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成都某商場有一座“失戀博物館”,展品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網(wǎng)友提供的“失戀遺物”。(圖 / 視覺中國)

2024年下半年,很多人的娛樂生活過得有些割裂:先是在《心動的信號7》中大嗑CP,扭頭就被《再見愛人4》里的狗血戲碼氣得乳腺增生。一邊是八位俊男美女素人在公寓里暗生情愫,另一邊則是三對處在情感危機中的老夫老妻在房車旅行途中鬧離婚。

人均母胎單身的網(wǎng)友們,卻又時刻表現(xiàn)得像情感大師:向內(nèi)奉行的是“智者不入愛河”,對他人的親密關系卻表現(xiàn)出高漲的興趣。

回到14年前,《非誠勿擾》橫空出世,將相親這檔事從傳統(tǒng)的私密空間搬到了大眾媒體的聚光燈下,開播不久就躋身全國同時段綜藝節(jié)目收視率榜首。2018年,“觀察室”機制被正式引入情感類綜藝,《心動的信號》掀起了一陣狂潮,成為觀眾的情感“代餐”。

如今《再見愛人4》仍在熱播,相關話題屢屢霸榜微博熱搜。其火爆程度可以這么形容:就算從未打開過節(jié)目,你仍然可以在社交媒體上追完主線劇情。

誠然,對愛的需求和闡釋的沖動是人之本能,半句話不離“愛無能”的現(xiàn)代人也樂此不疲地談論情與愛?!对僖姁廴恕房倢а輨吩诮邮苊襟w采訪時曾說:“我們解決愛的問題的能力那么貧瘠,我們對于愛的探索如此有限,但生而為人,我們對愛的需求卻是永恒的?!?/p>

節(jié)目播出后,“反PUA”再度成為“顯學”,我們對親密關系的把握似乎有了更多工具,但這意味著我們離愛的真理更近了嗎?

是談論愛還是審判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楊子和黃圣依。(圖 / 微博 @再見愛人官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葛夕和留幾手。(圖 / 微博 @再見愛人官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見愛人4》中,李行亮(左)和麥琳(右)敞開心扉,交流各自的感受。(圖 / 微博 @再見愛人官微)

縱觀各大熱搜榜,《再見愛人4》的火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嘉賓身上有不少“雷點”。首先是手持5個微信號的“爹學”掌門人楊子,其槽點包括但不限于:在深夜表演油炸方便面,強拽著妻子黃圣依看星星,在“0人在意”的情況下講述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史。

隨后是麥琳。輿論的靶心從楊子正式轉(zhuǎn)移到麥琳是2024年11月17日,那天,號稱“讓楊子害怕的女人出現(xiàn)了”的詞條登頂微博熱搜,麥琳被網(wǎng)友評為“終于能治一治楊子”的人。

作為音樂人李行亮的妻子,麥琳是第一次參加全程真人秀錄制。比起李行亮在鏡頭下的款款深情,麥琳在觀眾眼中無疑就是一個“瘋女人”。她因一句“我配擁有一杯咖啡嗎”,被網(wǎng)友點評為“低自尊人格”;她在節(jié)目中不斷表達伴侶不夠關心自己、送禮物“沒有送到我的心巴上”,也被解釋成一種通過自我矮化的方式來控制伴侶的意圖。

至此,情感類綜藝的爆點話題,逐漸轉(zhuǎn)向兩種情況:要么是兩人的矛盾有多狗血,要么是某位嘉賓的行為舉止有多令人討厭。而這兩種情況,最后都需要依賴于節(jié)目在敘事或視覺上建立一種強烈的對立。二元對立的敘事框架更能激起人們的討論欲望,而互聯(lián)網(wǎng)既可以“造神”,同樣可以將人的瑕疵無限放大。

