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哪吒街聞巷議,小歪也去影院看了,整體故事和特效的觀感都很不錯,只是對幾位主角的人物造型難以欣賞。
哪吒長什么樣?《封神演義》只簡單說:他面如傅粉,唇似涂朱。所以后世有充分的想象空間去自由發(fā)揮,今天小歪整理了建國后有關哪吒的連環(huán)畫、年畫、插圖等美術作品的經(jīng)典造型,與大家共賞。
美術電影和繪本的哪吒
上美影1961的《大鬧天宮》,哪吒作為配角出場,這個小胖娃娃很獨特,半可愛半兇頑,不像是善茬,讓我想到地主家的傻兒子。

中國美術電影造型選集_哪吒,張光宇設計

選自《大鬧天宮》彩繪連環(huán)畫
1979年大型寬熒幕影片《哪吒鬧?!凡ビ常瑒∏榈膬?nèi)核引發(fā)激烈的討論,此版的美術形象就深入人心,尤其是白衣勝雪,橫劍那段,意境很絕。
人物由張仃先生設計,當時他參考了永樂宮、敦煌等美術精華,使得哪吒造型靈動可愛,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又貼合劇情設計一身正氣。封神演義原著的哪吒頑劣成性,恃寵而驕,也沒大肆鬧過龍宮,此作已經(jīng)對哪吒做了很大的改編重構。

1979年電影海報
《哪吒鬧海》動畫電影和首都機場大型壁畫在同一年發(fā)布,令世人眼前一亮,兩者都成為中國近代美術史中重要的里程碑。

1979年動畫電影《哪吒鬧?!方貓D

1979年動畫電影《哪吒鬧海》賽璐珞

首都機場壁畫《哪吒鬧?!吩鞒叽纾?500×340cm

首都機場的大型壁畫局部(疑似展出的設計稿)

首都機場的大型壁畫局部(疑似展出的設計稿)

首都機場的大型壁畫局部(疑似展出的設計稿)

1980年外文出版社的16開平裝,和2024年上海人美的32開大精
電影上映后,相關的彩繪連環(huán)畫也接踵而至:有的是讓影片美術設計人員重繪關鍵頁面組成一本書,比如外文出版社1980版的,開本大,畫質好,都是美影廠原班人馬繪制。
也有出版社模仿電影畫風新創(chuàng)一本,也有偷懶直接從影片截圖湊成一本。

1980年外文出版社《哪吒鬧?!穬?nèi)頁

1980年外文出版社《哪吒鬧海》內(nèi)頁
外文社的畫面效果特別好,可能是要出口,拿出了最大的制作誠意,喜歡收藏繪本的朋友肯定很熟悉。

河北、浙江、中影版的《哪吒鬧?!?/p>
隨后沒多久,河北,浙江、中影幾個出版社也陸續(xù)跟進,或重繪,或截圖,畫面內(nèi)容各有特色。

1984年遼寧美術版
遼美社當時有幾位水平卓絕的美編,費長富、林震、張秀時他們一同完成了這本,對電影形象有繼承有創(chuàng)新。遼寧版同時期也發(fā)布了年畫,畫面大體相似,但有所不同。

1984年遼寧美術版
遼美的哪吒會更接近裝飾風格,注重線條舒展變化,配色鮮艷而不俗氣。我覺得它僅次于外文版。
連環(huán)畫中的哪吒
說完上美影系列的哪吒,再說說連環(huán)畫中經(jīng)典的哪吒形象。
50年代,哪吒連環(huán)畫作者主要有三位董天野、汪玉山和程十發(fā)。劉錫永也畫過,但未見單行本,不計入在內(nèi)。

1955年,董天野繪畫,朝花美術出版社

董天野繪畫
董天野的人物面部強化鼻子,看起來很寫實,略顯野性丑怪,一眼就能辨認,他當時給少年兒童出版社畫了不少,這組哪吒不僅在畫報,單行本現(xiàn)身,也有黑白插圖。

哪吒小說,董天野繪畫插圖

1956年,汪玉山繪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汪玉山繪畫
連迷最熟悉的莫過于汪玉山的哪吒,上美黑大精當年也收納了這則作品,是汪老代表作之一。他的線條當時已經(jīng)很成熟,神態(tài)把握也比較細致,只是造型還殘留有清代插圖,民國連環(huán)畫的遺風,身上贅肉不少,今天看來并不討喜,過于傳統(tǒng)。

