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看古裝劇的讀者,肯定對古代官場職位不陌生,比如三公六卿、翰林尚書、知府知縣……

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墓俾?,但如果有人問你“太子洗馬”是做什么的,估計很多人會愣一下。

這個官職到底是做什么的?是不是和馬有關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將錯就錯

在古裝劇中,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太子洗馬”這個官職,但對這個官職的具體工作不太熟悉。

這個沒必要自責,因為很多古人也不懂,并且還因此鬧出各種笑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明朝時期,有一位叫楊守陳的大才子考中進士,并且被召入御前講席,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

皇帝見他文采斐然,談吐優(yōu)雅,頗有大家風范,便將他調(diào)入東宮,為太子講書授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就這樣,他在宮中待了一段時間后,因為思念家中老母,便向太子請了幾天假,想要回家看看父母。

在明朝,雖然官員們的工作量比較大,但面對楊守陳的孝心,太子還是給他特許了幾天假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就這樣,楊守陳離開京城一路南下,向老家方向奔赴。

一連走了幾日,人倦馬乏,他打算在附近的驛站休息,順便也讓馬匹休息一晚。

于是他來到最近的驛站,叫醒了熟睡中的驛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驛丞打開門,發(fā)現(xiàn)對方是一位身穿素衣的年輕人,只身一人,看上去瘦瘦弱弱的,好像并非朝廷大官。

被驚擾好覺的驛丞,不耐煩地說:“你的職務是什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古時的驛站屬于官府部門,一般人不能借宿,只有官府工作人員才能借宿休息。

楊守陳也沒有擺官架子,老老實實地告知對方官職,說:“太子洗馬?!?/stro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聽到這個官職,驛丞忍不住嘲笑道:“給太子洗馬,每天要洗多少匹呀?”

被嘲諷的楊守陳也不惱,而是順著驛丞說:“勤快的多洗,懶惰的少洗,洗多洗少看自己心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驛丞見他是太子身邊的人,于是將他安排進上等房間。

只是楊守陳進入房間沒多久,就聽到驛丞急促的敲門聲,原來過一會兒朝廷御史要來,這個上等房間要讓給對方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楊守陳讓驛丞不必慌張,等御史到了,讓對方親自上來找自己換房間。

驛丞責怪楊守陳不懂官場,小心御史到了拿他問罪,還勸他盡早讓出房間。

正在兩人爭執(zhí)時,御史推門進入驛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太子洗馬

在明朝時期,各地巡察御史為正七品,地位比知縣還高,即便驛丞見了也要高呼官老爺。

驛丞見御史進門,急忙迎了上去,嘴中對楊守陳罵罵咧咧的,說什么上等房間被一個“洗馬”的占了,并非他招待不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沒想到御史一見到楊守陳,立馬脫掉身上的大氅,三步并作兩步跑,徑直跪在楊守陳面前,高呼老師。

原來當年楊守陳在京城內(nèi)任職御前講席時,這名巡察御史就做過他的學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驛丞見到這樣的畫面,嚇得雙腿打顫,撲通一聲趴在地上,淚涕縱橫,哭喊著自己有眼不識泰山。

并希望楊守陳大人不記小人過,不要治他的罪行。

而楊守陳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就讓他們散去,也好早些休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這件事情看來,太子洗馬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而故事的主角楊守陳也為我們展現(xiàn)出為人大度的一面。

可別以為這一職位好惹,太子洗馬一般由會試前幾面的頂級才子擔任,如果真惹惱了他們,可能會被懟得無地自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同樣也是明朝,有一名會試第一,殿試前五的大才子,被授予太子洗馬后,經(jīng)常和兵部尚書作對。

而兵部尚書也因此而獲罪,遭到了皇帝的貶黜。

于是在朝堂之上,兵部的二把手,兵部侍郎嘲笑太子洗馬:“每天無所事事,怕不是真在洗馬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只見太子洗馬臉不紅,心不跳,反嘲道:“我昨天把大司馬洗了,今天發(fā)現(xiàn)這少司馬也不干凈,還得洗呀!

因為在古代,經(jīng)常將兵部尚書叫作大司馬,兵部侍郎叫少司馬。

所以太子洗馬一語雙關,不但嘲諷了對方,還表示自己要接著寫參本,繼續(xù)舉報兵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通過這兩個故事,我們能發(fā)現(xiàn)兩條規(guī)律。

首先,太子洗馬敢懟兵部尚書和侍郎,說明地位是非常高的。

第二,這一職位往往都是由品學兼優(yōu)者擔任,這些人都是大才子,主導太子的學業(y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太子洗馬”根本不是給太子洗馬的,更和孫悟空的“弼馬溫”沒有半分錢關系。

那這個太子洗馬的官職到底是怎么來的,又是怎么和“洗馬”二字扯上關系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歷史來源

其實最早的太子洗馬應該寫作“太子先馬”,意思是太子的侍從。

在古代,為了彰顯太子的尊貴地位,皇帝會安排德高望重的人做東宮侍從,每次出行,都由此人帶隊出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為擔任這一職位的人總是騎馬走在第一位,所以被人稱作“先馬”,時間一久,就變成了太子先馬。

只不過秦漢時期的太子先馬這一職位大都被王公貴族壟斷,普通人很難擔任先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在隋唐之后,隨著科舉制度的普及,皇帝為了加強太子的教育,于是一改前制,改為進士前幾名擔任。

而且擔任太子先馬的人大都是青年才俊,和太子年齡相仿,可以更好的促進太子學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隨著時代的推演,可能是口誤,或者是人們對這一官職的戲改,最終變成了太子洗馬。

因此,擔任這一官職并不需要洗馬,最多也就是騎騎馬,做做太子儀仗隊的領頭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且這一官職的品階并不高,一般為五品以下。

只不過他們作為太子的“老師”和親信,日后是非常有可能隨太子平步青云,權傾朝野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且這一職位的人數(shù)也非常多,少的時候也有兩三人,最多可達十五六人。

他們會時刻監(jiān)督糾正太子的言行舉止,如果皇帝允許東宮涉政,那么他們也會參與國家朝政的決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按照現(xiàn)在來說,太子洗馬組成下一屆小領導班子,隨時準備隨太子料理國家政事。

因此,太子洗馬的分工也比較繁雜,有參與政事的,有傳課授業(yè)的,更有為太子搜集天下書籍和古卷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歷史上,能做太子洗馬的人,日后大都是成為了朝廷重臣,位列三公九卿,受人敬仰。

這就是為什么楊守陳會受到巡察御史的跪迎了,而他后來官至吏部侍郎,死后又被追封禮部尚書,深受皇帝喜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太子洗馬,那就是太子李建成的洗馬——魏征。

這一職位作為太子的寵臣,一旦太子失勢,那這些太子洗馬自然會受到牽連。

但在玄武門之變后,魏征竟然靠著自己的才學受到李世民的重用,再次嶄露頭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為歷史文字的更迭,這才導致出現(xiàn)“太子洗馬”這樣有趣的“錯誤”,也因此發(fā)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正如現(xiàn)在的“臥龍鳳雛”,之前是褒義詞,現(xiàn)在也變成了貶義詞。

所以看到歷史,不要斷章取義,要抱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心境,才能更好的了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