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丨李安嶙

最近,上海又又又又火了,武康路也火了。

事情起因,一位來上海旅游的韓國博主,在YouTube發(fā)帖:「在上海街頭,看不到什么豪車。」

于是,上海的富二代們,開始組織豪車上街,三班倒霸占韓國人必去的打卡地,武康路。隨著短視頻的傳播,目前豪車刷街事件,已經(jīng)成為社會化的事件,甚至全國豪車車主全部馳援上海,甚至上升到「開豪車炸街是愛國的表現(xiàn),與給韓國人上強度的新姿勢?!?/p>

目前,輿論依然還在持續(xù),熱度依然還在持續(xù),各方各抒己見,甚至已經(jīng)扯出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等,相對嚴肅的討論。

1

很久以前,我去了一次韓國,在首爾停留數(shù)日,盡享韓國炸雞和美食,城市風景層面,韓國要和大中國,和大上海相比,我的那次印象是:「與上海相比,差了1個新加坡?!?/p>

對于那一次出行,印象最深刻的是,首爾駐扎的美國大兵,真的比「泰坦尼克哈里面的男主角,還要帥?!?/p>

對路面的觀察來看,當時我住的酒店門口,停了一輛「蘭博基尼SVJ」,其他大多數(shù)都是現(xiàn)代。還有就是臉上包的繃帶的男男女女,十分多。

當時,我作為被邀請的媒體KOL,參與到一場活動。我發(fā)現(xiàn),坐在我身邊的韓國媒體同行,可以說是:「十分敬業(yè)的神速」,就把稿件進行的快速發(fā)布完了。所以,我對于韓國的媒體的印象是,敬業(yè)且神速。

在上海,我最喜歡的去的地方是,外灘3號的戶外酒吧, 這個位置可以看到陸家嘴的燈火通明。有一次,我在這里喝果汁,遇見一位來中國讀書的韓國女子,邊上坐了兩個歐美人士,該韓國女子和我用中文交流了很多內(nèi)容。里里外外來看,我并沒有看出:「這一位韓國女子,對上海有多么的敬佩,反而和我說,在韓國首爾,也有類似的江景。」

這是我和韓國人民的一些互動,以及和上海的交集??陀^的說,拋開上海和韓國的GDP、貨幣的匯率、消費結(jié)構(gòu)等等來說。

上海是可以完美的碾壓韓國,以及首爾的,這是國與國間的比較立場。

2

受中國對韓國的開放免簽政策,大批韓國思密達涌入上海,這對于「上海的方方面面來說,都是巨大的利好。」

在我看來,上海作為世界國際化大都市,在過去4年以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日子可以說:「有點不好過,核心體系在經(jīng)濟的低迷?!?/p>

所以,大批韓國人涌入上海,對于上海的經(jīng)濟發(fā)展來說,拉升旅游GDP來說,可以說是「巨大的利好。」于是,就出現(xiàn)了200元一碗的白粥、一頓飯46萬人民幣、和打車數(shù)百元前往迪士尼等等消費現(xiàn)象。

一句話來說:「韓國人,人家那是給上海,各大行業(yè)來送錢來了。」再說,韓國和中國,嚴格來說,也沒有直接的恩怨,全球目前已經(jīng)進入經(jīng)濟新文明,所以,上海必須做出「回應」。

說起來,上海比北京,差了點文化底蘊,并沒有千年的故宮文化的渲染,最多就是百年外灘,所以,向韓國人展示文化,或許刺激韓國人消費的目的,并不能達到。

于是,上海人的年輕人,選擇了「豪車霸占武康路,制造熱點效應」,最終出現(xiàn)的就是:「社會性熱點,讓全球各國重新認識了上海?!?/p>

至于,豪車有什么文化,我對車倒研究不深,但是,我認為:「年輕人開上豪車,給韓國人上強度也好,向韓國人展示實力也好,其實核心目的,還是對韓國人入滬,表示一種熱情的歡迎態(tài)度,畢竟,人家韓國人是來上海做客的,是來消費的。」