1957年,程十發(fā)繪畫,少年兒童出版社
57年程十發(fā)繪畫的哪吒,是他個人藝術成熟后完成的,當時有線稿和彩稿兩套。

程十發(fā)繪畫
線條看似不細致,但氣韻貫通,簡潔明快,水波流云柳枝曲線隨風扭動,人物也比較傳神,不失為一部佳作。

1980年,陳衍寧繪畫,少年兒童出版社

陳衍寧繪畫
到了80年代,油畫大師陳衍寧用水墨小寫意的畫法來塑造哪吒,前幾天小歪已給大家分享過,這個小哪吒粉雕玉琢像個小女孩,清新脫俗,充滿靈氣,而其他武將人物多借用了京劇臉譜元素,筆法洗練,形神具備。

198303《哪吒成材記》費聲福繪畫,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3年,中國戲劇版《哪吒成才記》封面孟慶江,內(nèi)頁費聲福。腳本改編自《陳塘關》《乾元山》京劇。同年又有廣西版宋劍鋒的《哪吒》,但都比較潦草,欣賞價值不高。

1983年《哪吒》宋劍鋒繪畫,廣西人民出版社

廣西版哪吒,宋劍鋒繪畫
1984年河北美術出版社的《哪吒》,共17本,改編自周愣伽小說而來,所以篇幅比傳統(tǒng)的哪吒故事豐富了很多,這套書封面是馬寒松老師繪畫,馬寒松的哪吒充滿裝飾畫特色,色彩醒目高級,童趣盎然,讓這套書看起來非常吸睛。

1984年 河北美術《哪吒》封面欣賞

河北美術《哪吒》封面欣賞
雖然封面很頂級,可是馬寒松只畫了封面,套書的內(nèi)頁很一般,崔愛民、葉洪峰,陳洪亮,李壯閣等人參與。

河北版哪吒內(nèi)頁
這套書混搭了封神和西游,將哪吒深度嵌入,還有悟空公主抱哪吒的畫面,喜歡看故事的朋友可以考慮收一套的。

1989年,河北美術將整套書做成盒裝

1985年,《哪吒》(上下)汲成、張杉宏繪畫,湖南少年兒童
1985年湖南少兒版,汲成領銜繪畫,他是天津美院的教授,擅長油畫,這部哪吒他顯然用了極為抽象扁平的造型,可能是從剪紙獲得的靈感,這種極端變形的探索,可以和廣西聊齋一較高下。

1985年《哪吒鬧?!罚窇羯L畫,陜西人美

史戶生繪畫
由于同行陪襯,陜西版史戶生畫得就比較出挑,形象中規(guī)中矩,但絕不潦草。

1985年《哪吒傳》朝花美術出版社
朝花版《哪吒傳》孟慶江負責封面、韓亞洲、馬程等一眾參與內(nèi)頁,哪吒形象并不鮮明突出,畫工還比較穩(wěn)健。

朝花版哪吒

1988年《哪吒》天津人美
天津人美社也出過一套《哪吒》小套書,季源業(yè)畫封面,張治華,李正平等畫內(nèi)頁。

天津哪吒內(nèi)頁

1988年《哪吒》5冊,舒少華繪,湖北美術出版社

1988年《哪吒三兄弟》 鹿明、鶴羽等繪,上海人美
80年代末期,哪吒的連環(huán)畫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那些分格彩色漫畫,比如《哪吒三兄弟》,到了90年代以后,此類比較粗糙的繪本更多了,就不再一一列出。

1990年《哪吒三兄弟》馬寒松封面 河北美術出版社
封神演義連環(huán)畫中哪吒的形象
哪吒在自身專題的連環(huán)畫以外,他在封神演義連環(huán)畫中也活動頻繁。

浙江版封神,戴敦邦領銜的戴家樣
浙江版封神名頭大,其實成功靠的是戴敦邦的造型,實際集體合作,畫得比較草。

人美版封神《哪吒鬧東?!?,陳惠冠繪畫

少年兒童版封神《哪吒下山》 韓碩繪畫

天津版封神《哪吒出世》 馬寒松繪封面
馬寒松也為天津封神畫封面,同時參與其中分冊,封面和內(nèi)頁保持較高的統(tǒng)一性,擺脫了傳統(tǒng)連環(huán)畫的古板造型,像是剪貼畫,更適合兒童閱讀。

天津版封神內(nèi)頁,馬寒松、曹留夫、劉振亭等繪

希望版封神《哪吒顯威》嚴啟生繪

江西版封神《哪吒出世》費龍翔繪
比起同時期哪吒專題連環(huán)畫,封神演義題材匯聚的畫家資源更好,所以哪吒畫得也更出彩。
新世紀以來,原創(chuàng)的新作品封神演義中,也涌現(xiàn)了不少哪吒形象,比如九軒、老連堂出品的。

