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節(jié)前的這段時間,各大廠商也會停止發(fā)布新機的節(jié)奏,那么也是時候?qū)^年前的這些機型做一個賽博斗蛐蛐(橫比)了,今天作為對比橫測的第一部分的上篇我們將重點放在了這些新機的性能和游戲表現(xiàn)上。
選擇的機型遵循這樣的原則:優(yōu)先大杯(Pro機型),全系如只有一款的就選這一款(比如一加和iQOO),不選擇超大杯(目前只有榮耀發(fā)布了超大杯機型)。

于是乎參與本次橫比的機型包括:小米15 Pro、REDMI K80 Pro、榮耀Magic7 Pro、iQOO 13、一加 13、vivo X200 Pro、OPPO Find X8 Pro、這7臺主流安卓手機。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我們整理的這張表格,我們分別列出了這7款手機的硬件和官方起售價對比,不過其中的散熱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一切以我們之后實際測試的結(jié)果為準...

首先是SoC的選擇上,只有vivo X200 Pro和OPPO Find X8 Pro選擇了天璣9400這顆處理器,其他幾家的大杯還是會更傾向于使用高通的驍龍8至尊版。這里額外提一句,根據(jù)我們后續(xù)的游戲實測,驍龍8至尊版的機型普遍在高壓場景下表現(xiàn)優(yōu)于天璣9400機型。

其次從表中也可以看到,目前除了iQOO 13(LPDDR5X Ultra+ UFS4.1)以外,各家大杯機型普遍選擇了LPDDR5X+ UFS4.0的組合。

而在屏幕分辨率方面,榮耀Magic7 Pro、vivo X200 Pro和Find X8 Pro選擇了1.5K屏幕,其他幾款機型均選擇了標準的2K屏幕。

電池方面,這一批的大杯機型普遍用上了6000mAh左右的大電池,其中容量最小的榮耀Magic7 Pro也有5850mAh的電池容量,而主打性能的iQOO 13更是提供了6150mAh的超高電池容量。

通過我們前段時間的實測,基本上每臺手機的續(xù)航表現(xiàn)都能相比上代有著30%左右的提升,完全可以撐得住一天的正常使用。
并且除了iQOO 13和vivo X200 Pro以外,其他機型均采用了80W以上的有線快充和50W以上的無線快充,并且普遍可以在1小時以內(nèi)充滿手機。
如果是對于影像系統(tǒng)不那么在意,更重視屏幕、電池和性價比的話,我個人是比較推薦售價較低的REDMI K80 Pro、iQOO 13和一加 13這三款機型,尤其是這三款機型均未采用后置居中的“奧利奧”影像模組Deco,在長時間使用時會有比較好的手感,尤其是橫握打游戲時不會容易硌手。

而在使用了“奧利奧”居中設(shè)計的3款機型中,vivo X200 Pro是Deco面積最大,最容易影響手感的,但同時也是影像硬件水平最好的;OPPO Find X8 Pro和榮耀Magic7 Pro的大小基本一致,影像硬件也互有勝負。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這7臺手機實際運行游戲時的表現(xiàn)吧。
雖說在10月份新機上市前我們對這些手機均進行過測試,不過考慮到這些機器測試時的環(huán)境溫度不同,并且可能有測試機“雞血固件”的存在,所以我們對上述兩款游戲又進行了各10分鐘的測試。

測試模型為在使用B站播放4K在線視頻的同時進行《原神》須彌跑圖測試和《崩鐵》匹諾康尼跑圖測試,畢竟不少玩家會和我一樣邊看攻略視頻邊搜索大地圖解謎和寶箱內(nèi)容,所以這樣不僅會為手機帶來更高壓力,還會更貼合我們?nèi)粘V械氖褂脠鼍啊?/p>
測試環(huán)境為上海室內(nèi)恒定15℃,打開手機性能模式和自動亮度,并使用Perfdog記錄幀率與功耗。
首先是小米15 Pro
在《原神》最高畫質(zhì)60幀10分鐘的測試中,手機提供了58.4幀的平均幀率、2.2的穩(wěn)幀指數(shù),嚴重卡頓每10分鐘2次,平均功耗4.9W。