一句不讓韓國人帶著優(yōu)越感離開上海,其實是,年輕一代的一種年輕思維的表達,在這里,我并沒有看到任何敵意。

本質(zhì)上,國外的客人來拉升和提升上海GDP,上海年輕人開上豪車,弄的上海熱熱鬧鬧的,讓國外消費者在熱熱鬧鬧的氣氛里面,快樂的在上海消費。

我認為,沒有任何毛病,甚至覺得,過去4年,上海太憋屈,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就應該像武康路的豪車轟鳴一樣,響徹天空。

3

過去四年,甚至從2018年以來,我覺得,上海有些低迷,除了一些明星的演唱會、國慶外灘和南京西路步行街人潮涌動,這些都是內(nèi)循環(huán)經(jīng)濟,而缺乏「中國對韓國免簽,上海吸引了大規(guī)模的國外游客」的現(xiàn)象級消費。

所以,對于本次免簽,上海成為了第一個吃到了消費紅利的城市,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而至于,武康路的豪車,只是打造盛世消費的一種點綴,將上海的活力,進行了一次集結(jié)和展示。畢竟,汽車文化,和豪車文化,其實也是一種文化,只是這種文化,需要冷靜的理解。

上海是中國經(jīng)濟中心城市,消費是最大的一個GDP板塊,而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jīng)濟體,總量上的排名第二,但是,像上海這種級別城市,依然需要高度的開放,去獲取世界消費者,尤其是亞太區(qū)的消費力量。

的確,中國其他地區(qū)的人,看到的上海,和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人,看到的上海,是不一樣的;甚至是全球各國的人看到的上海,都是不一樣的上海;而我看到的上海,目前來說,唯一讓上海變得更為繁榮的方式,只有打開國門,讓世界為上海的經(jīng)濟發(fā)現(xiàn),提供強大的勢能,免簽就是一個無比正確的決策。

4

很久之前,我去北京出差,在北京打了一個出租車,開始和司機聊天。

司機問我:「你從哪里來的北京?」

我:「從上海來的北京,我在北京讀的大學,呆了10年。」

司機:「上海,感覺有點排外,上海是國中國,而且上海對國人都不好,但是對日本韓國,和國外人很好?」

我:「上海是國家的經(jīng)濟中心,如果上海天天想著賺全國其他地區(qū)人的錢,那上海怎么做國家經(jīng)濟中心,怎么把財政上交國家;上??亢?,只能去搞外貿(mào)單子,去賺日本韓國和外國人的錢,賺到上海來,然后上交中央,再去發(fā)展全國?!?/p>

司機:「你這樣說嘛,我也懂了?!?/p>

所以,說到這里,我相信,對于此次武康路的豪車事件,我覺得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豪車和吸引韓國人消費,促進韓國人消費層面,我覺得可能關(guān)聯(lián)性并不大,至少是一種熱情的點綴,和正面的某種回應。

所以,少扯一些民族、文化、和其他的自信,我覺得都太遠了。我只知道,韓國人擁有消費力,而上海目前需要更多其他國家的消費力、去提升經(jīng)濟活力、去拉動商戶GMV、去啟動國家經(jīng)濟中心引擎,去創(chuàng)造繁榮上海,繁榮中國的新局面。

或許,200元一碗白粥的背后,在韓國人消費下,這一家店可以做到擴大規(guī)模和營收;在國外消費力的推動下,會有更多的46萬的一頓晚餐發(fā)生在上海,在中國;在國外消費力的推動下,上海的出租車司機,也可以多拉幾個大活,這都是「免簽所帶來的雨露均沾」。

在這些形形色色的消費,和在武康路的豪車轟響中,上海作為經(jīng)濟橋頭堡,開始喚醒,中國的大消費經(jīng)濟,我相信也會重新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