九軒封神之哪吒造型,李云中繪畫
李云中這幾年已經(jīng)風生水起,早先他為九軒封神連環(huán)畫做的全部人物造型,給整套書定了基調(diào),哪吒杈杈椏椏,拿滿各種兵器寶貝,形象也經(jīng)典。后來他還為烏爾善封神電影做造型設計,這次電影撲街倒不是他造型的鍋,殷郊實際“開瑞坦”的效果和李云中設計稿相差甚遠。

九軒封神《哪吒鬧?!凡世L,王涌喆繪
王涌喆是90后連環(huán)畫從業(yè)者,國畫系畢業(yè),很下功夫,這本哪吒證明了他的色彩本領,后來畫了不少連環(huán)畫封面。

九軒封神,賈志鵬繪
賈志鵬雖然沒有畫鬧海這段,也參與了封神《過五關》繪畫,挺喜歡他的線條,如果這樣的水平能整本畫出來,那不得了。

九軒封神之《絕龍嶺》姜才華繪
姜才華筆下的哪吒,像個中年人,即使不變出法相也比較猙獰,他受漫畫影響較大,所以畫神魔戰(zhàn)爭沖擊力挺強,古樸悠遠感就明顯不足了。

九軒封神《哪吒鬧?!穯紊?,周信用繪
周信用原本也是動畫行業(yè)的,他進入連環(huán)畫行業(yè)后進步神速,用線和構圖經(jīng)營都越來越老到,足以躋身新一代的原創(chuàng)五虎之列。

老連堂封神《犁除殷郊》《火燒西岐》,滿振江繪畫

老連堂封神《斗瘟神》,滿振江繪畫
老連堂封神,是另一路,籌謀和出版歷時18年,和九軒封神能一較高下,還是得虧有當代原創(chuàng)第一人滿振江老師參與,他在這套書中也發(fā)揮出了自己最好水平,每一位戰(zhàn)將人物都很有辨識度,哪吒在封神戰(zhàn)場上騰挪跳轉,姿態(tài)萬千,伴隨腳底風火,身畔云煙,是真正的神仙打架。買電影票去看藍巨人,不如去買一本滿老師的封神連環(huán)畫。

老連堂封神《哪吒鬧海》張君、張刃杰繪畫
老連堂主創(chuàng)的風格是張君、張刃杰定的,模仿明清古代人物繡像、插圖,讀著有時空距離感,勝在懷古。

《哪吒傳奇》洪哲繪畫
洪哲的《哪吒傳奇》,其中哪吒眉目清秀,柔中帶剛,難以分辨是男孩還是女孩,我個人最喜歡這一版本,洪哲的畫風比較接近姜云行(金庸御用插圖師),擅長仙俠題材。

《哪吒傳奇》洪哲繪畫
以上就是我覺得封神連環(huán)畫中,那些比較出色的哪吒。當然哪吒在西游也有很多鏡頭,受限于篇幅,不再列出。
年畫中的哪吒
哪吒鬧海題材也是非常熱門的年畫選題,年畫色彩比較濃郁鮮艷,視覺比連環(huán)畫更直觀。

1953年 李慕白繪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李慕白師承杭稚英、陳秋草,擅長月份牌、年畫,他的人物畫相當傳神,這個哪吒鬧海也是很多人的回憶,光影質感非常好,有西畫的立體表現(xiàn),只是乾坤圈畫得小了些。

1979年 張達平、甘武炎作,廣西人民出版社

1980年 劉玉華繪,天津楊柳青出版社

1980年 王玉泉繪,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1年 田林海繪,山東人民出版社

1981年四條屏 張允輝繪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3年 武海鷹繪,天津美術出版社

