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4年《楚劇概言》楚劇是:革命的戲劇,戲劇里面的先覺者;藝術(shù)的花!平民的魂!楚劇同志們!努力吧!殷勤些;澆灌著這花!奮斗吧!提防些:保守著這些魂!”

1902年至1949年期間清末民國時期楚劇演員籍貫:黃陂籍(李百川、江南容〈蓉〉、張玉魂、江秋屏、徐小哈);孝感籍(張桂芳、章炳炎);黃岡〔新洲〕(沈云陔、陶古鵬);漢陽(余文君、高月樓);沔陽〔仙桃〕(黃漢翔,沔陽花鼓戲);云夢(王醒民,府河花鼓戲)。
1949年后楚劇形成流派:沈派(沈云陔,黃岡)、黃派(黃楚材,沔陽,黃漢翔之子)、關(guān)派(關(guān)嘯彬,孝感)、李派(李雅樵,漢陽)、鐘派(鐘惠然,黃陂)
可惜黃陂籍楚劇著名藝人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江南容(42年)、李百川(44年)、江秋屏(45年)離世,未能見證新中國1952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
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獎?wù)呙麊危ㄕx湖北省獲獎名單)
【人民日報 1952-11-16 第1版 】
二、劇本獎
楚劇《葛麻》,改編者武漢市楚劇工作團(tuán);
三、演出獎
二等獎
楚劇《葛麻》,演出者中南演出代表團(tuán)——武漢市楚劇工作團(tuán);
四、演員獎
二等
熊劍嘯(楚?。?/p>
三等
李雅樵(楚?。?/p>
余少君(楚?。?/p>
關(guān)嘯彬(楚劇)
獎狀
沈云陔(楚?。?/p>
章炳炎(楚?。?/p>
1926年楚劇進(jìn)化社成立10位委員中有6位黃陂籍
楚劇進(jìn)化社 1926年9月7日,國民革命軍攻克漢口、漢陽之后,各行各業(yè)紛紛成立公會。黃孝(黃陂)花鼓戲藝人在陶古鵬、李百川、江秋屏等人倡議下,向市總工會申請建立工會組織。總工會雖批準(zhǔn)成立,但定名為“花業(yè)工會”。楚劇同仁不接受“花業(yè)”二字,根據(jù)陶古鵬的建議,沿用在漢口模范村游藝場演出時曾稱“通俗進(jìn)化社”之名,而取名為“湖北進(jìn)化社”。9月10日“湖北劇學(xué)總會”籌備會議將黃孝(黃陂)花鼓戲定名“楚劇”后,“湖北進(jìn)化社”則改名“楚劇進(jìn)化社”,為“劇學(xué)總會”團(tuán)體會員。報國民政府漢口教育局正式立案后,委派李少仁為楚劇進(jìn)化社指導(dǎo)員。
舉行成立大會時,選舉委員9人:
章炳炎(孝感籍,兼審查組組長)、
王若愚(黃陂籍,兼對外交際組組長)、
李百川(黃陂籍,兼組織組組長)、
陶古鵬(黃岡籍,兼財政組組長)、
徐鑫培(黃岡籍,兼出版組組長)
黃漢翔(沔陽籍,兼宣傳組組長)、
夏金堂(黃陂籍,夏錦堂)、陳月仙(黃陂籍)、段殿坤(黃陂籍)。朱福全(黃陂籍)為委員長,聘張松如為文牘。
會址設(shè)在漢口俊杰里2號樓上。楚劇進(jìn)化社在維護(hù)楚劇各戲班的營業(yè)利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它成立時正是國民革命軍北伐勝利之際,該社組織楚劇藝人積極參加了“軍民同樂會”和各種慶祝勝利的活動,還組織社員參加了由李之龍為班主任的“楚劇進(jìn)化社演員訓(xùn)練班”。1927年7月,隨著大革命的失敗,活動轉(zhuǎn)入低潮,1930年,該社由“楚劇同學(xué)會”取代。【《楚劇志》】