使用溫槍測量手機溫度可以看到,小米15 Pro的正面峰值溫度32℃,中心溫度29.4℃;背部峰值溫度35.5℃,中心溫度31.7℃;側(cè)邊框P1溫度30.6℃,P2溫度26.9℃。

接著在《崩鐵》最高畫質(zhì)60幀10分鐘的測試中,手機提供了59.6幀的平均幀率、1的穩(wěn)幀指數(shù),嚴重卡頓每10分鐘1.9次,平均功耗7.3W。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米15 Pro會在運行游戲的第8分鐘出現(xiàn)肉眼可見的屏幕亮度波動,有可能是高溫過熱/控制整機功耗導致的屏幕亮度下降。

使用溫槍測量手機溫度可以看到,小米15 Pro的正面峰值溫度40.1℃,中心溫度35.8℃;背部峰值溫度41.9℃,中心溫度34℃;側(cè)邊框P1溫度33℃,P2溫度27.3℃。

REDMI K80 Pro
在《原神》最高畫質(zhì)60幀10分鐘的測試中,手機提供了59.7幀的平均幀率、0.4的穩(wěn)幀指數(shù),嚴重卡頓每10分鐘0次,平均功耗4.384W,整體表現(xiàn)明顯優(yōu)于小米15 Pro。


使用溫槍測量手機溫度可以看到,REDMI K80 Pro的正面峰值溫度28.9℃,中心溫度27.6℃;背部峰值溫度32.2℃,中心溫度30.5℃;側(cè)邊框P1溫度29.5℃,P2溫度26.7℃,整體均低于小米15 Pro。

接著在《崩鐵》最高畫質(zhì)60幀10分鐘的測試中,手機提供了59.9幀的平均幀率、2.1的穩(wěn)幀指數(shù),嚴重卡頓每10分鐘2次,平均功耗8.229W,表現(xiàn)和小米15 Pro就基本一致了。


使用溫槍測量手機溫度可以看到,REDMI K80 Pro的正面峰值溫度39℃,中心溫度37.1℃;背部峰值溫度38.8℃,中心溫度34.8℃;側(cè)邊框P1溫度34.9℃,P2溫度29℃。

榮耀Magic7 Pro
在《原神》最高畫質(zhì)60幀10分鐘的測試中,手機提供了59.1幀的平均幀率、1的穩(wěn)幀指數(shù),嚴重卡頓每10分鐘0次,平均功耗4.293W。但是榮耀Magic7 Pro也是我們測試過程中唯一會“凍結(jié)”正在小窗播放視頻的B站的手機,在10分鐘的游戲中在線視頻僅僅播放了4分30秒。


使用溫槍測量手機溫度可以看到,榮耀Magic7 Pro的正面峰值溫度34.4℃,中心溫度32.8℃;背部峰值溫度31.4℃,中心溫度28.8℃;側(cè)邊框P1溫度31.6℃,P2溫度26.6℃。

接著在《崩鐵》最高畫質(zhì)60幀10分鐘的測試中,手機提供了59.5幀的平均幀率、1.5的穩(wěn)幀指數(shù),嚴重卡頓每10分鐘2次,平均功耗6.158W。同樣的此時手機也出現(xiàn)了凍結(jié)視頻播放的情況,視頻整體僅播放了1分鐘左右。


使用溫槍測量手機溫度可以看到,榮耀Magic7 Pro的正面峰值溫度40.1℃,中心溫度37.5℃;背部峰值溫度36.2℃,中心溫度32.7℃;側(cè)邊框P1溫度34.8℃,P2溫度29.6℃。

vivo X200 Pro
在《原神》最高畫質(zhì)60幀10分鐘的測試中,手機提供了60.2幀的平均幀率、1.5的穩(wěn)幀指數(shù),嚴重卡頓每10分鐘0次,平均功耗4.76W。


使用溫槍測量手機溫度可以看到,vivo X200 Pro的正面峰值溫度35.3℃,中心溫度33.7℃;背部峰值溫度32.2℃,中心溫度31℃;側(cè)邊框P1溫度33.7℃,P2溫度28.9℃。

接著在《崩鐵》最高畫質(zhì)60幀10分鐘的測試中,手機提供了51.9幀的平均幀率、5.8的穩(wěn)幀指數(shù),嚴重卡頓每10分鐘2次,平均功耗8.216W。


