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好多巧合,細想難以捉摸!
清朝是中華大地上帝國時代的最后一個大一統(tǒng)的王朝。是由山海關(guān)外的女真人,即滿州人建立的。所以也稱滿清。如果從努爾哈赤在關(guān)外建立后金時(1616年)算起,到1912年辛亥革命清朝滅亡,滿清一共經(jīng)歷了296年。在這296年之中,滿清人最害怕的就是兩個漢人,他們都姓袁。前一個姓袁的間接殺死了后金的開國皇帝清太祖努爾哈赤,后一個姓袁的把滿清最后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趕下了臺,結(jié)束了滿清在中國的統(tǒng)治。
這真是有點玄妙,兩個姓袁的,一個掐頭,一個去尾,簡直就是滿清人的噩夢。這兩個人就是明崇禎年間的薊遼督師袁崇煥和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tǒng)袁世凱。
這兩個人都是能人,但都是功過是非頗受爭議的人。關(guān)于他們個人的評價,我將在以后專門做專題來論述。今天我們只講他們是怎么成為滿清的噩夢的。
先講袁崇煥和努爾哈赤。

明薊遼督師袁崇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明薊遼督師袁崇煥

薊遼督師袁崇煥擊敗并致死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時候,僅僅是一名正五品的小官,還是火線提拔的。當時他的官職是山東按察司僉事、山海關(guān)監(jiān)軍兼小小的寧遠道。
不久之前,滿懷一腔報國熱情的小干部袁崇煥來到遼東前線,投在了主管遼東事務(wù)的兵部尚書孫承宗的門下。孫承宗接受了袁崇煥關(guān)于平遼的正確建議——主守、后戰(zhàn)。
袁崇煥深刻地認識到明朝軍隊與后金軍隊之間的差別。后金軍善于騎射,長于野戰(zhàn)爭鋒。明朝軍隊善于防守,長于火器。所以袁崇煥提出明確的措施,在山海關(guān)外依次修建堅城衛(wèi)所,移駐軍民,憑堅城,用利炮,先守后攻,像牢籠一樣,一步步蠶食擠壓后金的生存空間,最后一舉解決遼東之患。

兵部尚書孫承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兵部尚書孫承宗

孫承宗是個明白人,迅速委任袁崇煥建造城池,實施部署。很短的時間,山海關(guān)外從寧遠城(今遼寧省葫蘆島市興城縣)到錦州,再到山海關(guān)的一條歷史上著名的寧錦防線迅速建成。努爾哈赤的后金幾年不敢出動。正當勝利的曙光初現(xiàn)的時候,朝廷上閹黨得勢,屬于東林黨的孫承宗遭受打擊,被迫離職。新上任的兵部尚書高第徹底放棄了山海關(guān)以東,要求關(guān)外的軍民全部撤回山海關(guān)內(nèi)。
眼看著幾年來付出的心血要付之東流,遼東大地將永落敵手,人微言輕僅僅擁有一座小小的寧遠城的袁崇煥做出了他人生中一次最重要的決定——違抗命令、堅守孤城。他給兵部的回復(fù)是:“我是寧遠道,守土有責,不會后撤。”
本人曾經(jīng)親身探看過寧遠古城。站在那并不算高大,但十分厚重的城墻之下,我似乎聽到了努爾哈赤的后金軍的人喊馬嘶,也聽到了袁崇煥率領(lǐng)的寧遠孤城當中的明軍將士的炮閃雷鳴。那是何等的慘烈,那是何等的悲壯。這分明是袁崇煥用自己一個人的勇氣和信心在抵抗努爾哈赤帶來的后金國的全部數(shù)萬鐵騎。

當年城下后金軍尸橫遍野,清太祖被擊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年城下后金軍尸橫遍野,清太祖被擊傷

炮彈擊中之處,后金軍人仰馬翻,尸橫遍野,我分明看到了被炮彈擊中的黃羅傘蓋,我分明聽見了后金軍兵的嚎哭聲,我分明看到了后金軍兵保護著黃羅傘蓋慌亂地逃奔而去。在那黃羅傘蓋之下的不可能是別人,只能是后金的開國皇帝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被擊敗了,敗在了一座他根本看不上眼的小小的寧遠城之下,敗在了一個在這之前名不見經(jīng)傳,他都不知姓名的寧遠道袁崇煥手下。這是自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以來,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努爾哈赤最大的一次慘敗,也是一次總退卻。七個月之后,努爾哈赤金創(chuàng)迸發(fā),死在了后金盛京(今沈陽)。
清人的史料當中對努爾哈赤的死因是這樣描述的——身患毒疽。但被清人改得面目全非的清修《明史》當中清楚地記載寧遠城下黃羅傘蓋被炮擊,隨后后金軍大敗。七個月后努爾哈赤身患毒疽,不治而亡。那毒疽分明就是炮傷。而導(dǎo)致這位一生燒殺搶掠,令明朝軍民聞之膽寒的后金開國皇帝努爾哈赤死亡的對手就是那位當時還默默無聞,后來威震遼東的袁崇煥。
可惜袁崇煥在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被千刀萬剮了,殘害他的人就是他一直要千方百計忠心耿耿保護的大明君民,不明真相的北京城百姓還紛紛出錢買他的肉吃,冤動天地。
袁崇煥雖然死了,但他所打造的寧錦防線直到明朝滅亡,滿清也未跨過一步。最后還是吳三桂這個賣國賊打開山海關(guān),把滿清引入關(guān)內(nèi),寧錦防線才不復(fù)存在??梢哉f對滿清而言,袁崇煥就是一個噩夢。
姓袁的是滿清人的噩夢,是揮之不去的噩夢,因為最后結(jié)束滿清在華夏統(tǒng)治的人還是個姓袁的,他就是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tǒng)——袁世凱。