1923年6月26日至10月3日《申報(上海版)》

小世界漢劇場特聘武漢著名玉壺春全班合演
小世界漢劇場,特聘武漢著名玉壺春全班合演:張坤臣、劉鴻生、王小山、李安喜、小白蘭花、小桂蘭、匡伯伶(楚?。?strong>小官寶(楚劇李百川)、小桂芬(楚劇章炳炎)、張小峰、冷月仙、小桂寶、小月紅(漢劇)、賽翠霞、小香水(漢?。?、陶紫云。
上海乃通商巨埠,百戲雜陳,京劇、昆曲暨四明文戲等,各界已習(xí)見熟聞矣。獨京劇來源之漢調(diào),尚付闕如。故本世界不惜重資,禮聘漢口玉壺春全班超等名角到滬,準(zhǔn)定本月十五日在小世界四層樓日夜開演,拿手好戲,戲目詳見世界小報。凡酷嗜皮簧者,莫不知漢劇之佳妙。加以初次來申,諸君決定先覩為快。開幕在即,先布區(qū)區(qū),伏希各界亮察賁臨為荷。小世界漢班劇場謹(jǐn)啟。
注:1926年(民國十五年)9月之前還是湖北的黃陂(黃孝)花鼓戲沒有定名為“楚劇”,早期楚劇演員就以“漢劇”“漢劇班”之名參加演出。
黃陂籍部分著名藝人藝名
江秋屏:小寶寶。王若愚:小桂清。
張玉魂:小春芳。李百川:小官寶。
江南蓉:小桂紅。徐俗文:小福仙。
余翠云:妖 怪。段殿坤:芙蓉花。
陳梅村:筱桂香。
1929-1936年黃陂籍楚劇名家李百川、張玉魂、徐小哈由百代、高亭公司錄制唱片發(fā)行
酒醉花魁(1~4) 章炳炎、李百川 高亭Teb487~490 1929年錄制【1984年已復(fù)制】
降香賞花(1~2) 楊幼梅、沈云陔、徐小哈、李百川、彭如玉、筱春芳【張玉魂】 高亭 Teb499~500 1929年錄制【1984年已復(fù)制】
酒醉花魁(1~4) 李百川、章炳炎 百代 A1948~1951 1934年錄制【1984年已復(fù)制】
十里涼亭 李百川、章炳炎 百代 A1956 1934年錄制【1984年已復(fù)制】
董永分別(1~2) 李百川、章炳炎 百代 A1956~1957 1934年錄制【1984年已復(fù)制】
送友(1~3) 李百川、章炳炎 百代 A1962~1964 1934年錄制【1984年已復(fù)制】
賣棉紗(1~2) 李百川、徐小哈 百代 A1972~1973 1934年錄制【1984年已復(fù)制】
李天方撿子(1~2) 李百川、章炳炎 百代 A3213~3214 1936年錄制【1984年已復(fù)制】
討學(xué)錢(1~2)徐小哈、楊幼梅 高亭 Teb475~476 1929年錄制【1984年已復(fù)制】
蔡鳴鳳〔蔡明鳳〕(1~4)筱春芳【張玉魂】、筱叫天【高月樓】 高亭 Teb463~466 1929【1984年已復(fù)制】
白扇記(1~4) 張玉魂、高月樓 百代 A3209~3212 1936年錄制【1984年已復(fù)制】
送白銀(1~4) 張玉魂 百代 A3201~3214 1936年錄制【1984年已復(fù)制】
1937年《中央日報》楚?。ê被ü膽?、黃陂花鼓戲)源于“黃陂縣”
1937年《中央日報·湖北的「楚劇」》:「楚劇」俗稱為「花鼓戲」,同「二黃」戲的產(chǎn)生一樣,「楚劇」亦是發(fā)源于湖北的黃陂縣的,而且至今仍而通行于黃岡、黃梅、廣濟(jì)、麻城諸縣。在湖南,「花鼓戲」是又被稱作為「采茶戲」的,這為得采茶或種秧,都是在春夏之交。
