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一起來探索人心,探索人性,思考人生。探索人心的這門科學就叫心理學,心理學Psychology前面這個詞是靈魂,后面這個詞叫闡述或者講述,講述靈魂的學問、講述靈魂的科學就叫心理學。
心理學的對象是人,是人的什么?是人的心。所以我們探索人心就是學習心理學,通過了解人心我們就了解了人性,因為人心即人性,人性的核心部分就是人心,了解人性我們才可以好好地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引導自己的人生,避免做一個糊涂人,避免做一個錯誤的人。
接納性人格
我們來分享兩個案例:
有一個女的,她特別依賴自己的丈夫,丈夫可真會照顧太太呀,又是給她沏茶,又是給她做飯,打掃衛(wèi)生、洗衣服都是丈夫做的,如果這個女的得了病,從掛號到抓藥、買藥等等這個過程,基本上都是丈夫操心,她不用操心。
家里的事是丈夫操心,家外的事也是丈夫操心,那要她干什么?她就做太太,做一個純粹享受的太太。她向別人夸耀自己的丈夫多么得好、她多么得幸福。請大家記住,這樣的女人遲早會陷入苦難。
上帝就是這么奇怪,他前面給你很多,后面就不給你了。他前面讓你泡在蜜罐里,后來就把你放在苦水里,上帝是公平的。
這個女的到處跟別人夸耀,她的丈夫對她多么的好多么的好,她多么的有福氣。她丈夫怎么疼她?丈夫出差幾天都會把吃的給她做好,凍在冰箱里,冷藏在冰箱里,一個一個給她交代清楚,甚至寫在紙條上。這不是賢妻,這是賢夫,賢惠的丈夫。
結果,就在去年,這個“優(yōu)秀的丈夫”中風了,他的行為受到了嚴重的限制,這下他管不了太太了。太太非常痛苦非常無助,好像一下子失去了天、失去了地,沒法活了。
這個曾經很幸福的太太天天哭,人都抑郁了。她很恐懼,怕丈夫癱瘓了,因為丈夫這次中風很重,基本上行為嚴重受限。


過去她丈夫什么都干,現(xiàn)在她丈夫基本上什么都干不成了,都讓她干,她卻不會。那么,這個女的犯了什么錯誤了?她把丈夫當太陽,她把丈夫當月亮,她把丈夫當天,她把丈夫當?shù)亍_@個丈夫也很愚蠢呀!你為什么要這樣照顧你的太太呢?
心理學上把這種女性叫接納型人格。這是心理學家弗洛姆提出來的觀念。這些人不會創(chuàng)造,不獨立,只能接受別人賜給他的東西生存,他要把自己裝扮成一個完全的接受者。
在這一對夫妻關系中,這個妻子扮演的不是妻子的角色,而是個小妹妹,是一個被照顧的癱瘓的老媽子,一個嬌嫩的公主。她不是妻子,她其實已經喪失了她的獨立性。而這個丈夫不懂,你如此地照顧妻子,其實也在強化她的這種當公主的角色、當小妹妹的角色、當老媽子的角色,老了、殘廢了、需要人照顧的角色。
如果你是獨立的,你需要這么多的照顧嗎?這個丈夫就像一個包辦的支配型的父母對兒女的這種管教的方式,疼愛的方式,滿足了太太的一切需要,結果把太太搞成完全無能了。
當你癱瘓了、當你行為受限了,你的太太陷入了極度的無助無能的狀態(tài),她的痛苦就來了。
不要依賴他人

第二個案例:
有一位先生,年齡不大,40歲出頭。他在一家大型裝飾公司工作,領導非常器重他、重用他,對他評價很高,他在這個公司里如魚得水,也很賣力。
后來,他的老板出事了,被抓了,被抓是因為老板犯罪了。老板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但是這個年輕的先生一下子抑郁了,他覺得自己沒前途了,覺得自己已經沒希望了,因為欣賞他的人、重用他的人、愛戴他的人沒有了,他抑郁了,看任何問題都變得非常悲觀。
這也是一種病態(tài)人格,其實和前面那個有點像。雖然他工作能力很強,但是他高度依賴一個人,就是他的老板。前面的女子高度依賴她的丈夫,后面的先生高度依賴他的老板。還有些父母高度依賴他的兒女,這些都是不對的。
我聽過一個名人說過這么一句話:“沒有人是你的太陽,也沒有人是你的月亮,沒有人是你的天,也沒有人是你的地?!?/strong>意思是什么?
你不要把別人看得很重要,你不要把自己的重要寄托在別人身上,不管這個人是誰,他都做不了你的太陽,太陽只有一個,在天上;誰也做不了你的月亮,月亮只有一個,在天上。
這句話其實提醒你,不要把別人看得那么偉大,不要依賴別人,當你不把別人看得那么重要,你就開始在自己身上尋找重要,當你不再把別人看得那么偉大,你就在自己身上培養(yǎng)偉大,當你不依賴于別人,你自然就學會獨立了。


有些人已經長大了,但是精神上還是個嬰兒,還必須依靠于媽媽的乳汁、媽媽的保護才能夠存活,這樣的人是不值得學習的,不值得效仿的,這樣的人是悲劇,因為他沒有完成一個重要的發(fā)展任務——自主性!
我曾經說過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在你的精神世界,在你生命的內部叫精神王國,它是王國。你應該在這個王國里做國王,它不是country(國家),它是kingdom(王國),你精神世界沒有王了,你就把別人做王,你就會高度依賴別人。
你靠墻墻倒,你靠房房塌,你靠誰都不行,人必須靠自己的大腦,靠自己的雙手和靠自己的雙腿,才能夠獨立。
這就是我對這兩個案例的總結和分析,希望對大家學習心理學有幫助,對自己的人生有啟示。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作者簡介
王國榮,心理學家,獨立學者,作家,中國整體心理療法的創(chuàng)立者、中國循證心理療法第一人。曾任心理醫(yī)生雜志社首席學術顧問,上海博愛醫(yī)院高級心理治療師,是中國國內最有實力與天賦的心理學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專著,其中《學生心理問題突破性治療》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數(shù)百所大學列為館藏圖書,《50 種心理治療與調適方法》獲中國高等院校出版社聯(lián)盟最受讀者歡迎圖書獎,《人生最重要的 10 種關系》被中國文化出版社列為心理學大師系列叢書,《與抑郁癥握手言和》榮獲最受讀者歡迎專業(yè)圖書獎。
喜歡本文請點贊分享一下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