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wèi)戰(zhàn)的結束并沒有真正結束中越之間的沖突,盡管一個月打到越南首都門前,可他們依然沒有放棄在中國制造摩擦,搶占中國領土。

1984年,越南派出最自傲的越南特工隊在中越邊境進行襲擊,目標不僅是我國后勤部隊,還有當地的村民,打完就撤,毫不戀戰(zhàn),讓我們十分頭疼。
一名老兵晚年時期在采訪中提到過去在對越反擊戰(zhàn)中,第一次踏入戰(zhàn)場的緊張、在戰(zhàn)場的所見所聞以及搜尋越南特工時一無所獲,最后順路采摘了野木耳回來做飯吃的趣事。

那么這位老兵當初究竟有什么樣的軍旅生活呢?
一、工兵營
自從黎筍上任越南領導人后,霸權主義和侵略思想愈發(fā)嚴重,尤其是在得到蘇聯的支持后,更加猖狂,對于過去的“恩人”垂涎三尺。

對越反擊戰(zhàn)爆發(fā)后,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本以為會是一場艱難的戰(zhàn)斗,沒想到我方連大將元帥都沒出,且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險些打進了越南首都。
最后黨中央從國際層面考慮,決定不再繼續(xù)進攻,將許世友從前線“召”了回來,許上將雖然意猶未盡,但最后還是乖乖帶兵返回。
然而這一巴掌并沒有把越南打醒,黎筍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正面我打不過你,我就搞偷襲!派人去襲擊你們的后勤部隊和地方村民。
于是,人人喊打的越南特工隊出手了,這支部隊最早成立于美越戰(zhàn)爭時期,也算是越南人民軍的王牌部隊,他們采取小股深度作戰(zhàn)的方法,穿梭于密林之間,主要執(zhí)行一些“斬首”或是“騷擾”任務。
他們臉上涂滿了厚厚的迷彩,身上的衣服是越南的迷彩服,十分貼近自然的顏色,而且經受了嚴格的野外生存訓練,躲進山林里就跟回了家一樣,藏得嚴嚴實實。
偏偏這種十幾人的小隊還往往配備重武器,火箭筒、地雷、低軌炮等,專門襲擊我方醫(yī)療隊、核電站等,讓我軍領導異常難受。
而尋找這些特工隊,以及排雷等任務,就落到了工兵的身上,下面的故事來自11軍32師工兵營機械連長,他的名字是陳黔明。
二、工兵營的軍旅生活
陳黔明在回憶錄中提到,他是1984年7月離開了馬關,受命跟隨部隊趕赴老山,當時這里正在爆發(fā)戰(zhàn)斗,越南部隊和中國解放軍都在搶奪老山陣地,誰也不想讓。
在《我在老山前線的戰(zhàn)地生活》一書中提到,他是7月31日抵達的前線戰(zhàn)場,部隊里大部分都是一些新兵蛋子,這也符合當時我國的政策。
那時我國其實完全有實力將越南軍趕走,但中央決定讓軍區(qū)輪番到老山訓練新兵,畢竟兵在精而不在多,戰(zhàn)場上練兵往往比訓練場更有效果。

陳黔明是60年代末入伍的,當時已經是一名連長了,但他手里的幾乎都是新兵,在車上,大家表現的很是緊張,畢竟是第一次踏上戰(zhàn)場,就連陳黔明自己也是,雖然當兵時間不短了,但是上戰(zhàn)場也是第一次。
索性,他們的任務不是上陣殺敵,而是執(zhí)行一些其他的任務,為了緩解緊張的氛圍,陳黔明一直在車上講笑話:“作用很小,大家并沒有得到緩解?!?/strong>

還有一個連隊干部站起來鼓舞士氣:“兄弟們,立功的時候到了,天天窩在后面,真等著混吃等死啊,現在機會來了,拿個二等功,回去就是英雄啦!”
這話倒是比笑話有用多了,不少人也都打起了精神,汽車來到三轉彎邊境,一路上到處都是炮兵駐地,在前線,炮兵遠比步兵更多,那時候的新中國終于不需要為彈藥發(fā)愁了。

