們都對這家人退避三舍。
第二任丈夫姓王,不僅是個有前科的小混混,方曉紅嫁給他之后生下一個女兒,以為這次能好好過日子,沒想到這個混混婚后還鬧出軌,私生活亂的一塌糊涂。
被發(fā)現(xiàn)婚內出軌之后,王某毫無悔改之意,反而選擇拋棄了方曉紅和年幼的女兒,主動提出要離婚。
失去了家庭又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她自己帶著女兒,活得很是艱難。
方曉紅從沒覺得自己如此絕望,她不明白,自己怎么會到今天這一步呢?
曾經(jīng)她也是被無數(shù)異性追捧、在舞臺上高歌曼舞的耀眼星辰;

一朝黃粱夢醒,只剩下滿屋子的荒涼景象,曾經(jīng)美麗的容貌被毒品侵蝕成了滿臉滄桑,胳膊上滿是注射器留下的針孔。
不可謂不是“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的現(xiàn)實寫照了。
離婚之后,方曉紅很長一段時間里沒有經(jīng)濟來源,身心俱疲的她每每只能靠著毒品來麻痹自己。

方曉紅時而被毒癮折磨到噬魂銷骨,時而清醒著想要給女兒一個好的生活,兩種念頭同時在腦子里打架。
她為自己踏上犯罪道路而感到羞恥和恐懼,另一方面,她又幻想著能靠這筆“生意”改變自己和女兒的命運。
最終在欲望的驅使下,方曉紅鋌而走險,開始販賣毒品,妄圖通過販毒來賺取巨額利潤。

方曉紅從廣州購進900克海洛因,而就在她準備高價轉手售賣時,卻被警方逮了個正著。
販毒是國之逆鱗,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47條的規(guī)定,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行為,無論數(shù)量多少,都將被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情節(jié)特別嚴重,例如涉及大量毒品或以暴力抗拒檢查等,犯罪分子可以被判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chǎn)。
2002年11月18日,方曉紅被正式抓捕。
當手銬咔嗒一聲扣上時,她就知道,自己的人生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

在隨后的審判中,由于販毒數(shù)量巨大,方曉紅被判處死刑。
當法官宣讀判決時,方曉紅的臉上沒有太多表情,仿佛早已預料到這個結果。
2004年6月25日是方曉紅生命中最后一天,早上八點,獄警為方曉紅打開了手銬和腳鐐;8點20分,方曉紅被帶出了牢房。

臨登上執(zhí)行車的前一刻,她突然停下腳步,轉身對著看管她的獄警深深鞠躬,表達了她最后的一點情義。
然后這個在世間再沒有任何留戀的人,就這樣面無表情登上車,前往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站了。
方曉紅成為了福建省首例采用注射死刑的案例,
回顧方曉紅的一生,她所犯下的錯皆因她自己而起。
從歌舞廳女孩到毒販,再到生命的終點,方曉紅的人生如同一部悲劇,如果能回到最初的起點,把她所獲取的牌重洗一次,此刻會不會又是另外一番結局呢?
每個人的生命,都彌足珍貴,都值得被好好對待,方曉紅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個體的悲劇,更是整個社會的警示。
它提醒我們要珍惜生命,遠離毒品,也讓我們思考,如果人生真的在某天出現(xiàn)了迷失,應該如何找到最初的方向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