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冬至是我國農(nóng)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發(fā)展,形成了獨特的節(jié)令食文化。在中華大地上,更是流傳下了豐富多彩的冬至飲食習俗,各地冬至飲食習俗也是很有趣的。例如,北方吃餃子,還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而南方則吃湯圓、年糕、赤豆粥、黍米糕等。那么銀川冬至吃什么傳統(tǒng)美食?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冬至

銀川冬至吃什么傳統(tǒng)美食

在銀川,冬至時人們主要吃羊肉粉湯餃子,這是一種傳統(tǒng)美食,也被稱為“頭腦”。?羊肉粉湯餃子由蘑菇和羊肉烹飪而成,佐以鹽、姜、蔥、蒜、辣椒、醬油等調(diào)料,湯滾開后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等,香氣撲鼻,味道香辣可口。

五更天當家的早早地忙活起來,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凈、熬湯,熬好后將蘑菇撈出;羊肉丁下鍋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蔥、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將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調(diào)和面、精鹽、醬油;肉爛以后放木耳、金針(黃花菜)略炒,將清好的蘑菇湯加入,湯滾開后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這樣就做好一鍋羊肉粉湯了。這鍋湯紅有辣椒,黃有黃花菜,綠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塊、粉條,黑有蘑菇、木耳,紅黃綠白黑五色俱全,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此外,餃子也是冬至的必備食物,象征著團圓和美好的寄托。?這道菜五色俱全,香氣撲鼻,是寧夏冬至節(jié)不可或缺的美食?。粉湯餃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來,還要給近鄰端上一碗。羊肉粉湯餃子做法獨特,味道香辣可口,現(xiàn)在已成為銀川的一道特色小吃。

羊肉粉湯餃子在寧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寧夏地處西北,氣候寒冷,羊肉作為溫熱食材,有助于驅(qū)寒暖胃。這道菜不僅滿足了冬季暖身的需求,還因其湯鮮肉嫩,深受老少皆宜的喜愛?2。此外,羊肉粉湯餃子不僅是美食,還是寧夏人與鄰里之間的情感紐帶,傳遞著溫情和愛?。

羊肉粉湯餃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羊肉粉湯餃子

除了羊肉粉湯餃子,銀川的冬至還有一些其他習俗。例如,冬至,老百姓叫鬼節(jié),粉湯餃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來,還要給近鄰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餃子,就買吊爐三尖餅子、茴香餅子泡著粉湯吃。羊肉粉湯黃蘿卜餡餃子,對銀川人來說是司空見慣的飯食,外地人一吃卻贊不絕口。在外地很少見這樣香辣可口的餃子,這也算是銀川的一種特色風味小吃吧。這些習俗和食物共同構(gòu)成了銀川冬至獨特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