可以這么說,社交媒體就是促使親密關系被公開審視的天然場域。在堪比“全民法官”的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中,每個人都可以化身他人情感關系的審判專家并站隊。B站上涌現(xiàn)了從各個學科視角解讀人物的解說視頻,包括親密關系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經(jīng)濟學、面相學,等等。

不出意外,靶心最終也來到了李行亮這里,隨著節(jié)目里兩人互相傾訴創(chuàng)傷、重歸于好的情節(jié)播出,網(wǎng)友們對李行亮的情緒迎來了一波反彈。原先觀眾認為他無疑是婚姻中的“受害者”,在這一認知框架下,很多網(wǎng)友表示希望李行亮能“醒悟過來”,擺脫這段關系,而李行亮表現(xiàn)出的反思與諒解則讓人們對他的共情減弱,也為他在網(wǎng)絡上招來一些批評。

在顯微鏡般的私德審判之下,不知這個世界上是否還存在一對經(jīng)得起考驗的夫妻。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受《墜落的審判》這部法國電影震撼的觀眾,大概很難自洽地以審判姿態(tài)談論情感類綜藝里的復雜關系。

制造關于愛情的科學方程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黃執(zhí)中。(圖 / 微博 @再見愛人官微)

近期,文化研究學者程惠子在論文《誰是“正確”愛人:雙重管窺下情感關系的客體化與科學化》中,以《再見愛人》為研究對象,分析了情感關系的客體化和科學化。她指出,節(jié)目制造了雙重的管窺模式,即觀察室里的嘉賓和節(jié)目外的觀眾同時作為觀察者。在置身事外的觀察和“理中客”式的分析過程中,原本主觀性極強的情感被認作了可供多維解讀的客體。

具體而言,觀察室里的所謂情感專家對三組夫妻的表現(xiàn)提供了一整套的解讀工具,但在涉及嘉賓的種種“雷點”時,觀察團又常常火力全開,充當觀眾“嘴替”。

以辯手出名的黃執(zhí)中曾多次試圖解釋麥琳的行為,他在節(jié)目中說:“有少數(shù)的一些人——我不是專門指麥麥,我希望麥麥不是這樣的人——他享受沉浸在委屈環(huán)境里頭,我把他這個叫‘委屈怪’?!痹邳S執(zhí)中的闡釋下,“委屈怪”不主動向伴侶展露自己的情緒,讓對方戰(zhàn)戰(zhàn)兢兢,其意圖便是控制。

再比如,另一位親密關系專家沈奕斐在節(jié)目分析中提出“被愛”和“相愛”兩種愛的模式。相比獨立平等的“相愛模式”,處在“被愛模式”的人會將自我價值的承認自愿歸于伴侶,其本質(zhì)是“不愛自己”。她提供了一套關于“關懷”和“控制”的劃分標準:“關懷和控制之間沒有本質(zhì)界限。關懷和控制之間只有一個界限,就是我需不需要?!?/p>

觀察團“人間清醒”的金句輸出,在無形中達成了對觀眾的情感教育。程惠子在論文中指出,觀察團的教育目的是向觀眾輸出“愛自己”的觀念,強調(diào)親密關系中的主體性。

“但愛情本身也在被重述和被解讀的過程中演變?yōu)橐环N科學,神秘性與神圣性被漸次解構之時,觀眾自然對愛情祛魅?!背袒葑訉懙?。

很多觀眾稱他們在節(jié)目中看到了婚姻真實的樣子。關于《再見愛人4》是否有劇本的問題,制片人劉樂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回應,稱節(jié)目沒有劇本。

在某種程度上,千瘡百孔的婚姻生活的確是比很多虛構的故事劇本更充滿戲劇性。關系中的不確定性、人性里的不完美,在四方八面的鏡頭記錄下暴露無遺。

但正如文章《再見愛人4:當紀實變成深度作偽》所指出的那樣,節(jié)目表現(xiàn)出強烈的“講故事”的欲望,嘉賓的困境正如一塊塊拼圖被鑲嵌到完整的故事版圖中。

