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和本老師之前接到大學輔導員的一個求助,他遇到了一個非常特別的學生,年齡都已經滿了18歲,晚上還和母親在同一張床上睡覺。但是另外一方面,學生和母親又反復有矛盾,晚上睡覺母親就抱著他,安撫他,矛盾就化解了。

這樣的狀態(tài)已經持續(xù)了19年,學生覺得很痛苦,不知道該怎么辦。根據輔導員觀察該學生雖然外表很帥氣,但是精神狀態(tài)總是很萎靡不振,性格不僅是內向,甚至有些沉默寡言、惜字如金的感覺。朋友也特別少,很大家的關系都很疏遠,遇到女同學更是避著走,輔導員無法處理,就轉介到了這邊。

這個學生剛剛來的時候,頂著一對非常深的黑眼圈,明顯一副睡眠不足的樣子,反復確認了幾遍和本老師會遵守保密原則,才愿意開始溝通。

一開始的時候,幾乎是問答的模式,問一句答一句。

初步了解他的家庭情況,不算復雜,一共四個人,外公外婆和母子二人。父親不知道去哪里了,他根據母親“咒罵”,他自己判斷是拋下了他們。他母親總說“你別問你那個當爹的,當年說出去賺錢,現在連個信都沒有?!?/p>

房子是外公外婆的,兩室一廳的老房子,外公外婆一間,母子一間。養(yǎng)老金很充足,所以雖然母親的工作很清閑,同時收入不多,但是借著外公外婆的補助,生活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困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在聊到一起睡覺的事情后,他的情緒很激動“我媽她就是有病,她不讓我一個人睡覺,我又不是三歲小孩了!”

他告訴和本老師,從小他就沒有見過父親,加上房間不夠,他就一直和母親一起睡覺。和本老師問他,有沒有嘗試過和母親分開?

他很害怕媽媽生氣,自己嘗試過,但是這樣做媽媽會生氣。(在后面的咨詢中了解到,其實母親不僅表現生氣、憤怒,還會大聲哭泣。)只要他不按照母親的想法去做事情,母親就會冷漠的對待他,板著一張臉好幾天,除了必要的說話,拒絕和他的一切接觸,不會擁抱他,也不會撫摸他。他記憶深刻有一次,在街上的時候,他非要買一個糖葫蘆,但是媽媽不允許,他就鬧,最后外婆給他買了。結果媽媽雖然嘴巴上不說,但是立馬就挎著一張臉,走得遠遠的。嚇得他一直追媽媽,但是媽媽完全不顧他在后面哭喊,摔了一跤,還是外婆扶他起來。

有的時候,媽媽還會大喊大叫,指責鼻子罵他,但是在他看來,這些都是一些小事情。比如就是今天沒有穿秋褲出門,母親就會罵他“你現在不穿秋褲,等你到了像你外婆一樣,這里疼哪里疼?!薄艾F在翅膀硬了,你就不聽我的,我好心當成驢肝肺,你皇上不急我太監(jiān)急?!?/p>

每次他母親生氣的時候,他就會很內疚,因為母親一個人要辛苦的照顧三個人,自己還整天不聽話,惹母親傷心難過。所以他懂事之后,就很聽母親的話,基本上在任何地方母親都知道,他做的事情都會讓母親了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在這個案例中,出場的人物主要五個,外公外婆,母親和父親,還有一個孩子。父親雖然消失了,但是父親雖然沒有直接登場,但是顯然是留下了影響的,使得孩子和母親的關系變得復雜了起來。

主要的關系矛盾點,是母子關系扭曲的問題,一個孩子從小就和丈夫離婚的女人相處,這么多年來,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可以說是把全部的感情都投入了到了孩子的身上,這份情感是很復雜的。

一方面母親會給這個孩子他全部的愛,但是他也承擔了母親對父親的怨恨,或許還有部分母親對父親的情感依賴也轉移到了他的身上。

這里面就會出現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共生,一個問題是有兩個沖突的腳本,不要像個小孩的腳本和不要長大的腳本。

共生的問題顯而易見,母親其實把照顧孩子當成了工作。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母子共生關系是非常健康的,因為孩子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所以母親就不得不成為嬰兒的一部分,餓了要喂奶,冷了要穿衣服,甚至夸張點,嬰兒因為發(fā)育不完全,連翻身這個動作都要母親來完成。

雖然他已經長大了,但是他還扮演著那個摔倒了要母親扶起來的孩子,所以連穿不穿秋褲這樣一件小事媽媽都會插手,這樣他才能繼續(xù)扮演那個“需要母親來穿衣服的孩子”。

母親希望孩子還是那個聽話的小男孩,這甚至是母親很大一部分的需求,所以母親不允許孩子自己獨立住校,哪怕學??梢蕴峁┧奚?,母親也要孩子每天晚上回家和她一起睡覺。特別是兩個人爭吵了之后,母親會安撫這個男生,這可以讓母親又回到小時候孩子需要她哄的感受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4

在不要長大的腳本中,父母會把自己的全部價值都放在自己是不是個好爸爸、好媽媽上面,如果小孩長大離家的話,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不再有價值了。

