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真實案件,資料來源: 西安晚報——《丈夫假死騙保妻子帶兒女殉情》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部分圖片非案件真實畫像,僅用于敘事呈現(xiàn)。
"姐,你在哪?別嚇我!" 手機那頭依然是冰冷的忙音。
李芳第十次撥打姐姐的電話,卻始終無人接聽。
那條朋友圈像一把鋒利的刀,剜著她的心: "老公,你放心,我們馬上就來陪你。不會讓你一個人孤單的。"
窗外細雨紛飛,李芳的手在發(fā)抖。報警,對,要趕緊報警!
可是剛摁下三個數(shù)字,她又猶豫了——萬一姐姐只是一時想不開,發(fā)個朋友圈發(fā)泄一下?報警會不會把事情鬧大?
就在她舉棋不定的時候,手機震動起來。是一條新的朋友圈:"寶貝,媽媽來了......"

細雨打在戴歡的照片上。黑白的遺照里,她笑得那么溫婉。三十一歲,正是最好的年華。沒人能想到,這個被同事稱為"陽光女神"的美女教師,會選擇在一個雨天,帶著年幼的一雙兒女,永遠離開這個世界。
"她怎么會這么想不開?"戴歡的同事小張紅著眼圈,看著講臺上那個空蕩蕩的位置。就在三天前,戴歡還站在這里,認真地給學生講解語文課文。她一如既往地精心打扮,黑色的連衣裙,淡雅的妝容,溫柔地注視著每一個學生。沒人看得出來,她已經(jīng)在心里寫好了告別書。
十年前的春天,戴歡第一次遇見何源,是在一個普通的公交車站。
那天下著小雨,戴歡沒帶傘,正在站臺焦急地等車。一把黑傘悄然遮住了她頭頂?shù)挠甑巍?要不要一起打傘?"何源的聲音溫和得像春天的細雨。那時的戴歡還不知道,這個看起來樸實的男人,會成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會成為她生命的終點。

"何源對戴歡特別好,"隔壁的王嬸說起這對夫妻時,眼里總是帶著羨慕,"每次下班都接送她,家務(wù)也是一把手。誰能想到他會......"
婚后的生活平淡而幸福。戴歡在學校教書,何源在租車公司開車。雖然收入不高,但兩人都很知足。女兒出生那年,何源高興得像個孩子,抱著小小的嬰兒,眼淚都流下來了。"有你們娘倆,我這輩子值了。"他說。兒子的降臨,更是讓這個家庭的幸福更添一分完整。
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女兒查出患有癲癇,需要常年服藥。高額的醫(yī)藥費像一塊巨石,壓得這個家喘不過氣來。何源開始頻繁地加班,有時連續(xù)幾天不著家。戴歡心疼他,總是把飯菜熱著,等他回來。
"我沒事,你放心。"何源總是這樣安慰她,"只要能把女兒的病治好,再累也值得。"
那時的戴歡并不知道,何源已經(jīng)深陷網(wǎng)貸的泥潭。十幾萬的債務(wù),每月的還款壓力,讓這個愛妻子愛孩子的男人,逐漸把眼神投向了那份100萬的意外保險。

2018年9月18日,這個日期戴歡一輩子都忘不了。那天晚上,何源給她發(fā)了最后一條消息:"老婆,對不起,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和孩子。"
當警察打撈出何源開的那輛車時,車里早已空無一人。戴歡站在河邊,雙腿發(fā)軟。她不愿相信,也不敢相信,自己的丈夫會選擇用這種方式離開。
"你這個混蛋!"她對著滾滾的江水嘶吼,"你怎么舍得丟下我和孩子!"
七天后的深夜,戴歡抱著熟睡的一雙兒女,站在江邊。她的手機里,最后一條朋友圈閃著微弱的光:"老公,你放心,這一次我們來陪你......"可她不知道的是,此時的何源正在......"
此時的何源,正蜷縮在一間破舊的出租屋里。
墻上的日歷顯示著2018年9月25日。這是他"死亡"后的第七天。窗外傳來鄰居家收音機的聲音,正在播報一則本地新聞。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