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劇《風(fēng)平浪靜的閑暇》刻畫了這樣一個女主:
小凪,一個老好人,一個討好他人的人。
小凪是一名普通白領(lǐng)。
工作中,對別人都不愿做的事情,她主動站出來;
同事負(fù)責(zé)項目出了問題,她主動提出幫忙;
同事想提前下班開溜去約會,她攬下工作,加班到深夜;
每天上班,對每個人都笑臉相迎,留意著身邊人的感受與想法,無條件地滿足對方的需求。
所以,她與同事的關(guān)系看上去很和諧,職場氛圍看上去也很溫暖、輕松。
生活中,與男友(兼同事)相處得好像也很不錯。
在男友要求在同事面前隱瞞戀愛關(guān)系時,小凪欣然接受;在男友對她提出意見時,小凪雖覺得有點受傷,可為了情感的安穩(wěn),也默默承受。
可每當(dāng)笑著答應(yīng)別人的請求時,她的內(nèi)心都覺得自己好像掉入了大海中,喘不過氣來,拼命往上游,卻感覺自己越沉越深。
夜深人靜時,她很迷茫,看似在認(rèn)真生活,可覺得自己什么收獲都沒有,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是什么,感覺自己好像很久沒有發(fā)自內(nèi)心地笑過了。
生活和工作都很和諧、很平靜,她覺得自己本應(yīng)該感到幸福,可疲憊、窒息感卻如影隨形。
終于,在聽到男友在其他同事面前再次隱瞞戀愛關(guān)系,甚至貶低她時,強烈的窒息感讓小凪暈了過去。

為什么會這樣呢?
看似平靜美好的生活,背后是她的壓抑、犧牲和無法言說的痛苦。
男友說她是老好人,而在他看來,所謂的“老好人”,其實就是怎樣都無所謂的人,會被別人小看的人。
而小凪的討好、不拒絕、犧牲,其實是想獲得善待、尊重、和諧、幸福。
利我是人的本能,而討好、犧牲則是違背自己的本能——接受違背自己意愿甚至是有損自己利益的事。
那么,由此建立起來的人際關(guān)系也是不平等的、不真實的。就像小凪,同事只是把她當(dāng)做好用的萬能“便利貼”,男友則是把她當(dāng)作打掃工具和泄欲工具。沒有人看到她真實的感受和需要。
而她更不敢坦率、清晰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只能不斷的壓抑自己、卑微的討好,感到真實的自己越來越模糊,越來越迷失自我,卻只能在這個漩渦中無能為力。

像小凪這樣的人,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嗎?
很不幸,有很多。
這部劇播出時,很多人表示,劇中的女主仿佛就是自己:不停地觀察周圍人,揣測身邊人的想法,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去幫別人做事但不一定能收獲回報,但下次自己還是會這么做,仿佛這樣子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而自我不停地被壓縮,甚至迷失了自我。生活似乎也看似幸福美滿,可自己內(nèi)心完全沒感到幸福。
在心理學(xué)上,這種注重他人和情境,忽視自己的感受,難以拒絕別人的人,被稱為“討好型人格”,也就是所謂的“老好人”。劇中的小凪,便是現(xiàn)實生活中討好型人格的一個縮影。
討好的背后往往有著這樣的信念:
“我不能那樣對別人,以免我會被別人討厭”。
“如果我拒絕了TA,TA會難過,我怎么能讓別人那么難過呢”
“如果我讓別人難過了,那一定是我的問題,是我做錯了什么”
“我怎么能要求別人先滿足我呢,這不是強人所難嗎,這不是太自私了嗎”
這些信念的核心,是低自我價值和對獲得自我價值的錯誤認(rèn)知,是“我沒有價值,所以我要討好你來讓我具備價值”,是“如果我先滿足你們的需要,你們就可能會看到我的需要和價值”。

形成這樣的核心信念,往往與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有很大的關(guān)系。
原生家庭的影響
討好型人格內(nèi)在有著一個高敏感的小孩,有的是先天性的敏感,有的是后天環(huán)境造成的敏感。
在早期依戀關(guān)系中,孩子表達自己的訴求,尋求安全感和認(rèn)同感,養(yǎng)育者的忽視、拒絕,讓孩子很受挫。久而久之,會形成“我的需求無法靠別人滿足,我只能自己滿足”、“我的需求不重要,我不應(yīng)該有這些需求”。所以,討好型人格會覺得自己的需求是不應(yīng)該的,提出自己的需要就面臨著被拒絕的危險。
像小凪,從小就不喜歡吃玉米,可媽媽看不到孩子的喜惡,忽視孩子的感受,甚至希望孩子滿足媽媽的需要,要求小凪必須得吃,因為玉米是媽媽辛苦種的,不吃就是在否定媽媽的勞動,是一個壞孩子。若拒絕媽媽,媽媽就會難過。
所以,小凪只能壓抑自己的需求,先滿足媽媽,說自己喜歡吃玉米,甚至到了她長大工作后,媽媽還是會不斷給她寄玉米,她只能在電話中假裝很喜歡、很高興,從而讓媽媽感到滿意、不會難過。
當(dāng)這種關(guān)系模式,延續(xù)到成年人際中,小凪便從一個迎合父母,扮演父母想要的孩子,變成了迎合社會的要求、迎合身邊的人,做大家眼中的“好人”。
當(dāng)別人一個又一個需要,當(dāng)需要有了更多元化的標(biāo)準(zhǔn),小凪好累,感到疲憊、窒息,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

【5】
小凪最后通過種種嘗試讓自己不再去討好別人。
她從一件件小事去修正了自己內(nèi)心那些原有的假設(shè)。當(dāng)?shù)陠T找錯錢時,她想要去要回,
她覺得店員會對她翻白眼,會說她斤斤計較??僧?dāng)她鼓起勇氣去做時,不僅找回了錢,店員還送了一袋金針菇給她。
現(xiàn)實發(fā)生的事情推翻了她內(nèi)心原有的假設(shè),現(xiàn)實告訴了她滿足自己的需求并不可怕。
小凪開始接納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需求,敢于去滿足自己的需要。她給自己放的假期,收獲滿滿,改變了自己討好型的人格,與自己達成了和解,也獲得了相互扶持的好朋友,拒絕了前男友的復(fù)合請求。
相信討好型的你,終有一天也能與自己達成和解,不再討好別人,而是能討好自己,好好愛一愛那個——一直很委屈、把別人需要放在前頭的自己。

▎本文為中心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時請標(biāo)明出處,未經(jīng)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quán)利。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