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如愿小廚
嘗鮮餐廳 | 華山西路
傲客自費試吃1122家 嘗鮮評級通過第600家
周末和家人逛街買衣服,被熱情的老板招攬進店,一口濃重的潮汕味普通話,產(chǎn)生了久違的同胞間溝通障礙。
雖然無數(shù)次會錯意,老板說的“閑魚“(某知名二手交易平臺)到底是祥云還是相遇。最終還是在他的可愛口音里漸漸迷失并愉快達成交易。
中國人講究個禮尚往來,我貢獻了業(yè)績,當然也要從老板那獲得一點美食情報:潮汕人常去吃的在昆潮汕小館是哪家?


于是我們來到了翠湖邊的潮汕餐館——如愿小廚。門口密密麻麻的潮汕菜單,下到煎炸小吃,上至海貨生鮮,廚師定有兩把刷子。
tips:大部分海鮮類菜品需要提前至少半天預訂!

分隔后廚和前廳的神奇出餐口,里面藏著會魔法的廚師。還原我對潮汕菜的印象:用最少的調(diào)味料,在還原食材最本源的基礎上將味覺體驗放到最大,很難不愛!


就如一盤簡單的炒牛河,將愛它之人分成干濕兩派。而我比較博愛,喜歡干炒牛河的鍋氣,粉焦香彈糯。也喜歡濕炒牛河的滑潤鮮美。
包裹著芡汁的粉可以吸溜入口,軟滑不爛。伴著鋪滿粉的豐盛配菜,柔嫩有韌勁的牛肉、翠綠鮮甜的芥蘭、脆生生的豆芽、增加濕潤感和鮮度的番茄,一箸下去滿足感由口入心。

啫啫煲將我對潮汕菜的喜愛值推到頂峰。滾燙的砂鍋里咕嚕冒泡,下意識拿起鏡頭懟臉拍,并極速打開手機錄音功能,儲存這美妙的聲音。它將在某個失眠的夜晚,成為安撫人心的白噪音。
閉上眼,聽著聲聞著味就可以想象,擺在我面前的會是怎樣的一鍋珍饈。像是出現(xiàn)在夢境里閃著光斑的牛肉,煲得酥爛的瘦肉粘連著膠乎乎的筋,在嘴里嚼兩下便化開。

厚實軟韌的牛肚,有接近肉的質(zhì)感又摒棄肉的膩感;滾刀切塊的白蘿卜又甜又juice。整體調(diào)味香甜更甚,帶點輕微的辣,老人小孩都會心水。盡管牛河吃到半飽,也值得為它再要一碗白米飯。


炸肉果(粿),是潮汕逢年過節(jié)常吃的一道食物,焦脆金黃的腐皮里包裹著豬肉末、馬蹄、蔥白等調(diào)成的餡,生粉鎖住了餡料的水分,外酥里嫩。

蔥白和花椒的味道明顯,但不會蓋住豬肉末的脂香。蘸一蘸帶著淺淺琥珀色、潮汕獨有的桔油,增加一抹柑橘的清香,甜潤解膩。若再增加一些馬蹄的含量,會更加清脆爽口。


一說到潮汕,就很難不來點“潮汕毒藥”嘗嘗,看看到底有多令人上頭。由于昆明地理位置的限制,生蠔不似潮汕本地能新鮮打撈現(xiàn)做,為了食用安全,如愿小廚的生蠔是提前汆燙熟的。
雖然少了點生海鮮果凍般的口感,但一口一個被清新酸辣生腌汁浸泡的肥美生蠔,還是不得不感嘆潮汕生腌的魅力。

潮汕人愛吃的青菜,油麥菜榜上有名,在潮汕地區(qū)油麥菜也叫芳菜。因為油麥菜自帶的獨特香氣,整個廣東地區(qū)的人都對它偏愛有加。

最經(jīng)典的家常炒法就是加入豆豉鯪魚。淳樸的綠葉蔬菜加上撕碎的鯪魚,蒜末和少許調(diào)料,大火快炒,就能化身比葷菜還好吃的存在。

習慣了重口味、喜辣的云南人,在吃到如愿小廚之后發(fā)出小小的感悟:口味可以有更多的包容性,好吃的食物也不是一定要有辣的加持。
如果有時間的話,2025年的旅行計劃增得加一項:去潮汕地區(qū)走走看看!



真潮汕特色腸粉 | 采蓮路
潮汕牛肉店 | 昌宏西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