在熱點傳播的過程中,故事被極大程度地簡化。各式解讀逐漸取代白描,并在輿論環(huán)境中占據(jù)上風。“爹學”和“麥學”這樣的模因(meme)變得流行,這似乎與當下互聯(lián)網(wǎng)爆款的氣質(zhì)不謀而合。

我們對親密關系的想象沒有延展, 而是變狹隘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由于丈夫的意外墜亡,妻子桑德拉受指控,夫妻兩人的私生活也隨之被公開審判、被公眾議論。(圖/《墜落的審判》)

《再見愛人4》無疑帶火了一系列心理學術語,它們成為人們診斷親密關系的金標準。

在婚姻體檢中,李行亮和麥琳第一次顯露出微妙的不和諧。其中一個問題是“對方最經(jīng)常和自己說的一句話”,李行亮的回答是:“你不關心我?!丙溋盏幕卮鹗牵骸岸夹??!眱扇吮憩F(xiàn)出與此前幾期秀恩愛截然不同的緊張氣氛,此時飄過的彈幕輕松將二人的不和諧“診斷”為“一個焦慮型依戀,另一個回避型依戀”。

人們?yōu)槭裁茨敲磹劭催@些節(jié)目?有網(wǎng)友直稱自己看這個綜藝的目的就是為了學會“識人”——識別身邊的NPD(自戀型人格障礙)。

把某一視角代入自己的生活當中,作為審視他人的工具——這是情感類綜藝表現(xiàn)出的外部性。如果你將自己的經(jīng)歷發(fā)到網(wǎng)上,大概率會有人替你失敗的關系開出處方:問題的根源在于你的伴侶是NPD,這種病態(tài)的控制狂是難以改變的,我們能做的一切就是逃離。

對于當下流行的鑒定人格障礙的路徑,一個執(zhí)業(yè)多年的心理咨詢師表示出強烈的不認同,她說:“自戀型人格障礙這個概念其實包含了很多內(nèi)容,但很多人很喜歡用這個標簽審判他人,給人扣帽子,不愿意再去了解他背后的故事?!彼J為,尤其是心理學領域的從業(yè)者,在使用各種人格障礙的專業(yè)詞匯時應當特別克制。

當生活中所有的微觀問題都被解釋為“受到了他人的控制”,生活中的一切不順,都仿佛在這一刻找到了泄氣孔。這是當下人們最容易想象的關于關系失敗的原因,盡管這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如此,關于愛的想象,在節(jié)目的教育和網(wǎng)絡話語再生產(chǎn)之下,就被簡化為維護自我中心、識別他人控制的方程式。我們對愛的理解非但沒有更多元,恰恰相反,或許變得愈加狹隘了。

法國哲學家阿蘭·巴迪歐認為,現(xiàn)代人對安全的追求,使得愛情成了失落的代名詞,但一份保全自我、將他者排除在外的關系不能稱之為“愛”。在《愛的多重奏》中,他寫道:“愛讓我們在反復磨礪中體驗到某種基本經(jīng)驗,這種經(jīng)驗即差異,從而讓我們以差異的觀點來體驗世界?!?/p>

參考資料

[1]程惠子.誰是“正確”愛人:雙重管窺下情感關系的客體化與科學化——以婚姻紀實觀察綜藝《再見愛人》為例[J].媒介批評,2024,(01):199-213.

[2]王彥.被建構的后真相,被流量圍剿的私域情感[N].文匯報,2024-12-02(005).

[3]羅芊.再見愛人2:為何婚姻讓我們?nèi)绱似v[N].人物,2022-12-16.

[4]鄭思芳.芒果TV靠麥琳掙了多少錢?[N].每日人物,2024-11-17.

[5]唐山.《再見愛人4》:當紀實變成深度作偽[N].北青藝評,2024-12-06.

編輯 陸一鳴

運營 Hallucinog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