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羅羅姐聊天,我倆商量過年期間咱公號稿子如何安排。一算日子,發(fā)現(xiàn)本周二日常我發(fā)專欄的日子比較特殊,剛好趕上除夕。 羅羅姐說這天就別寫教育干貨了,和大家隨便聊點什么吧。
這次,我想從自己在工作中曾犯過的一個錯誤談起。我從不避諱和別人談起我工作中的失誤之處,犯錯固然可怕,但重要的是后續(xù)能否正確認識錯誤本身,找到優(yōu)化方案,以督促自己今后不斷改進做得更好。
我一直記得有個小姑娘。那時,我擔任班主任,教了Z整整六年,在班里,她是個不太顯眼的孩子,平時話不多,成績也較為普通。我對她真正的了解是從六年級時,我倆的一次沖突之后開始的。
孩子到了六年級,都會有自己的“愛豆”,偶爾會帶一些紀念品周邊到學校和同學們分享,對此我從不反對,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jīng)的一個過程,但要約法三章,其中就包括不能在上課時間拿出這些東西,以免影響正常的課堂學習。
那天數(shù)學課,Z的手放進桌斗里低頭把玩了一會,從我倆四目相對后,她緊張收東西的動作,我判定她在翻看“違禁品”,詢問起來她一直搖頭,因為是上課,就沒有過多浪費時間。下課后,我走到她座位旁邊,要弄清楚這件事,沒想到她異常抵觸,一直抱著自己的書包說什么也沒拿,我就更覺得事有蹊蹺,要求她打開書包給我看,但無效。
那會班里好多同學都圍過來,我肯定不可能就此作罷,但作為老師又不能翻學生的書包,這肯定不合適。于是我做了一個當時自認為聰明,后來發(fā)現(xiàn)糟透了的選擇,我讓另外一個同學幫我,把她書包里的東西都拿了出來。當我看到她喜歡的韓國愛豆周邊時,我像是取得了戰(zhàn)利品一般,她則默默流著眼淚收拾了自己書包。
之后我也沒再多想,過了幾天,我發(fā)現(xiàn)她數(shù)學課聽講越來越不好,經(jīng)常低著頭發(fā)呆,雖然她的成績一直平平,但聽課狀態(tài)從來沒有這樣過。下課后找她聊天,問她最近學習上是遇到什么問題嗎,她始終低頭一言不發(fā),換了多種方式詢問后,她突然爆發(fā)了,說我不尊重她,她自然也不會在我的課堂上尊重我,還問我小的時候也被人翻過書包嗎,問我是否知道她當時很難堪。
那一刻我快速反思了自己當時的行為,意識到我的處理方式雖然再次強化了班級規(guī)范,但對一個六年級的女生造成了心理影響。我立刻向她道歉,并在班里召開了一次班會,告訴大家周老師當時的處理方式不好,不僅傷害了她,也影響了當時那個替我翻書包的孩子,讓大家給我出謀劃策,如果再遇到類似事情怎么辦。
雖然那會我教齡尚短,但是也清楚的明白:不能低估老師對于孩子的影響,一個小小的舉動,可能會托舉孩子離夢想更近一步;但是,一次錯誤的教育,也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成為一根導火索改變孩子的人生。
我的這些舉措消除了這個女孩的抵觸,我們兩人的關(guān)系驟然親近了許多,她甚至開始主動找我聊天,分享家中的趣事,還會與我談?wù)撍矚g的偶像的八卦。當然,她再也沒有違反過班級規(guī)定,而且數(shù)學成績也實現(xiàn)了小幅提升。隨著交流的增多,我才發(fā)現(xiàn),她與我所認為的那個沉默寡言的形象截然不同,她是一個很有趣很有想法的小姑娘。如今,她已經(jīng)步入了大學校園,而我們之間的聯(lián)系始終未曾間斷。
我與多位年輕老師分享過這一經(jīng)歷。當時,我僅專注于維護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未曾顧及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還好事后我及時采取了補救措施,否則此事無疑會對孩子產(chǎn)生長遠的負面影響。
在那之前,作為老師,我認可作為班級管理者要足夠理性。因為我們要為班級設(shè)定了極為清晰的標準,并嚴格執(zhí)行,擁有明確的獎懲制度。固然,這樣的班級管理通常極為有效,平均成績也往往名列前茅。然而,內(nèi)心深處,我會感覺缺少了一份溫度,這樣班級的孩子似乎總是在追求著某種既定的目標,雖然成績優(yōu)異,但眼神中少了些靈動與光彩。
這件事之后我就提醒自己,我們的教育是與有思想的孩子打交道,除了關(guān)注對錯,更應(yīng)該時刻保有“溫度”。
前幾年我一直有個困惑,我在生活中和朋友們相處,可以說是一個挺幽默的人,喜歡說說笑笑,但我的課堂卻極其理性,講數(shù)學知識不能有一句廢話,上課也是不茍言笑的。我很喜歡聽一些教育專家的公開課,他們在課堂上會和孩子像嘮家常一樣聊天,偶爾還開個玩笑,這樣的課堂充滿溫度、異常輕松,孩子也在不知不覺間學會了知識。但我怎么嘗試也做不到。
