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這樣一個標題,“某站2024年跨年晚會觀眾招募啦,附報名入口”,不禁深感奇怪,什么時候,觀眾都要招募了,這樣的招募是因為沒有過觀眾,是因為沒人來看,又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而且,既然是招募,那么是否還會有薪水呢,如果說有薪水,給多給少呢,是否會有什么強制要求呢,一時間思緒翻滾,不得不乘此機會,和大家探討下這樣的模式。
春晚應(yīng)該是就目前來看是最大的,或者是最重要的晚會了,筆者也沒有去調(diào)查,像春晚這樣的晚會的觀眾,想來應(yīng)該是有所條件的吧,不是誰想去就能去的吧,而除了春晚,其他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晚會,尤其是現(xiàn)在各個平臺,各個組織都會組辦自己的晚會,那么這些觀眾呢,又是如何選拔的,或是正如上文看到的,是招募來的么?

除了晚會,其實還有更多的綜藝節(jié)目,同樣需要觀眾,而有些綜藝節(jié)目還需要觀眾參與打分什么的,那么這些觀眾又是否具有打分的能力,組辦方又是通過什么方式來選拔的呢,某種程度,其實這已經(jīng)不算是觀眾了,是否可以稱之為演員了呢,至少算是個群眾演員吧。
如果真如上面所說,這些多的觀眾都是群眾演員的話,當(dāng)然也是能拿到薪水的,但我們知道的,如果是演員,尤其是這樣的群眾演員,那勢必是導(dǎo)演說什么就是什么了,讓你們怎么演就應(yīng)該怎么演了,為了配合舞臺的效果,為了晚會,綜藝節(jié)目的某些也許不可知的原因,需要安排什么,需要表演什么,是否都是導(dǎo)演,或者組辦方來說了算呢,這個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想想也還是很有可能的吧。
既然如此,我們順著這樣的思路進行下去,何時鼓掌,何時投票,何時給誰加油等等等等,是否也都是安排好了呢,群演就要有群演的作用,在這個時候,估計也沒有什么個性,自由,道理的發(fā)揮了吧,畢竟這樣的群演說實話,滿大街都是,有個性,追求自由的人,說實話馬上換了就行,不過想來應(yīng)該也不會有這樣的出頭團子冒尖吧。

我們都知道,國內(nèi)很多歌唱,尤其是舞臺上的歌唱,有些都是在假唱,什么開麥,半開麥啥的,筆者也沒時間去研究,但至少是知道就是假唱的表現(xiàn)方式,有的時候不得不懷疑很多現(xiàn)場演出比的不是歌手的實力,而是科技的力量了,就像電音一樣,完全可以用電腦的合成來播放高超的音樂和歌曲了,而在這樣的舞臺表演的時候,作為觀眾的我們是否也會覺得假唱就是一種欺騙呢,而當(dāng)考慮到自己是被招募來的身份的時候,是拿錢干活的角色,又是否會勇于揭露這樣的假唱,這樣的表演呢?捫心自問,筆者如果身處這樣的選擇下,還真得去好好思量思量了。
假,這個詞很小,道理也都知道,從小我們被教育不要說假話,不要搞假動作,不要做和假有關(guān)的各種事情,盡管現(xiàn)在的孩子教育,這方面可能沒有以前那么深刻和強烈的意愿,但對于假,尤其是碰到假,從心理上來講,還是會略有抵觸的吧。

可是這樣抵觸,如果碰到和利益相關(guān)了呢,如果碰到反正也和自己沒有切身的影響,只是作個被招募的觀眾,隨大流的做出一些行為,那么又有多少人會去反思,會去反對,會去自討沒趣的所謂伸張真的訴求呢?
不得而知,但又確實想要知道,諸如這樣的被招募觀眾,如果確實碰到了類似這樣的事,又該如何選擇,如何決定呢?
誠然,作為觀眾,我們的戲很少很少,同樣,作為坐在電視機前面觀看這些節(jié)目的觀眾,那顯然是沒有戲可表演的,但我們這么多的觀眾,希望看到的除了快樂,喜悅,能有所收獲之外,同樣希望看到的是真實的表演,真實的情感輸出,哪怕是現(xiàn)場觀眾,也應(yīng)該有他們的自由去表達自己的喜好,情緒等等,而不是像所謂的招募觀眾那樣,這樣那樣的表演,就顯得沒有那么真實了。

真善美,為什么把真放在第一個,因為只有有了真,才會真正的有善,有美,沒有了真,有了假,所謂的善,美,就是假的了,假善,假美反而比沒有更有危害性,而如果更多的,或是刻意的去做假,做假善,假美,那問題可能就更大了。
說了這么多,也許只是一些臆測,也許根本就沒有發(fā)生,但總是希望我們的世界充滿著真,然后才能更善,更美,更讓人向往。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