1947年01月07日《大公報(上海版)·關(guān)于「楚劇」及其他》:「楚劇」是湖北的一種地方戲,始于黃陂,所以是劇的演員以黃陂籍的居多,即使不是黃陂人,念臺詞也多學(xué)做黃陂腔,成為風(fēng)尚。這正說明這是一種道地來自鄉(xiāng)土的民間藝術(shù)。「楚劇」俗名「花鼓戲」,經(jīng)過若干有識人士的力加改革以后。才正式定名為「楚劇」的。
1929年《新漢口·取締花鼓戲·一百五十六名花鼓戲演員之調(diào)查》(節(jié)選)
〔按:1929年《新漢口》第二卷《社會》欄刊登了署名敏爺?shù)摹度【喕ü膽颉?一文,摘要 抄錄如下,供研究者參考(文中各代引導(dǎo)之小標(biāo)題,均為原文)〕
(一)引言(略)
(二)花鼓戲是什么(略)
(三)楚劇與平民劇的區(qū)別(略)
(四)前社會局取締花鼓戲之經(jīng)過
楚劇自能遷移到內(nèi)地公開表演之后,不惜盡量暴露其丑陋,來迎合社會人士的弱稚心 理,于是凡是表演楚劇的場所,必是人山人海,其營業(yè)得利,真是無以復(fù)加了,因此那般 唯利是圖的商人,也就可以借此賺錢,竟把這般楚劇演員視為搖錢樹,紛紛搶奪,不數(shù)月 之間,由數(shù)十之演員增加至二百許,由一二家戲院,增加至十許家了,而又家家利市三倍,好似還有蔓延的可能,幾乎可以把整個的漢口,成了專門表演誨淫誨盜的都市了,那 時本局戲劇編審委員會,因目擊楚劇的蔓延,如是迅速,將至無可收拾的地步,遂有了一 次限制的決議,其所以限制的原因,曾在其次議案中說明,是:“以資易于監(jiān)督,及著手 改良,準(zhǔn)演三家,借維演員生活,于此可知政府對楚劇的防止?!彪m早具有決心,然尤希 望其能逐漸改正于萬一,而成為真正平民化的娛樂戲劇,若不到必不得已的時候,必不愿 輕易使一般演員而失業(yè)的。至于那般楚劇演員,應(yīng)該如何的仰體斯意,努力于戲劇的進(jìn)步, 不意他們只知一意敷衍,唯圖目前的茍且,不但毫無進(jìn)步,而且每況愈下,愈演愈不成樣 子,使政府所希望于楚劇者,已至完全絕望了,近且更加嚴(yán)重了。甚至楚劇演員被處罰的 事。也日有所聞了,這才是楚劇演員的自取滅亡啊!又何怪乎社會人士來鄙棄他們呢!
(五)一百五十六名花鼓戲演員之調(diào)查
楚劇演員的人數(shù),外間屢多隨意懸猜,甚且謂有千余名之多者,此實太不近人情了, 今經(jīng)員詳加調(diào)查,所謂楚劇演員,實僅一百五十六名耳,調(diào)查錄附后:
姓名 年齡 籍貫 薪金 姓名 年齡 籍貫 薪金
文金榮 28歲 黃陂 32元 方云霞 30歲 黃陂 36元
江長云 28歲 黃陂 70元 李小安 35歲 黃陂 40元
李金和 26歲 黃陂 65元 周小松 29歲 黃陂 30元
楊小艷 13歲 黃陂 16元 楊月紅 24歲 黃陂 65元
楊雅文 23歲 武昌 50元 張曉峰 36歲 黃岡 32元
張芙蓉 21歲 黃岡 32元 張四喜 60歲 黃陂 24元
吳老九 36歲 黃陂 24元 洪漢堂 38歲 孝感 34元
胡玉山 35歲 黃陂 32元 黃桂卿 30歲 黃陂 32元
黃子紅 32歲 黃陂 32元 曾中秋 30歲 黃陂 32元
章春發(fā) 50歲 黃陂 24元 陳華卿 31歲 黃陂 29元
夏大黑 30歲 武昌 24元 熊七和 18歲 漢陽 18元
熊云山 48歲 漢陽 30元
以上系新新組
王春祥 30歲 黃陂 42元 王柏林 30歲 黃岡 28元
王保臣 36歲 黃陂 左素梅 26歲 黃岡 56元
左志文 28歲 黃岡 22元 余文君 27歲 漢陽 190元
杜月樓 36歲 黃陂 22元 徐鑫培 47歲 黃岡 70元