如果這個男生不再需要他的母親的話,那么作為一個母親,她就會感受到既沒有留住丈夫,也沒有留住孩子。她的價值感就會消失了。

同時矛盾的事情是,母親同時又把對丈夫的情感傾注到了孩子的身上,讓孩子承擔了妻子對丈夫的怨恨情緒。這就是不要像個小孩的腳本。

在母親生氣時,母親就會很冷漠的對待孩子,以及表現出非常傷心、難過的樣子。

這其實潛意識中的心理語言是:

如果你不聽我的,我就去死。

孩子的父親可能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于是就離開了、

但是孩子沒辦法離開母親,他必須學會如何和母親相處。所以這個孩子也很聰明,盡量去討好母親,一方減少和別人相處,這樣就可以少犯錯的機會,一方面又讓母親抓住一些小錯誤,好讓母親繼續(xù)扮演照顧者。這對于一個孩子來說,真的是很不容易。

你想想,孩子的父親可能都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離開了,而孩子沒有選擇,只能承擔。一個孩子承擔了作為大人都承擔不住的情緒,這是多不容易?

這個男生在“不長大”的同時,還不能完全像一個孩子,還得扮演一個大人去承擔母親的情緒,你說能不耗費心理能量嗎?加上和母親一起睡覺,沒有私人空間,所以我們會看見一個小伙子常年頂著黑圓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5

心理問題,往往是互動關系出現了問題,而這個案例中也是因為母子關系扭曲造成的。

這樣的案例最好是可以母子雙方一起來做家庭關系咨詢,但是介于男生不希望母親插手,同時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來做心理咨詢就變成了他的一個安全空間,是不受母親干擾的一個空間。

在咨詢的一開始,我們的咨詢目標雖然是幫助他脫離和母親的共生關系,但是能脫離,母子之間早就自己脫離了,所以咨詢的第一個目標是學會不去承擔母親的情緒,勇敢地去住在宿舍里,這樣有私密空間。

和本老師對他說“對于小時候的你,母親生氣是天大的事情,因為你的生活中母親是你生活最重要的部分,甚至可以說沒有母親,你就沒辦法生存下去。但是現在你已經長大了,一方面來說,即使沒有母親,你也可以很好的生活下去。另外一方面,你的母親也在變老,你也必須學會獨立,開始學會照顧她。有的時候回報一個人,并不是說全部聽一個人的話,比如你小時候不懂事,拒絕打針吃藥,難道你媽就由著你嗎?你看你,又扮演孩子討母親歡心,又扮演大人承擔你母親的情感需求,這么厲害,我相信你會為了這個家庭的未來發(fā)展和母親的幸福,來學會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的?!?/p>

他遲遲不改變的原因,一方面是他害怕母親離開他的恐懼情緒,一方面是他的愧疚情緒,來自于母親對他的好,他沒辦法回報母親。所以和本老師一方面告訴他,他已經長大了,一方面又給予他一個合乎情理的理由去抵消“不聽話”的愧疚感。

當他學會拒絕承擔母親的情緒,爭奪私密空間,他才能有自我,并且發(fā)展自我。不斷的有自我的時候,他才能獨立,否則他永遠被媽媽綁架著,永遠是母親的一部分。

1.如果這個案例對你的問題有啟發(fā),請一波三連,點贊、關注、收藏,給和本老師捧個場,就是對和本老師的巨大鼓勵和支持?。?!沒贊,我更新的動力不足啊~~

2.與人相處是很復雜的問題,不是看一篇文章就能會學的(當然,你悟性這么好,和本老師也佩服你?。?strong>為了第一時間收到文章,可以關注和本老師的賬號!

3.如果你的長期沒有解決,或者發(fā)現了問題卻不知道具體該怎么做的話,可以點擊頭像發(fā)送私信,可以對你問題進行免費專業(yè)的分析和評估,我們計劃下一步該怎么做~

4.可以留言下評價,我們一起討論這個問題,相信我們可以碰出更多的火花~

關于《積極智慧》體系

愿景

積極智慧中國人

使命

體驗繁盛-接納幸福-突破成功

世界觀

和而不同-本立道生

人生觀

主動選擇-選擇主動

價值觀

真實-尊重-聚焦-負責

《積極智慧》

《積極領導》《積極執(zhí)行》《積極狀態(tài)》

《積極銷售》《積極演說》《積極關系》

《積極平臺》《積極突破》《積極事業(yè)》

聯系方式

www.jijizhihui.com

jijizhihui@163.com

歷史好文推薦~

我錄音復盤了和女兒的對話,嚇得一夜沒睡著!

討好型人格伴侶:你不知道的危險“施虐者”

“喪文化”硬核的操作:居然是為了守住普通人生活的權利?

都是文盲的小腳婦女,一個溫順卻守活寡,一個彪悍卻得帥哥真愛?

一個懂事孩子的背后,或許是精神巨嬰的家長

老人性情古怪,太難伺候了,怎么辦?只因你這件事情沒做對!

為什么90%的人難以走出人生低谷,跌落社會階層?

為什么我國男多女少,很多男生找不到配偶,而大齡女生也不結婚?

現實中不存在魔法,但是每個人都有這個超能力!用精神干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