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公司福利給安排了體檢,拖延了很久小王終于在這周去了,并由體檢推著我把幾項因為害怕而沒去醫(yī)院檢查的計劃都完成了。所幸身體沒什么毛病,卻有一些感受,想跟大家分享。
接納自己的弱點
我從小就很害怕去醫(yī)院,因為東北小城文化(不絕對,可能只是我家那邊),病大概只有:感冒、發(fā)燒、上火、受風和大病之分,前四種不需要去醫(yī)院,醫(yī)保普及率不高,小診所遍地,土方層出不窮,都可以不需要通過醫(yī)院治療,所以去醫(yī)院在我小時候的印象里要么就是人生(生小孩),要么就是人死。而能看到生小孩的機會如果不是因為我的親妹妹和我相差九歲,我能親眼看到她生出來的樣子,是沒有其他機會能看別人家生小孩的,而且生小孩在我看來也并不是一件能令全家興奮的事,它背后有昂貴的費用、辛苦的母親、被束縛住的一生。

說遠了,總之就是我很害怕去醫(yī)院,包括體檢、看牙這種常規(guī)項目,但我知道我又必須得去,所以我為了克服弱點而做的第一個行為是:由輕松的入手,先約上。我希望被時間和必須推著走,哪怕心里一千萬個不情愿,但我得逼一逼自己。這事兒有個bug,就是體檢可以取消改約,所以在可改約的最后一天,我瘋狂想去改期,直到聽到朋友勸我的一句話:體檢完不管是什么結(jié)果,都是好結(jié)果,有病早檢測出來有治療的時間,沒病那更好了你得到了心安。
就這樣我順利的去體檢了,為了克服我的弱點而做的第二個行為是:由個順利的開頭,繼續(xù)把其他幾項醫(yī)院檢查的計劃預(yù)約上。于是就這樣被體檢單推著走,被計劃推著走,曾經(jīng)對我來說很困難的事就都一項項完成了。接納自己的弱點,是為了更好的突破它。
人是器官的載體
體檢時我最大的感受是,像是被人當成了一堆器官,作為檢查這是一件好事,去除個人屬性,一方面如果真出問題也是某個器官需要修理了,別害怕,別責怪自己;另一方面羞恥只是因為私密性,生活中沒有這種場景,所以不習慣打開器官給別人看,就像疫情期間口罩遮住臉,可能對那時候出生的孩子來說,嘴都是個私密器官。所以,怕什么呢,器官而已!

但在情緒上又覺得因為沒有被當作主體人來對待而沮喪,體檢完我跟朋友說了這種感受,嬙嬙說:你是器官的載體。讓我豁然開朗,是的,我是承載著這些器官,加上我的思想和靈魂,這才是我的獨特性。
面對共同的“敵人”,我們是同伴
在醫(yī)院等待看診的間隙,看到走廊里有兩位老人在曬太陽。在別人都因為等待看診面露倦色,這兩位顯得極其松弛,一位坐著輪椅,一位徑直的坐在地上,我深受感染也走了過去想要坐下,阿姨伸出手給了我個(拍片的)袋子,示意我坐這個,我也就跟他們聊起來了,得知他們是在等待下午2點拍片子。

我發(fā)現(xiàn),人在面對共同的困境的時候,有一種互通的非語言的情感交流,那是一種來自同伴的善意。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