使用溫槍測量手機溫度可以看到,vivo X200 Pro的正面峰值溫度38.9℃,中心溫度36.5℃;背部峰值溫度35℃,中心溫度33.4℃;側(cè)邊框P1溫度36℃,P2溫度29.4℃。

一加 13
在《原神》最高畫質(zhì)60幀10分鐘的測試中,手機提供了59.7幀的平均幀率、0.9的穩(wěn)幀指數(shù),嚴重卡頓每10分鐘0次,平均功耗4.5W。


使用溫槍測量手機溫度可以看到,一加 13的正面峰值溫度31.6℃,中心溫度29.3℃;背部峰值溫度31℃,中心溫度27.4℃;側(cè)邊框P1溫度30.5℃,P2溫度25.5℃。

接著在《崩鐵》最高畫質(zhì)60幀10分鐘的測試中,手機提供了59.3幀的平均幀率、1.8的穩(wěn)幀指數(shù),嚴重卡頓每10分鐘1次,平均功耗5.946W。


使用溫槍測量手機溫度可以看到,一加 13的正面峰值溫度35.1℃,中心溫度32.9℃;背部峰值溫度35.1℃,中心溫度31.1℃;側(cè)邊框P1溫度33.2℃,P2溫度28.5℃。

iQOO 13
在《原神》最高畫質(zhì)60幀10分鐘的測試中,手機提供了60.9幀的平均幀率、0.8的穩(wěn)幀指數(shù),嚴重卡頓每10分鐘0次,平均功耗4.042W。


使用溫槍測量手機溫度可以看到,iQOO 13的正面峰值溫度30.8℃,中心溫度28.5℃;背部峰值溫度30℃,中心溫度28.6℃;側(cè)邊框P1溫度29.6℃,P2溫度23.7℃。

接著在《崩鐵》最高畫質(zhì)60幀10分鐘的測試中,手機提供了59.4幀的平均幀率、1.6的穩(wěn)幀指數(shù),嚴重卡頓每10分鐘1次,平均功耗6.238W。


使用溫槍測量手機溫度可以看到,iQOO 13的正面峰值溫度32.7℃,中心溫度31.1℃;背部峰值溫度32.2℃,中心溫度30.8℃;側(cè)邊框P1溫度31.7℃,P2溫度27.3℃。

OPPO Find X8 Pro
在《原神》最高畫質(zhì)60幀10分鐘的測試中,手機提供了59.9幀的平均幀率、0.3的穩(wěn)幀指數(shù),嚴重卡頓每10分鐘0次,平均功耗5.9W。


使用溫槍測量手機溫度可以看到,OPPO Find X8 Pro的正面峰值溫度34.7℃,中心溫度31.5℃;背部峰值溫度32.0℃,中心溫度30.4℃;側(cè)邊框P1溫度31.5℃,P2溫度28.4℃。

接著在《崩鐵》最高畫質(zhì)60幀10分鐘的測試中,手機提供了55.8幀的平均幀率、3.7的穩(wěn)幀指數(shù),嚴重卡頓每10分鐘0.9次;平均功耗10.465W,是這次測試的7臺手機中唯一超過10W大關(guān)的機型。

使用溫槍測量手機溫度可以看到,OPPO Find X8 Pro的正面峰值溫度48℃,中心溫度42.7℃;背部峰值溫度44.7℃,中心溫度41.6℃;側(cè)邊框P1溫度36.3℃,P2溫度35.8℃,但是中間部分出現(xiàn)了43.2℃的高溫。


這里先從測試過程和結(jié)果出現(xiàn)的問題做一個簡單的總結(jié):在所有7臺參與測試的手機中僅有小米15 Pro在運行《崩鐵》時出現(xiàn)了屏幕亮度下降的情況,同時也僅有榮耀Magic7 Pro出現(xiàn)了凍結(jié)正在懸浮窗模式下播放視頻的B站APP情況。
數(shù)據(jù)匯總環(huán)節(jié)
我們先將各臺手機運行《原神》時的情況進行整理:

