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年間,有一位大師名叫章太炎,這位先生不僅學問深厚,還自帶一股“狂”氣,堪稱學術界的一股清流。

他的課堂,更是讓人哭笑不得,又忍不住拍案叫絕。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位“煙卷與粉筆齊飛”的章太炎先生,看看他的課堂究竟有多“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煙卷粉筆的“雙劍合璧”

章太炎先生有個“怪癖”——嗜煙如命。他的課堂,煙卷和粉筆是標配。一手拿粉筆,一手夾煙卷,邊講邊抽,邊抽邊寫,那叫一個瀟灑自如。

有時候講到興起,他竟然會把煙卷當成粉筆,往黑板上“板書”。學生們一看,黑板上一道煙灰,頓時哄堂大笑??商紫壬鷧s毫不在意,繼續(xù)滔滔不絕,仿佛那煙灰也是他講課的一部分。

更絕的是,有一次他在北京講學,場面堪稱“豪華陣容”。當時北京各大學的主任教授,如吳承仕等人,都侍奉在太炎先生左右,有的負責板書,有的負責倒茶水,簡直像皇帝出巡。

太炎先生的國語不太好,弟子劉半農便擔任翻譯,一句一句地傳達給學生們。那場面,既莊重又滑稽,讓人不禁感嘆:這才是真正的“尊師重教”?。?/p>

02 “狂”得有理,“狂”得有資本

章太炎先生的“狂”,是出了名的。他的課堂開場白,通常是這樣的:“你們來聽我上課是你們的幸運,當然也是我的幸運?!?/p>

這話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狂”得沒邊了?可偏偏沒人敢反駁,因為太炎先生確實有“狂”的資本。

他學問淵博,精通經史子集,尤其對《說文解字》的研究,堪稱一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的學生中,不乏后來的學術大家,比如魯迅、黃侃等人。可以說,章太炎先生的“狂”,是一種自信,一種底氣,更是一種對學術的執(zhí)著。

他的“狂”,還體現在他對世俗的不屑一顧。有一次,有人問他:“先生,您為什么總是這么狂?”

章太炎先生微微一笑,答道:“狂者,志也。不狂不足以成大事?!?/p>

這話一出,頓時讓人肅然起敬。原來,他的“狂”,是一種對理想的堅守,對學術的追求。

03 課堂上的“笑”與“思”

章太炎先生的課堂,不僅是知識的殿堂,更是歡樂的海洋。他的幽默,常常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

比如,有一次他講到《莊子》,突然停下來,問學生:“你們知道莊子為什么喜歡做夢嗎?”學生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

太炎先生笑了笑,說:“因為他覺得現實太無聊了,不如做夢來得有趣?!边@話一出,學生們頓時笑成一片。

可別以為太炎先生的課堂只有笑聲,他的深刻見解,常常讓人陷入沉思。

比如,他講到《論語》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這話不是說別人比你強,而是說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哪怕是街邊的小販,也可能教會你一些東西?!?/p>

這話一出,學生們頓時陷入了沉思,原來學問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生活中的智慧。

04 他的“狂”與“敬”

章太炎先生的“狂”,并沒有讓他失去別人的敬仰,反而讓他更加受人尊敬。

他的學生魯迅,曾這樣評價他:“太炎先生是真正的學者,他的‘狂’,是對學術的執(zhí)著,對真理的追求?!边@話可謂一語中的。

章太炎先生的“狂”,是一種境界,一種態(tài)度。他用“狂”來打破世俗的束縛,用“狂”來追求學術的真諦。

他的“狂”,不是目中無人,而是心中有道。正如他常說的那句話:“學問之道,無他,唯狂而已?!?/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5 結語:狂者志也,學者心也

章太炎先生的課堂,煙卷與粉筆齊飛,笑聲與沉思并存。他的“狂”,是一種自信,一種底氣,更是一種對學術的執(zhí)著。他用“狂”來打破世俗的束縛,用“狂”來追求真理的光芒。

最后,用一句古詩詞來總結章太炎先生的一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彼摹翱瘛?,正是因為他站在了學術的最高層,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風景。

所以,下次有人問你“章太炎先生有多‘狂’?”你可以笑著回答:“他的‘狂’,是一種境界,一種態(tài)度,更是一種對學術的執(zhí)著。”

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