夏錦堂 39歲 黃陂 50元 夏漢卿 32歲 孝感 24元
夏花子 15歲 黃陂 8元 彭寶山 38歲 黃岡 40元
陳春奎 44歲 黃岡 40元 黃四元 13歲 沔陽 16元
黃和尚 52歲 黃陂 24元 姚如春 33歲 沔陽 90元
陶鈴林 24歲 云夢 56元 楊幼梅 24歲 云夢 80元
熊正保 41歲 黃安 22 元 張玉魂 26歲 黃陂 190元
蔡曉峰 45歲 武昌 50元 蔡之甫 20歲 武昌 12元
彭如玉 25歲 孝感 190元 羅玉廷 60歲 孝感 28歲
喻喜紅 24歲 黃陂 28元 肖玉芬 26歲 黃岡 42元
羅玉華 36歲 孝感 42元 龔時順 27歲 黃陂 40元
喻炳坤 39歲 鄂城 28元
以上系天聲組
王月芳 28歲 黃岡 60元 徐玉堂 45歲 孝感 33元
王云芳 26歲 黃岡 45元 崔俊華 26歲 黃陂 70元
王若愚 38歲 黃陂 65元 高月樵 27歲 孝感 66元
江南容 29歲 黃陂 220元 張洪奎 42歲 黃陂 102元
江秋屏 35歲 黃陂 150元 姚老四 44 歲 黃岡 16元
江火生 18歲 黃陂 16元 魯小山 37歲 鄂城 66元
江定禮 38歲 黃陂 24元 喻柏如 29歲 黃陂 34元
余翠云 27歲 黃陂 140元 蔡文明 29歲 黃陂 38元
余楚金 36歲 鄂城 16元 余道人 32歲 孝感 30元
何少亭 58歲 夏口 26元 熊秀山 28歲 孝感 27元
李品珊 40歲 孝感 42元 嚴(yán)壽記 48歲 黃陂 42元
吳佩蘭 32歲 云夢 60元 嚴(yán)少卿 39歲 黃陂 102元
吳田記 50歲 孝感 20元 鐘鏡容 24歲 孝感 45元
胡喜堂 50歲 黃陂 100元 陳月仙 32歲 黃陂 130元
胡少軒 18歲 黃陂 36元
以上系美盛組①原文錯寫,應(yīng)該是“美成”。
王漢中 48歲 黃陂 24元陳國安 29歲 黃陂 30元
王醒民 34歲 云夢 100元陳明元 50歲 黃陂 30元
王老四 33歲 黃陂 40元 楊化民 32歲 黃陂 80元
文德茂 32歲 黃陂 40元 彭月堂 47歲 黃陂 100元
白星元 38歲 黃陂 32元 彭治民 30歲 孝感 20元
江福興 42歲 黃陂 36元 張培元 57歲 孝感 60元
江定來 48歲 黃陂 16元 張桂蘭 34歲 黃陂 40元
冷月山26元 張桂芳 29歲 孝感 210元
冷文山24元 張三元 21歲 鄂城 20元
杜順宜 31元 黃陂 38元 高月樓 21歲 漢陽 100元
沈云陔 25歲 黃岡 210元 高小樓 15歲 漢陽 30元
徐小哈 22歲 黃陂 60元 黃漢翔 47歲 沔陽 100元
許壽春 22歲 漢陽 60元 段殿坤 30歲 黃陂 80元
魏楚輝 26歲 鄂城 26元 饒壽冰 24元
以上系老圃組
丁元心 15歲 黃陂 24元 王艷云 23歲 蔡甸 90元
朱臘塵 37歲 夏口 28元 李連生 28歲 黃陂 22元
官云風(fēng) 23歲 黃陂 24元 易彩霞 24歲 黃陂 30元
徐香保 42歲 云夢 24元 陳春芳 20歲 嘉魚 30元
張云鶴 21歲 黃州 90元 郭春山 62歲 黃陂 22元
黃宏才 22歲 沔陽 18元 王金興 29歲 蔡甸 22元
朱春才 59歲 黃陂 22元 黃三元 17歲 沔陽 30元
楊玉奎 29歲 武昌 45元 楊少如 15歲 黃陂 16元
孫一笑 25歲 黃陂 35元 雷蘭芬 29歲 黃陂 26元
樂克斌 24歲 黃陂 18元 彭秀山 30歲 孝感 45元
