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30歲的閻錫山迎娶了14歲的徐蘭森,洞房花燭夜,閻錫山對她冷言冷語:
“我一生只愛我的原配妻子徐竹青,你只要負(fù)責(zé)給閻家傳宗接代就好?!?/p>
但是轉(zhuǎn)身,他卻負(fù)了真愛徐竹青。
01
徐竹青是閻錫山的結(jié)發(fā)之妻,生于1883年,與閻錫山同歲,是山西大戶家的千金小姐。
從16歲進(jìn)入閻家到1931年被迫與閻錫山分居,兩人在一起一共生活了32年,但夫妻名分卻維持了一生。
年輕時,閻錫山曾寫詩“竹青四時真味在,鶯芳一室古香存”,來贊美妻子的美麗與韻味??梢娝麄冊?jīng)也是舉案齊眉的模范夫妻。

徐竹青
婚后,徐竹青主內(nèi),閻錫山主外,在兩人背后大家族的幫襯下,閻錫山的事業(yè)扶搖直上,家里也被徐竹青打理得井井有條。
后來,閻錫山留學(xué)日本,徐竹青就獨(dú)身一人苦苦支撐這個家,孝敬公公和婆婆,另一方面,還要以自己的勞動換取收入,資助遠(yuǎn)在日本的丈夫。
就這樣硬撐了過來,也因?yàn)檫@段經(jīng)歷,她頗得閻家上下敬重。
02
閻錫山留洋回來以后,徐竹青總算苦盡甘來,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她更加盡心盡力支持丈夫的事業(yè),守好家里的大后方。
當(dāng)時,閻府上下無不對徐竹青贊不絕口,也使閻錫山大為感激。直接奠定了他們兩個能維持一生夫妻名分的感情基礎(chǔ)。
可惜這樣琴瑟和諧的日子沒有維持很久,不管他們?nèi)绾味鲪?,延續(xù)香火依然是他們的第一要務(wù),徐竹青沒有辦法生孩子,具體原因不明。

閻錫山和徐竹青
1913年,閻錫山爺爺病重,夫妻二人趕回去的時候,爺爺握著兩人的手,艱難地對他們說:“再過一半年,你有了一男半女,縱然爺爺死了也了無遺憾了。”
爺爺?shù)脑?,讓兩人不得不面對傳宗接代的事?shí)。
03
閻錫山的母親勸兒子盡快納妾,延續(xù)香火。在她看來,一個女人如果不能生孩子,就該讓別的女人來代替她完成。閻錫山表示自己很愛徐竹青,不能接受納妾的事。
但是徐竹青也覺得自己是個罪惡,在舊社會,不能生孩子這件事是女人一生的恥辱,但是自己也深愛丈夫閻錫山,心里不能接受納妾之事。

閻錫山
最后,在旁人的勸說下,徐竹青勉強(qiáng)同意此事。
一方面確是因?yàn)樽约翰粫瑢﹂惣沂且环N虧欠。
另外一方面,是閻家答應(yīng),小妾進(jìn)門后生的孩子稱她為母,家中一切還是徐竹青做主,小妾要隨她姓徐,說白了,就是純粹找個生育機(jī)器代替她延續(xù)香火。
04
很快,閻家花高價買下當(dāng)時年僅14歲許蘭森(后隨徐竹青姓徐)為閻錫山的小妾。
洞房花燭夜,14歲的徐蘭森糊里糊涂地聽著閻錫山對她說的殘忍的話,但是因?yàn)槟昙o(jì)太小,也沒有太多的感情波瀾。
況且,她謹(jǐn)記父母媒人的話:嫁給閻錫山是她的福氣,別管太多,安心給閻錫山生孩子才是正事。

徐蘭森
很快,徐蘭森懷孕了,徐竹青忙上忙下安排人照顧她,生下一男孩,但不幸的是,很快便夭折了,全家人都非常地難過。
后來,徐蘭森又生下了第二個兒子,取小名宜和。
05
可能因?yàn)槟挲g尚小,徐蘭森生下宜和后竟然得了羊癇風(fēng),隨后生的一子一女也相繼夭折了,閻家人為此非常焦慮。
而徐竹青在旁,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好像這事,大家都覺得和我有關(guān)似的”。
為此,她雖不情愿,但是還是頻繁地催促閻錫山到徐蘭森屋里去,好使徐蘭森再為閻家生兒育女。
閻錫山怕徐竹青心里不痛快,不但對她言聽計(jì)從,還常常有意讓她代表自己處理家里家外各種大事。包括攜她出席蔣介石和宋美齡的接待會。

