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正月的風掠過黃土塬

綏德的年味釀成一壇醇厚的酒

傘頭手中的彩綢已舞出春的訊息

鑼鼓在溝壑間回響

秧歌隊踏著鼓點而來

將這座“天下名州”的年節(jié)

染成一片熾熱的紅

年味

是陜北高原上

從歲月深處悠悠傳來的信天游

是街頭巷尾彌漫的煙火氣

它藏在精彩紛呈的民俗活動里

縈繞在傳統(tǒng)戲曲的婉轉(zhuǎn)唱腔中

來綏德

邂逅秦漢名邦,紅色綏德

鑼鼓喧天,年韻潤心

綏德的年

是一場盛大的民俗狂歡

綏德秧歌

作為這片土地上

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無疑是這場狂歡的主角

傘頭一聲吆喝、百人列陣

如龍蛇蜿蜒

卷起黃土的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們把日頭、月亮、山河

都扭進了熾熱里

在嗩吶的高亢歡歌中

鑼鼓的激昂奏鳴中

用彩扇和花傘

舞出了陜北兒女的熱情奔放、溫柔粗獷

鏗鏘的鼓點

矯健的步伐、熱情的舞姿

演繹著黃土高原上生命的

存在之律

活躍之姿,強盛之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石雕匠人的刻刀

到剪紙藝人的紅紙

綏米嗩吶的激昂奏鳴

泥塑手藝人的指尖乾坤

燈火闌珊處

非遺的血脈在綏德的黃土地里扎根

又被時代的春風喚醒

文明薪火,賡續(xù)不絕

歷史的星火輝映在歲月長河中

文明的根脈在這片土地上肆意蔓延

秦漢名邦的歷史悠久

“天下名州”的人文薈萃

從煙火人間的歲月靜好

到崢嶸歲月里蜿蜒出的紅色記憶

綏德常常與“厚重”相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綏德之名始于北朝

“綏民以德”之意

扶蘇墓前松柏蒼翠

蒙恬駐馬處黃土依舊

厚重的歷史

精巧的匠思

化作石牌樓上1168塊雕石的紋路

麒麟、祥云、典故浮雕

將千年的文脈與匠魂凝于方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綏德縣名州古城景區(qū)

以紅色文化、秦扶蘇文化、漢文化

陜北傳統(tǒng)民居民俗文化為核心板塊

承載著綏德厚重的歷史和文脈

記錄著綏德人樸實的生活情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農(nóng)村楷?!?/p>

到“脫貧攻堅楷?!钡膴^斗不息

郝家橋村用信仰鑄造紅色靈魂

用奉獻傳承紅色精神

載著一段熠熠生輝的紅色記憶

和革命歷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黨氏莊園是文化大縣綏德

至今保存最完整的的清代建筑

是陜北黃土高原最完整

最具特色的城堡式莊園之一

窯洞建筑鱗次櫛比

錯落有秩地分布于山坡之上

大門、影壁墻的設計、造型、圖案

雕刻堪稱一絕

展現(xiàn)出清代民間建筑群特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綏德漢畫像石展覽館

是歷史的記錄者,文明的傳承者

四周墻壁分別鑲嵌著

百余幅內(nèi)容奇特、風格各異的畫像石刻

館內(nèi)漢畫像石數(shù)量豐富

以生動的藝術神韻

彰顯出豐厚的文化底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共綏德地委舊址

陳列著艱苦卓絕的奮斗史

油印書籍上寥寥幾頁

記錄著革命先輩們浴血奮戰(zhàn)的一生

綏德革命歷史紀念館

是綏德人的精神高地

一座座雕塑、一塊塊浮雕

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展品

都在述說著

那段崢嶸的革命歲月

峰川競秀,詩意盈眸

千年古城的風韻在歷史長河中雋永

在山水的共情中

與動人的景致不期而遇

這里有廣袤的黃土高原

千溝萬壑,縱橫交錯

展現(xiàn)出大自然的雄渾與壯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氣勢磅礴的石魂廣場

天下第一石牌樓

是一部不朽的石頭史詩

巨獅造像俯視名州大地

威震八方

是中國迄今最大的石獅

堪稱“天下第一石雕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路遙筆下的“雙水村”

有著與世隔絕的從容與寧靜

歷經(jīng)滄桑的一孔孔窯洞

記載著歲月的印記

藏著路遙筆下“雙水村”的倔強與溫情

漫步其中

仿佛成了“劇中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河源背倚群山,面向黃河

集窯洞民宿文化、棗林田園農(nóng)耕文化

黃河奇石文化于一身

綠源生態(tài)園的層層梯田

奏響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與古老農(nóng)耕的和鳴

合龍山的古柏掩映九級寶塔

梵音與文人墨客的筆鋒

在此沉淀為山嵐

珍饈漫馥,繾綣華年

綏德的年味

終究要落在煙火里

油旋在鏊子上翻飛

金黃酥脆裹著麥香

一碗羊肉面端上桌

羊湯醇厚,面條筋道

暖了北風的凜冽

黑粉滑嫩如綢佐以辣子與陳醋

是黃土高原贈予味蕾的柔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羊雜碎是綏德風味美食之一

粉條綿軟滑口

湯鮮味美、入口生津

黃饃饃

是綏德的一種傳統(tǒng)名小吃

原料由糜子面或小米面發(fā)酵

包裹蒸煮好的紅棗、豆類摻合成的餡料

蒸制而成

口感松軟香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街巷深處

攤黃的甜香與刀刀碗饦的酸辣交織

一口便嘗盡了綏德人

憨厚里的精致,粗糲中的細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綏德從不止于一座城

它是石雕匠人刀下的春秋

秧歌隊舞動的星河

窯洞窗欞上剪紙的月光

更是黃土地上的質(zhì)樸與倔強

當現(xiàn)代的高樓與古老的城墻對望

當非遺的鼓點融入時代的節(jié)拍

這座“文化之鄉(xiāng)”

正以黃土般的厚重與包容

將歷史的風華

釀成未來的醇酒

來源|榆林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