羅永廷 40歲 黃陂 40元 羅小全 32歲 黃陂 70元
以上系首義公園組
白牡丹 27歲 黃陂 66元 玉琪麟 24歲 孝感 24元
左細(xì)樂 25歲 黃岡 40元 江桂蘭 20歲 黃陂 42元
江九林 17歲 黃陂 44元 李百川 30歲 黃陂 220元
李文卿 40歲 云夢 100元 李無畏 39歲 黃陂 55元
阮壽卿 29歲 黃陂 54元 簡道人 50歲 黃陂 24元
嚴(yán)少成 46歲 黃岡 40元 嚴(yán)漢朝 25歲 黃陂 27元
聶云艷 32歲 孝感 125元 姚小中 38歲 黃岡 45元
徐俗文 30歲 黃陂 115元 孫文芳 30歲 黃陂 60元
程文華 40歲 云夢 42元 章炳炎 30歲 孝感 150元
陶古鵬 32歲 黃岡 150元 陳希梅 38歲 咸寧 26元
陳銀和 40歲 黃岡 24元 魯和尚 32歲 應(yīng)城 24元
周佩芝 28歲 黃陂 70元 饒翠霞 35歲 孝感 45元
張玉清 42歲 黃陂 36元
以上系德明組
葉萍編. 《武漢戲曲大碼頭叢書 楚劇志資料匯編》 2021
1930-1931年漢口市楚劇演員訓(xùn)練班第一屆

漢口市楚劇演員訓(xùn)練班畢業(yè)學(xué)生姓名一覽第一屆(民國十九年〈1930年〉三月畢業(yè))
陶古鵬 黃岡 江秋屏 黃陂 姚筱中 黃岡
吳佩蘭 云夢 李品珊 黃陂 張秋鵬 黃陂
左素梅 黃岡 李金和 黃陂 孫文芳 黃陂
江南容 黃陂 胡喜堂 黃陂 王云芳 黃岡
匡伯林 孝感 李筱安 黃陂 翟俊華 黃陂
嚴(yán)少卿 黃陂 丁惠然 黃陂 魯小山 鄂城
彭如玉 黃陂 陳月仙 黃陂 文德茂 黃陂
燕語聲 黃陂
第二屆

楚劇訓(xùn)練班畢業(yè)學(xué)生姓名一覽第二屆(民國二十年〈1931年〉十二月)
章炳炎 孝感 李百川 黃陂 徐俗文 黃陂
段殿坤 黃陂 王春祥 黃陂 劉艷秋 黃陂
王若愚 黃陂 白星元 黃陂 余文君 漢陽
高月樓 漢陽 李文卿 云夢 高月樵 云夢
沈云陔 黃岡 徐鑫培 黃岡 黃漢翔 沔陽
劉巧云 黃陂 羅小金 黃陂 江長云 黃陂
胡玉山 黃陂 梅惠生 黃陂 鐘鏡容 黃陂
徐玉堂 「」張玉清 黃陂 張洪聲 黃陂
江春容 黃陂 楊雅文 黃陂 張洪奎 黃陂
鄭星珊 武昌 王艷云 漢陽 姚如春 沔陽
王少亭 黃岡 周曉松 孝感 吳厚林 黃岡
曹喜保 黃陂 丁保生 黃陂 杜少洲 黃陂
冷成貫 黃陂 吳春山 黃陂 劉壽階 黃陂
劉渭秋 黃陂 劉灼山 云夢 江少春 黃岡
曾中秋 黃陂 劉玉川 黃陂 祝紫卿 黃岡
黃臘生 黃陂 李 祥 黃陂 徐金容 黃陂
陳國安 黃陂 陳春奎 黃岡 楊幼梅 黃岡
彭文章 黃陂 王香亭 黃岡 黃子云 黃岡
夏春保 黃岡 程水田 孝感 姚裕勝 武昌
嚴(yán)蘭芳 漢陽 高小樓 漢陽 楊玉奎 武昌
吳少蘭 黃陂 阮壽卿 黃陂 左細(xì)樂 黃岡
彭保山 黃岡 沈華軒 黃岡 匡少林 孝感
彭秀山 孝感 江桂蘭 黃陂 楊坤山 黃陂
吳均濟(jì) 黃陂 張玉魂 黃陂 余漢臣 黃陂
黃桂卿 黃陂 徐小哈 黃陂 陳爕階 黃陂
江桂林 黃陂 黃子紅 黃陂 楊煉級 黃陂
龔如彬 黃陂 何三元 黃陂 張桂蘭 黃陂
丁元必 黃陂 張曉峰 黃陂 江少屏 黃陂
孫一笑 黃陂 張云鶴 黃陂 張春堂 黃陂
王月芳 黃陂 彭月堂 黃陂 余爕卿 黃陂
張桂芳 黃陂 周佩之 黃陂 楊化民 黃陂
聶云艷 黃陂 李無畏 黃陂
1935年第三屆(暫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