袁世凱,小站練兵起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袁世凱,小站練兵起家

袁世凱,漢族,河南項城人。腦袋大,脖子粗,既不是大款,也不是伙夫。那個大腦袋里裝得滿滿的都是陰謀詭計。
因緣際會,在慈禧當政時袁世凱被委以重任——編練新軍。從此天津小站成了袁世凱人生的轉(zhuǎn)折點。在那里他訓(xùn)練出了一支全國最有戰(zhàn)斗力的部隊。德國教官的先進理念和全世界最先進武器,加上袁世凱賞罰分明的治軍手段,這支軍隊成了袁世凱的嫡系,之后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的多名領(lǐng)袖都出自天津小站,他們都是袁世凱的手下。

天津小站練兵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天津小站練兵園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之時,慌作一團的清廷想起了袁世凱,這時的袁世凱已經(jīng)被解除了軍權(quán),賦閑在河南老家,無事只好釣魚。
1908年,光緒帝死,慈禧太后在把三歲的溥儀扶上皇帝寶座后的第二天,也結(jié)束了自己罪惡的一生。新皇帝還尿炕呢,于是慈禧太后的親族葉赫那拉·靜芬——隆裕太后垂簾聽政??墒撬蓻]有慈禧的手段,此時清廷的實權(quán)掌握在以攝政王載灃(溥儀的親爹)為首的內(nèi)閣的手里。內(nèi)閣都是所謂的少壯派,其實是一些不學(xué)無術(shù)的滿清皇族。他們排擠袁世凱,打擊漢人大臣。袁世凱差點丟了性命。
但是當武昌起義的烽火就快要燃遍全國時,載灃他們又想起了袁世凱,因為只有袁世凱能指揮得了新軍,而目前清朝全國能用能打的軍隊也只有袁世凱的新軍。八旗綠營都是些紈绔子弟,吃空餉、抽大煙還在行,打仗門兒都沒有。無奈之下內(nèi)閣再次啟用袁世凱,命令其南下平叛。
袁世凱重新出山了,可是他卻并不真心想要平叛。部隊行進緩慢,袁世凱不斷和革命黨孫中山秘密聯(lián)絡(luò),談判講條件。袁世凱不傻。熟讀史書、通曉人情的袁世凱太知道實心眼會有什么下場了?,F(xiàn)在的清廷之所以啟用他就是因為他有用,一旦他平滅了南方的革命,還會再次被卸磨殺驢,這次他可能就不見得能保全性命了。
再者,當時的中國,唯一能打,戰(zhàn)斗實力最強的就是袁世凱的小站新軍。包括孫中山的所謂起義軍也不是對手,孫中山起義多次都是頂多上千人的隊伍。這次武昌起義也是武昌新軍自己的義舉,孫中山當時并不知情,還在美國檀香山籌款預(yù)備下一次起義呢,起義成功的消息也是從報紙上得到的。就是因為孫文的名聲大,所以武昌起義的軍人才延請孫中山來主持大局,孫中山也就任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可以說孫中山手下根本沒有正式的軍隊。當時全國其他地區(qū)雖也編練新軍,但戰(zhàn)斗力和裝備都遠遠不如袁世凱的小站新軍。可以說如果袁世凱想要進攻孫中山,那么革命的火種肯定會很快被撲滅。
這一點孫中山心里也一清二楚。所以袁世凱和孫中山經(jīng)過幾輪交涉最終達成一致,孫中山讓出民國大總統(tǒng)的職位,條件是袁世凱逼清帝退位。
協(xié)議達成,袁世凱即刻回師北京。于是紫禁城中上演了一幕所謂兇狠的袁大頭逼迫孤兒寡母的鬧劇。溥儀的爸爸攝政王載灃無力回天。六歲的溥儀終生難忘那個大腦袋,你太壞了,把朕都嚇尿了。

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tǒ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tǒng)

對滿清遜帝溥儀來說,袁世凱是個噩夢。
對整個滿清帝國來說,這兩個姓袁的都是噩夢。當初怎么就沒想明白,太祖就是敗在那個袁崇煥的手里,干嘛現(xiàn)在非得用另一個姓袁的。哎,后悔也來不及了,滿清的歷史終于結(jié)束了。
其實這僅僅是個巧合,歷史就是這樣,各種各樣的偶然。但歷史也有自己的規(guī)律,共和的車輪一定會碾碎帝制的專政。滿清的噩夢最終會變成中華各民族的團結(jié)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