抵達32師駐地后,上級很快下達了任務,要他們在曼棍一帶建造一個發(fā)電站,還派了兩位技術人員來指導,很快任務就緊鑼密鼓的實施起來。
建造地點在一個隱秘的地方,既能保證隱蔽性,防止特工隊的偷襲,而且也方便拉電纜,不會影響到駐地戰(zhàn)士們的生活。

之后32師指揮部也下達過一些其他命令,比如派一支小隊在山里排雷、豎通訊電桿,運輸裝備、修路等等,這些都是工兵的工作。
在陳黔明的書里,他對修路的工作描述最多,因為七八月正值雨季,老山又是土路,車來車往很容易讓道路變得崎嶇不平,幾乎每隔兩天就要修繕一次道路。
除此之外,搜山也是日常工作之一,連隊輪番替崗,每天都要進行一次搜查,目的有很多,但主要就是搜查越南特工隊,防止敵人的滲透,因為此前特工隊不止一次偷襲過醫(yī)療隊,給我軍帶來很大的損失。
他在書中提到,在一次帶人搜山的時候,發(fā)現了許多被炮彈波及的橡樹,已經枯倒,這些樹枝上全都是野生木耳,至此,他們搜山的任務也多了一項,采摘木耳帶回去。
木耳在野外是戰(zhàn)士們最喜歡的之一,口感好,配上米飯絕佳,畢竟野外的吃食很單調,自從發(fā)現木耳后,炊事班也多了一道菜品,不過只有最早來就餐的部隊才能享受到。
三、女青年帶戰(zhàn)士堵特工隊
在他的回憶中還有這么一個故事,1985年12月的某天,他們搜山隊正在漫山遍野的搜查,這時來了兩個當地的女村民,操著一口地方話找上他們說可能遇到了越南特工。
這下他們可來勁了,畢竟抓到特工隊那可是大功一件,陳黔明連忙詢問情況,從兩人口中得知事情原委。
原來她們一共是三個人,也是姐妹,是當地一家黃姓農戶人家,這兩人是二妹和三妹,三姐妹清晨一起結伴上山砍柴,當時天還沒亮透,大姐黃美晶敏銳地發(fā)現前方山頂有幾個稀疏人影。
常年進山砍柴的她們自然心里清楚,這個時間不會有人來,很快意識到那些人很有可能是越南特工隊,大姐眼神好,決定留下原地觀察,讓兩個妹妹下山來找解放軍戰(zhàn)士的幫忙。
陳黔明一聽還有人留在山上,趕緊帶著人跟著兩個姑娘進山搜尋,因為是第一次和特工隊見面,他心里沒底,還讓一名年輕戰(zhàn)士回去多叫些人進山。

后續(xù)的部隊很快坐車趕來,一共上百號人,他們三人一組,呈包圍圈一樣把黃美晶指向的那座山包圍起來,一點點往上搜,可始終沒有看到人影。
正當大家覺得這些人已經逃走的時候,陳黔明忽然想起這里有個隱秘的小山洞,洞口被一棵傾倒的樹遮住了,他問道:“有人搜過那個山洞嗎!”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人說話,陳黔明趕緊帶著部隊往山洞走去,在洞前,他不敢進去,用槍在洞口開了幾槍。
不出意料,里面也有人按捺不住回了幾槍,果然有人!大家掏出手榴彈一股腦的往里面扔,隨著幾聲轟隆聲響,里面沒了動靜。
結語
戰(zhàn)士們進去一看,只有三個人,穿著迷彩服,全都被炸死了,還有一個腿都被炸沒了,三位女青年也跟著部隊一起回到駐地,領取了一份獎金和首長的夸獎,正是有群眾的幫助,我們的解放軍才能戰(zhàn)無不勝,家園需要每一個人的守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