蔣介石與宋美齡
這些活動,除了讓徐竹青大開眼界之外,也讓她在社會上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大家都對這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閻太太很是尊重。
不僅如此,閻錫山還常常資助徐竹青的娘家人,讓她很受感動。
06
徐蘭森方面,也是陸續(xù)生下了第五個兒子,閻家人也信守承諾,由徐竹青掌管家中大小事,這五個孩子叫她為媽,喚徐蘭森為“姨”。一家人過得和和美美。
但是,在和諧的表面下,徐竹青卻漸漸發(fā)現(xiàn)了一些端倪。
他發(fā)現(xiàn)閻錫山不再日日往自己屋子里跑,而且越來越頻繁地住在徐蘭森的屋子里。
五個孩子也慢慢的開始改口叫徐蘭森“媽”。甚至還經(jīng)常看到閻錫山和徐蘭森打情罵俏。
她這才后悔自己曾經(jīng)和閻錫山說的:“只要閻家根深葉茂,兒孫滿堂,自己情愿一個人獨(dú)居”的話。
但是,轉(zhuǎn)身想想又氣不打一處來。自己堂堂正室,又是大小姐出身,為了閻家苦苦操持,現(xiàn)在卻連一個鄉(xiāng)下出生的小妾都敢騎到自己頭上來,怎么咽得下這口氣呢?

閻錫山一家
07
在閻錫山眼里,徐竹青一向是賢惠之妻,因此對徐竹青的怨恨,閻錫山絲毫沒有覺察。
他忙得不可開交,根本無暇顧及徐竹青,更不懂她心中的怨恨和哀楚。
徐竹青忍不下這口氣,于是她去找閻錫山想問個明白。
哪知閻錫山根本沒將此事放在心上,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原本以為丈夫會站在自己這邊的徐竹青被徹底惹怒了。
她憤恨地敲碎了大廳的玻璃,閻錫山怕被人笑話,趕忙叫人換上新的,沒有得到閻錫山安慰的徐竹青更加憤怒,把新裝上的玻璃再一次狠狠敲碎。

閻錫山見昔日溫柔賢惠的妻子現(xiàn)在竟這般潑婦模樣,沒有同情,沒有憐憫,只覺得她身為閻太太失了體統(tǒng)。
他憤怒地從椅子上站起來,兩手把八仙桌用力一掀,“嘩啦啦”茶壺茶碗碎了一地。
旁人見狀,也不敢上前勸,只奇怪平時文文靜靜的徐竹青,為何今日變得如此狂躁。
08
徐竹青的公公婆婆聽聞此事,假意訓(xùn)誡了閻錫山幾句,轉(zhuǎn)頭責(zé)備徐竹青有失體統(tǒng)。
徐竹青豈不知他們是在偏袒徐蘭森,她以沉默表示反抗,但是公婆卻變本加厲。
他們修訂家規(guī),讓孩子們以后要喊生母徐蘭森為媽,叫徐竹青為“波”(方言媽的意思)。
聽到這一消息,徐竹青絕望了,她傷心地慟哭起來,她的愛情,婚姻,似乎在一夜間,就毀于一旦了。
她憤恨地把和閻錫山的合影摔在地上,悲痛欲絕地坐上汽車回了太原閻錫山的私宅,從此,她和閻錫山分居兩地。

閻錫山和徐蘭森
09
后來,徐竹青母親病逝,閻錫山念和徐竹青的舊情,為岳母戴孝。
閻錫山的父親病危的時候,徐竹青也回去侍奉多日,公公愧疚,彌留之際說閻家對不起徐竹青,讓閻錫山好好待她。
徐竹青痛哭,哭自己委屈,哭自己糊涂。
經(jīng)過這些事情,兩人的關(guān)系緩和了不少。
1938年,閻錫山聽聞徐竹青病重,擔(dān)憂之中寫下《憂妻病》:
“子電傳來妻病沉,遠(yuǎn)道流離糟糠心,膽石原系纏手病,主病無由聽好音?!?/p>
可見,對于徐竹青,他還是放不下的。

1948年,徐蘭森病逝,1960年,閻錫山病重留下遺言:自己名下2套房子歸徐竹青所有。他沒給自己和徐蘭森的孩子留下任何遺產(chǎn)。
1960年,閻錫山因心臟病突發(fā),在臺北病故,據(jù)國民黨“中央社”報(bào)道,閻死時,“徐竹青陪侍在側(cè)。
1970年,徐竹青病逝,死后與閻錫山合葬。
對于徐竹青來說,有愛,有恨。愛閻錫山,卻輸給了小妾徐蘭森。
對于徐蘭森來說又何嘗不是呢?為閻家生兒育女,卻連自己的孩子們叫自己媽,這件本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都等了又等。
只能說在萬惡的封建制度下,他們都只是封建禮教的殉葬品而已。
孰是孰非,已經(jīng)無從論斷~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