可以看到在這一測試中幀率表現(xiàn)最差的是小米15 Pro,其次是榮耀Magic7 Pro;幀率表現(xiàn)最好的則是vivo和iQOO的兩款機器,不過其他幾款機器的幀率基本都在滿幀附近徘徊,區(qū)別不大。
在更能顯示游戲運行穩(wěn)定性的穩(wěn)幀指數(shù)上,表現(xiàn)最好的是REDMI K80 Pro和Find X8 Pro兩款機器。
而在功耗方面,表現(xiàn)最好的則是iQOO 13,僅4W左右;而表現(xiàn)最差的Find X8 Pro這一功耗則高達5.9W。
再來看溫度表現(xiàn):

溫度表現(xiàn)上,兩臺采用天璣9400且主打影像的手機溫度表現(xiàn)確實明顯高于采用驍龍8至尊版的機型;小米15 Pro的背部高溫點是所有機型中最高的,但是其他部分的表現(xiàn)都還不錯;綜合表現(xiàn)最好的我認為是iQOO 13和REDMI K80 Pro,前者雖然標稱的7000mm2散熱面積并不是最大的,但是整體的散熱效率卻是最高的。
在這一輪中,綜合來看主打性能的REDMI K80 Pro、iQOO 13和一加13的表現(xiàn)都非常出色,也符合我們之前的推薦。
接著我們整理了各臺手機在運行《崩壞·星穹鐵道》時的表現(xiàn):

可以看到在這一測試中幀率表現(xiàn)最差的是采用天璣9400的兩款機器vivo X200 Pro和 Find X8 Pro;其他幾臺采用高通驍龍8至尊版的機型表現(xiàn)基本上都差不多,能夠做到幾乎滿幀運行。
在更能顯示游戲運行穩(wěn)定性的穩(wěn)幀指數(shù)上,表現(xiàn)最好的是小米15 Pro和榮耀Magic7 Pro,但是考慮到后者這一成績是在凍結(jié)B站APP下達到的,其實很難有說服力。
而在功耗方面,表現(xiàn)最好的是一加 13,用不到6W的功耗穩(wěn)居第一;而表現(xiàn)最差的Find X8 Pro這一功耗則高達10.47W,另一臺采用天璣9400的vivo X200 Pro則和REDMi K80 Pro難分伯仲,但是畢竟后者可是做到了滿幀運行...
同時我們也關(guān)注一下溫度方面的表現(xiàn):

可以看到平均溫度表現(xiàn)上iQOO 13和一加 13依舊表現(xiàn)亮眼,REDMI K80 Pro則因為1W的功耗差距在溫度表現(xiàn)上明顯弱于前面兩臺機型;而vivo X200 Pro的表現(xiàn)雖然中規(guī)中矩,但是畢竟沒有能做到滿幀運行;而Find X8 Pro作為一款主打影像的輕薄旗艦卻要把功耗拉升至10W以上,整機的溫度明顯要高于其他6款機型。
在我們的游戲測試中,綜合來看主打性能的QOO 13和一加13的表現(xiàn)依舊非常出色,同樣符合我們之前的推薦,而REDMi K80 Pro則是功耗稍高了一些(1W左右),導致溫度的表現(xiàn)并不算出色。
榮耀Magic7 Pro雖然擁有標稱最大的VC散熱面積,但是在6.158W的功耗下整體表現(xiàn)和比他功耗高了1.2W的小米15 Pro并沒有拉開什么差距,這一點屬實有點可惜,并且還會頻繁的凍結(jié)小窗視頻播放。
總的來說,在《原神》這樣的相對“低負載”場景中各家的表現(xiàn)基本是差不多的,高通和聯(lián)發(fā)科旗艦SoC的差距也僅僅是功耗上有1W左右的差距;但是在《崩鐵》這樣的“高負載”場景中,高通的優(yōu)勢就更加明顯了,可以用更低的功耗提供更高的幀率表現(xiàn)。
如果你只是一個“臭打游戲”的用戶,那么REDMI K80 Pro、iQOO 13和一加 13這三款手機的表現(xiàn)我認為都是非常不錯的,用戶完全可以憑“眼緣”和“手感”來決定是否購買;而如果你想要又有性價比,又能兼顧平時生活記錄(影像性能),那么一加 13確實是我目前最推薦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