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泰州市高港區(qū)人民法院副院長何芬,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國模范法官”稱號。
扎根基層法院26年,承辦案件近5000件,何芬總結出了“熱心接待群眾、耐心傾聽訴求、細心審判案件、誠心解決問題、真心排憂解難”的“五心”群眾工作法,“有難題,找何芬”也成了高港老百姓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在一起欠薪糾紛中,包工頭張某長期不露面,9名農民工討薪十多年無果,只得拿著欠條到法院起訴。何芬隨即聯系張某,但是張某拿出了一份外省某派出所民警手書的證明,理直氣壯地說,工資早已在施工地派出所民警的見證下結清了。
何芬立刻趕往千里之外的施工地派出所,經核實,張某提供的證明系偽造。張某氣急敗壞地揚言:“這個官司我要是輸了,你也不得太平”。何芬多次接到對方打來的威脅電話,但她絲毫沒有遲疑、退縮,快速作出判決,支持了農民工的訴訟請求。
一直以來,何芬秉持的辦案理念是:在高質高效辦結案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質化解糾紛,維護社會穩(wěn)定,做到善于從政治上看、精于從法治上辦。2021年5月,383戶業(yè)主涌到法院,要求開發(fā)商給付延期交房違約金。何芬主動了解案情,為維護業(yè)主權益和社會穩(wěn)定,她提出了以調解為主、訴訟為輔的解決方向,聯合住建局敦促開發(fā)商拿出賠償方案,同時,向業(yè)主釋法明理。經過她鍥而不舍的努力,一周左右,就有95%的業(yè)主簽了調解書,并拿到賠償款;半個月后,這場持續(xù)近半年的群體性糾紛全部得到化解。
何芬在審理案件時總會關注背后的“人間冷暖”,盡力為當事人多想一點、多做一點,在法律許可范圍內為弱勢群體解決實際困難。在一起贍養(yǎng)糾紛中,86歲的老人因兒女互相推諉,面臨有家難回、無人贍養(yǎng)的困境,何芬到社區(qū)開展巡回審理,當庭作出判決,由兒女輪流贍養(yǎng),并創(chuàng)新性提出“臨時庇護地”,解決老人居住難題。
近年來,高港法院先后在轄區(qū)內設立了9家“何芬法官工作室”,開展就地立案、就地調解、法律咨詢等工作,經常會有一些老百姓“慕名而來”,點名要何芬接待或化解他們的糾紛。她總是不負眾望,從細微處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