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廣州增城石灘鎮(zhèn),一個當年狗斗嫌偏的地方,如今好像有點人滿為患了,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不少人買房出現(xiàn)了逆向的操作,特別是今年,過往大家買房都是賣掉小房子去換大房子,賣掉郊區(qū)的房子去買中心區(qū)的房子,賣掉三四線去買一二線的房子,但是最近卻出現(xiàn)不同的操作了,不少人賣掉大房子去買小房子了,有點那種消費降級的味道,又或者說是逆向置業(yè)的味道了,雖然換大房子之后,居住幸福感明顯提升了,但是隨之而來的生活壓力也在隨之增大,特別是純粹依靠工資性收入的中產們,當下或許正在重塑自己的消費觀,降低欲望,不希望再深陷巨額的房貸中難以自拔。
過去中產的收入比較高,也比較穩(wěn)定,大家都覺得樓市的前景是比較好的,早買就早賺,所以不少人就瘋狂的加杠桿,比如月入3萬的就敢去貸款400甚至500萬的房子,完全把收入都拿去還房貸了,一步到位買自己可能要跳起來才夠得著的房子,這也就帶來了比較明顯的高杠桿和高月供了,如果說自身的收入能夠一直上漲,那這些杠桿都會隨之而慢慢消散,但是這幾年大家降薪的降薪,裁員的裁員,房價也是出現(xiàn)了比較明顯的下行狀態(tài),那一旦出現(xiàn)收入不穩(wěn)定后,房貸的這種債務和月供很多人就難以承受了。
有一位朋友2年前年高位接盤了一套城區(qū)480萬的房子,月供就超過了1.6萬,加上自己另外一套房子也有貸款,總月供超過了2.2萬,當時他們家庭收入有3萬一個月,正常來說這個收入是能覆蓋住的,但從今年開始他就遇到了瓶頸,收入縮水了近3成,未來可能還會面臨裁員的風險,如果繼續(xù)這樣下去的話,真的不知道能堅持多久,所以現(xiàn)在他們只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還要虧本處理掉一套房子才行,我想的話這應該不是個別情況,所以現(xiàn)在不少人的反向置業(yè)其實也能夠理解。
買房不賺錢了反而是縮水賠錢了,也就讓很多人買入的房子不再為自己產生新的收益了,所以各種貸款和支出都在想辦法去減少,就像現(xiàn)在很多城市已經(jīng)出現(xiàn)鶴崗化的房價,每個城市應該都會有那么一兩個這樣的地方,廣州增城石灘鎮(zhèn),應該就是珠三角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了,因為房價便宜,交通便利,配套齊全,也成了很多無妨群體何自由職業(yè)者重點關注的對象,住在這里的群體,不一定全都是低收入群體,也有各行各業(yè)的精英。


比如當下最熱門的主播行業(yè),物流業(yè)發(fā)達,只要交通方便的地方都可以成為他們的居所,而且成本也不高,旁邊就是高速路,高鐵站,坐公交車20分鐘直達地鐵站,相比與廣州和東莞的房價,這里確實有性價比,很多人說清遠,惠州更有性價比,但那邊就真的是遠離城市喧囂了,雖然房價更便宜,但真的就是鶴崗了,找一個離東莞,深圳,廣州都比較近的地方,或許也只有這里了,大部分人只是慢下來,并不是真的想完全躺平,還是要考慮到就業(yè)機會的問題,反正就是房子夠住就好,通勤時間30分鐘左右都可以接受,沒必要為了買一套房子把家底掏空,換取更多的流動資金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這或許就是一部分群體反向置業(yè)的想法了。
當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追求,對于低收入群體來說,花50多萬買個三房,或許就是他們的全部,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安全感,對于高收入群體來說,花個幾十萬買套房子,或許只是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可能是用來度假,可能是用來養(yǎng)老,也可能是用來工作,反正,我從東莞過來就是10幾分鐘,這是我心目中的廣東版小鶴崗,這里只有房價相對便宜,但生活一點也不像鶴崗,城市建設,小區(qū)配套,教育配套,入住情況,儼然就是一個小縣城的景象。


樓市之大變局還在持續(xù)中,明年能否完全觸底都還要數(shù)據(jù)去支撐和觀察,如果有穩(wěn)定的收入那你上車一套還是沒問題的,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然后有一定的托底能力,這里是廣州增城石灘鎮(zhèn),一個當年狗都嫌偏的地方,如今好像有點人滿為患了,為何大量東莞工薪階層群體聚集于此,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傳聞廣州也要執(zhí)行買房送戶口了,如果真的能盡快落地,東莞戶口還有優(yōu)勢嗎?首付10萬塊錢,月供1900塊錢,還能有廣州戶口,這樣的地方值得生活嗎,我們持續(xù)關注,帶大家持續(xù)體驗。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