某次與一位專家交流時,我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詢問我為何總是做不到將生活中幽默的一面融入課堂,讓自己的課堂更有溫度。他給出的答案是,我過于沉浸在自己教師的身份之中了。
當我真正開始嘗試跳出教師的身份去給孩子們上課,去和他們相處,我發(fā)現(xiàn)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更濃了。
小學階段,通常孩子喜歡這位老師就會喜歡這門科目,只要有合適的引導加適量練習,自然就會學好。
教師在教育孩子時應(yīng)充滿溫度,我們家長在與子女相處時,更要謹記愛是有溫度的。這也是我有了萌萌之后,學會如何做一個媽媽時慢慢領(lǐng)悟到的。生活中,雖然很多時候我們溝通是流暢的,但也避免不了雞飛狗跳的日常。但是有矛盾沖突的時候,我屢屢發(fā)現(xiàn),居高臨下,只有“道理”沒有“愛”的教育只會起到反作用。而當我“蹲”下來,和她平視的時候,才能更清楚敏銳的發(fā)現(xiàn)她的需求和想法,更利于解決當時的問題。
而在日常與眾多家長打交道的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許多家長過于沉浸在自身家長的角色之中,頻繁向孩子提出諸多要求,并以嚴肅的口吻與孩子交流,甚至在公開場合斥責孩子,卻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場去體諒他們的感受。這種缺乏溫度的教育方式,常常使孩子感受到壓力與束縛,而家長卻反過來責怪孩子不愿與他們深入溝通。
實際上,需要改變的是我們,對孩子的愛應(yīng)當融入更多的溫度。
不僅我們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需要溫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同樣需要這份溫度。
我以前經(jīng)常在各種平臺寫稿子,認識了很多編輯,自己也從中收獲良多。這兩年我爸生病,我把所有的稿子都停了,期間不乏一些熟識的編輯約稿也都推了。只有羅羅姐這的稿子,只要能擠出時間,我就一定堅持寫,為的不也是一份“溫度”嗎。
得知我爸患癌的消息后,許多未曾謀面的羅漢果們紛紛向我推薦或幫忙聯(lián)系醫(yī)生,分享各自家人的治療經(jīng)驗,并時常發(fā)來各種信息,關(guān)切詢問我爸的情況。盡管未曾相見,卻如同相識多年的老友,這份關(guān)懷讓我深感溫暖。在許多幾乎要放棄的時刻,正是大家的支持與鼓勵,給了我堅持下去的勇氣。
新的一年,愿你我都能成為有溫度的人,和孩子相處時,我們可以多一些陪伴和理解,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溫暖和關(guān)愛;和親戚朋友相聚時,我們可以多一些包容和體諒,讓彼此的關(guān)系更加緊密和諧;和陌生人交往時,我們可以多一些微笑和幫助,讓彼此的心靈得到慰藉和溫暖。
本來我們一家四口出門旅行,打算除夕這天就不發(fā)文了,簡單發(fā)個照片給大家一些祝福表達心意。可是小周老師回歸后,因為我說公號準備持續(xù)復更,她竟然每周二都努力出稿了,過年都在堅持。
小周老師所提到教育的溫度,其實就是尊重,理解,愛。
而她感受到了羅漢果們的關(guān)心支持,其實不也是她多年來如一日的用心寫稿感化了大家嘛。40篇漢聲數(shù)學,她給大家詳細講解了如何用好這套書做數(shù)學啟蒙。每到考試前寒暑假,都及時提供好的思路去幫助孩子們復習預(yù)習。
人與人之間的溫度也是如此吧,都是需要這樣相互滋養(yǎng)的。相互溫暖,也許不一定是要做多么激烈的大動作,多一些換位思考的理解,推己及人的善意,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溫暖。這么多年了,咱們相聚在這里,是緣份;而這么多年了,咱們還都在,也是因為這里有溫度吧。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新的一年,也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給大家,簡單說一聲:新年快樂,希望咱們之間,一直保有這種溫度,相互溫暖。
育兒干貨I好物分享I誠意滿滿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