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榮是從濠州便跟隨朱元璋一同起兵的大將,英勇善戰(zhàn)。他與徐達、常遇春都是朱元璋最為倚重和信任的將領。從濠州到渡江到占領南京,再到處州平叛,邵榮屢立戰(zhàn)功,官至中書平章政事,位高權重。其地位尚且在常遇春之上。可是就這樣一個功勛卓著的大將,卻因謀殺朱元璋而被處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至正二十二年(1362)七月,邵榮平定處州苗帥叛亂后回到南京。他自覺功勞至偉,行事愈發(fā)驕橫,慢慢便對朱元璋的位置起了覬覦之心。于是,邵榮與另一位大將趙繼祖密謀發(fā)動叛亂。兩人的謀劃雖然秘密,但是難免被屬下發(fā)現(xiàn)端倪。有人得知后將要告發(fā),邵榮、趙繼祖不得已便提前發(fā)動了兵變。

八月,朱元璋在三門外閱兵,邵榮與趙繼祖于門內(nèi)埋伏甲兵,準備等其入門的那一刻突然發(fā)動,將其殺死。當朱元璋往回走時,突然刮了一陣大風,旗幟被刮得碰到了他的衣服,朱元璋心中便產(chǎn)生了不祥的預感。于是便改換服裝,從另外一門進入城中。邵榮、趙繼祖空等一場,計劃落空。隨后,元帥宋國興得知他們調(diào)兵埋伏后,便趕忙將此事告訴了朱元璋。朱元璋大怒,便將二人抓捕了起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朱元璋對兩人非常痛心,同時也非常不解。邵榮位高權重,為什么還發(fā)動叛亂呢?于是,他便準備了一些酒菜,來到關押二人的地方。朱元璋問道:“我與你等同起濠梁,期望事成之后,共享富貴,建立王朝。你們什么要謀害于我?”邵榮答道:“我等連年在外征戰(zhàn),攻城掠地,多受勞苦,不能在家與妻兒相守同樂,所以出此下策?!鄙蹣s沒有喝酒,只是在那里暗自追悔流淚。朱元璋想起二人的一路出生入死之事,心中也是唏噓不已,陪著他一同流淚。這時趙繼祖有些看不慣邵榮的作態(tài),于是對他說:“如果早點實行這個計劃,他早已成了床榻之下的死狗?,F(xiàn)在事情失敗,有死而已,何必哭泣。”說罷,痛飲而醉。

朱元璋心中尚有不忍,想要將二人從此之后終身禁錮。這時常遇春卻連忙阻止他的這種想法。他勸朱元璋道:“邵榮要是謀反成功,會留下我等的性命嗎?我們的妻子、孩子都會淪為奴婢。上位乃是天命所定。他們事情敗露,是天要誅殺于他們。如果違反天命,饒其不死,是違背天命矣。而且這樣處置也容易讓后人仿效。遇春心中實在不甘心?!边@些話還是很致命的。畢竟古人非??粗靥烀?。而且這個后世仿效同樣具有至大的殺傷力。朱元璋最終被說服了,于是最終下令,將二人用繩子縊殺,抄沒其全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邵榮謀反其實就是為了南京政權的首領之位。至于他所說的不能與妻子團聚之類的瞎話,以及看似對朱元璋悔過的流淚,其實有爭取朱元璋饒恕的心思。相對于趙繼祖,邵榮要更貪戀生命,也顯得沒有太多男兒氣概。趙繼祖說那話,其實也有點瞧不起他。估計他心中在想:“我怎么會選擇你這個合作伙伴呢?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朱元璋在這時其實還沒有發(fā)展到后來心狠手辣的地步。處理此類事尚且有些心軟、不忍心。而這件事便是導致其后來發(fā)生轉(zhuǎn)變的重要經(jīng)歷。而常遇春的一番話著實具有說服力。這些話便成了朱元璋后來殘酷處理此類事件的理論支撐。常遇春本是一介武夫,同樣有這樣思維縝密的一面??梢哉f,朱元璋即位后安心實行鐵血政策,與常遇春的這番話脫不了干系。

參考文獻:《明史》、《國初事跡》、《昭代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