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風起堂主人
來源 | 風起堂觀察(funqitun)
投稿 | funqitown(微信)

批評了一些不明是非的華為黑,有人對號入座留言問:華為不是996?
又如一位某著名大學的經濟學者,從未去過華為、更沒有研究過華為,僅憑道聽途說便以訛傳訛,認為華為是"血汗工廠",甚至批評任正非是"冷血資本家"。
試問,全球又有哪一個“資本家”,能將自己一手創(chuàng)建的企業(yè)超過99%的股份分給員工,讓15萬員工持股?員工薪資水平不僅領先于行業(yè)內外,更領先于國內外?
一位華為員工認為,華為搞研發(fā)做技術挺累,但和大部分搞”996”的企業(yè)相比,華為的工作強度差遠了,就算最累的數(shù)通,也不及互聯(lián)網某企一半。
在回應社會關切的“996”“007”等問題時,任正非曾明確表示:華為沒有“996”,更沒有“007”。華為在勞動法規(guī)的遵守執(zhí)行方面高于中國標準,因為華為要接受歐盟調查,如果加班過多,會受到歐盟制約。
20多年前,華為剛剛準備邁出國門、開啟全球化的時候,便已經接受過歐美標準的認證檢查。
2002年,英國電信(全球第九大運營商,簡稱BT)要在亞洲尋找一家戰(zhàn)略合作伙伴,原計劃是首選日本公司,也關注中國企業(yè)。
但是,BT公司CTO馬特在日本沒有找到合適的公司,就到了深圳,在一家公司考察時,聽人提到華為,就臨時決定順便到華為看一看。
此時的華為,正在IBM的幫助下推行研發(fā)流程體系的IPD變革,ISC(集成供應鏈)流程也在推行之中,BT一行人大為驚訝,同時驚喜:這樣的華為,已經可以和BT“對話”了。
于是,華為進入BT的戰(zhàn)略供應商考察范圍。
2003年,BT采購認證專家團進駐華為,對華為展開為期四天的認證,內容涉及華為業(yè)務管理12個方面,甚至要走訪并對華為二級供應商進行評估。
雖然華為很自信,已經有了自己的管理大綱《華為基本法》,也學習、引入了一系列西方企業(yè)先進管理實踐,進行國際化管理變革,但面對歐美標準的第一次嚴格甚至是苛刻審視,華為很重視,成立了由董事長孫亞芳為總指揮、常務副總裁費敏負責的 BT 認證籌備工作小組,按照認證內容,工作小組成員包括了銷售、市場、供應鏈、人力資源、財務等諸多部門成員。
結果,整個認證過程讓華為人大開眼界。
晚上10點左右,專家們不打招呼便悄悄跑到員工宿舍,詢問員工:加班了沒有?
員工答:加班了;
再問:加班費給了沒有?
員工答:給了;
又問:給了多少?
員工再答。
然后第二天,專家們就找出中國相關法規(guī)條款一一對照,以確定華為在員工權益上是否存在違規(guī)行為。
在員工食堂和洗手間,認證專家發(fā)現(xiàn)一段路面上一片水跡時,告知華為工作組:這可能會導致員工摔倒,是安全隱患;
在生產現(xiàn)場,就在認證專家團眼皮底下,“偏偏”就有一位“勇敢”的華為研發(fā)員工走進來,沒有采取任何防靜電措施,從正在調試的機架上硬生生地拔出一塊電路板,揣在腋下?lián)P長而去。這一極不規(guī)范的操作,讓陪同認證的華為工作組人員尷尬不已,恨不能當場找個地洞鉆進去。
在走訪幾家位于深圳的華為供應商工廠時,認證團隊給出的結果是華為上游供應商對員工權益保障不合格,要求限期改正。
最終,在綜合評分中,華為剛剛及格,險而又險地通過認證。
BT專家組的認證讓華為看到了差距,為了“讓硬件的國際化變成整體能力的國際化”作為努力方向,華為成立“BT業(yè)務支持部”,由董事長孫亞芳主持,將各項企業(yè)管理活動按照BT的邏輯進行梳理,逐條分析,制訂改進計劃,并成立了各類專項工作組,負責具體落實。
2004年5月,BT公司CTO帶隊到華為,雙方開展產品技術交流活動。
2005年12月,華為正式宣布與BT簽署合同。
華為通過BT認證并進入BT供應商短名單,讓歐洲大客戶對華為有了信心和信任。
2005年后,歐洲通信市場向華為打開了大門,沃達豐、西班牙電信、法國電信等電信巨頭陸續(xù)成為華為客戶。
類似的認證,華為還經歷過日本軟銀、稻盛和夫旗下KDDI的認證…..

面對一個個認證團隊的“吹毛求疵”,華為員工也曾有過抵觸情緒,認為“他們戴著有色眼鏡看我們”。
但任正非卻認為,華為就要“老老實實向西方學習,向美國學習”。
事實也正是IBM、BT、軟銀、KDDI等西方公司一次次地從客戶視角給了華為審視自己、改變自己、重構組織體系的重大機會,這才造就了華為今天在全球市場的規(guī)模性增長和格局。
回到開篇所指,“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
一位三十多歲的華為老員工卻說,“在這個該承擔起家庭的年紀,還好我在華為”。
其實,華為的奮斗者文化,可以用幾位華為90后的話來詮釋:
26歲的華為某銷售工程師說:加入華為,要準備好吃苦,準備好麻袋裝錢;
27歲的華為某研發(fā)工程師說:沒有爹拼的,就到華為來拼自己的本事吧;
30歲的華為某系統(tǒng)部部長說:華為是能讓你在30歲前就年薪百萬的公司!
通俗,淺顯,直白,最有穿透力!
參考資料:
田濤、吳春波合著《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
田濤著《華為訪談錄》、《理念·制度·人》、《在悖論中前進》;
吳春波著《華為沒有秘密》1/2/3;
黃衛(wèi)偉《價值為綱》《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
李英羽《華為三十年——從中國出發(fā)的全球化》。
注:本號所發(fā)表內容凡注明來源的,版權歸原出處所有(無法查證版權的或者未注明出處的均來自網絡,系轉載,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本號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