1984年 寇國榮繪,天津楊柳青

1986年 郭玉、曹勤繪,遼寧美術出版社

1986年 徐世民繪 人民體育出版社

1987年 梁建君繪

1987年 梁建君繪 ,河北美術出版社

1987年 徐秀芬、李學勤繪畫

1988年 徐德元繪畫 黑龍江

徐德元繪原稿

1988年 四屏條 霍允慶繪

成勵志繪 黑龍江

1988年 李躍華 河北美術
哪吒因為胖娃娃的形象,和年畫娃娃相契合,所以常出現(xiàn)在四屏條中。比如李躍華的,難得胖娃娃畫得清新可愛并不油膩。

1988年 趙素蘭繪 內(nèi)蒙古
趙素蘭畫的哪吒有觀音菩薩的寶相莊嚴,似乎不再是犯了殺劫的魔星,動了慈悲心,到龍宮只是一游。

1989年 劉俊賢繪 天津人美
哪吒和猴哥這打斗眼神情意綿綿,演戲給天庭看。

1989年 汪清繪 四川美術

1991年 趙靜東繪 天津楊柳青

陳明繪 江蘇美術

高歌繪
這兩位哪吒面部只是簡單做了鏡像反轉。

高民生繪
高民生畫的龍和李慕白的比較相似,哪吒在龍背上跳舞。

焦志廣繪

孫明繪
孫明的這版我挺喜歡,脫離了大紅大黃的配色,人物神態(tài)把握得也好。

史士明繪

汪家齡繪
汪家齡的鬧海也是佳作,可惜網(wǎng)上找不到清晰一些的畫面了,這個藝術品質做圖書或者連環(huán)畫封面綽綽有余。

張弓繪

張月明繪
張月明畫的哪吒身板過于壯實,讓我想起了十萬個冷笑話中的肌肉哪吒。
插圖中的哪吒
字書中的插圖,也有一些哪吒可以欣賞。
早在1956年,劉錫永、王亦秋合作的哪吒就發(fā)表在《新民晚報》上,后來還做成畫片連環(huán)畫,此故事中哪吒和敖丙就成了好朋友。

1956年刊登的《哪吒》故事
熟悉三國演義連環(huán)畫的朋友,應該可以一眼看出劉錫永的風格。

1957年《哪吒父子》馬如瑾裝幀、王亦秋插圖
仇重先生寫了一本《哪吒父子》小說,圖書請馬如瑾負責封面,王亦秋配插圖,也十分精彩,后續(xù)小歪單獨整理給大家看全貌。

《哪吒父子》王亦秋插圖

《哪吒父子》王亦秋插圖
這些插圖當時都用了邊框裝飾,頗具特色,王亦秋的構圖、人物動態(tài)捕捉都非常高明,當年如果不是封建迷信題材限制,一大套封神故事由這些高手參與,一定能異彩紛呈。

1981年《哪吒父子》楊永青繪畫

1981年《哪吒父子》楊永青繪畫
80年代再版的《哪吒父子》,則由楊永青先生畫插圖,楊老原本就很擅長畫胖乎乎的小孩子,他的人物眼珠子都是黑豆子,走的是兒童畫一路。

1984年《哪吒傳》矯玉章

《哪吒傳》矯玉章繪
矯玉章,1928年生,是吉林美術出版社美編,也是一位老前輩了。

1985年《哪吒》(上下)簡毅裝幀,常光希、黃煒插圖
目前字書哪吒最有知名度應該是周楞伽改編的小說,此前我們也說到河北美術連環(huán)畫也是用了他的擴充故事,這個小說分上下冊,封面是簡毅設計,插圖則是上美影的動畫設計常光希和黃煒繪畫。

常光希和黃煒繪畫的插圖
哪吒同名小說插圖種類不多,但都是精品。
哪吒的繪本、連環(huán)畫、插畫、年畫類美術作品實在太多,小歪整理了幾天也感覺遺漏不少,不如暫告一段落。我搜集的資料還是偏重中國傳統(tǒng)方面的美術。
總體來說,1979版電影衍生出的繪本有張仃做的優(yōu)質形象打底,大都不錯。
連環(huán)畫哪吒,在50年代還像是舊社會地主家兒子,80年代有了陳衍寧的水墨小哪吒,注入了活力,河北版馬寒松封面可圈可點成為封面的優(yōu)秀案例,除此之外,就是諸多封神演義中的哪吒,我甚至覺得新世紀的畫家塑造哪吒比80年代的更好,九軒版的李云中、周信用等,老連堂版的滿振江,都有極為出色的表現(xiàn)。
年畫哪吒主打一個視覺沖擊,真正出色的有李慕白、汪家齡、孫明、劉玉華畫的。
字書插圖沒有拉胯的,建議大家全部納入書架。
魔童鬧海電影最近在沖擊百萬票房大關,萬眾矚目,大波贊美聲中,有關哪吒等主人公形象爭議也不小。這幾十年中西藝術不斷融合,慢慢的創(chuàng)作者和消費者都難以分清什么是民族的,什么是世界的,什么是傳統(tǒng)的,什么是現(xiàn)代的,慢慢的世界性的商業(yè)片美學代替了民族性的美學,如何做揚棄是困難的。導演預設大家都愛看迪士尼那種造型和表演,于是有了龍王、姑姑、申公豹等違和的面孔。反過來是不是可以主動引導全國、全世界去看我們中國傳統(tǒng)美學中優(yōu)質的一面呢?對此導演是沒有能力還是沒有信心?
電影整體無疑是很成功的,那么在傳統(tǒng)元素的應用,特別是主角形象設計上,是不是在守正的同時再出奇,保留充分民族特色基礎上再去創(chuàng)新。小歪說的是有點苛刻,只由衷希望未來中國動畫電影能越來越好,小歪寫這期的目的,也是為了美術愛好者、從業(yè)者能從中得到些靈感,墊好一塊磚。
本期就說到這里,資料整理不易,還請大家?guī)蛶忘c贊和轉發(fā),謝謝~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