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駕崩,尸體發(fā)臭,為何趙高卻能騙過所有人?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要先了解這個“瞞天過?!钡倪^程。

1.趙高的“瞞天過?!?/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秦始皇三十七年,第一位君臨天下的君主也來到了他人生的盡頭,由于恐懼死亡,所以他不敢提“死”,并下令讓大臣也不能說。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為璽書賜公子 扶蘇曰:“與喪會咸陽而葬?!睍逊?,在中車府令趙高行符璽事所,未授使者?!妒酚洝?span search-type="3" search-href="newsapp://nc/search?entry=articleKeyword&word=%E7%A7%A6%E5%A7%8B%E7%9A%87">秦始皇本紀》

也正是因為這道命令,給趙高提供了最好的前提和條件,讓趙高“瞞天過?!庇辛丝赡?。

更何況趙高還得到了大秦二號人物李斯的幫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fā)喪。棺載辒涼車中,故幸宦者參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輒從辒涼車中可其奏事。獨子胡亥、趙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

此時,包括趙高、李斯、胡亥在內(nèi)確實已經(jīng)有五、六個人知道了秦始皇已經(jīng)去世。

但這些人要么站在趙高這一邊,要么不敢站在趙高的對立面。

趙高作為中車府令處理秦始皇的內(nèi)務(wù),李斯作為丞相處理秦始皇的政務(wù),讓一切再次恢復(fù)了井然有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此秦始皇駕崩的消息就這么被隱瞞了下來。

可是秦始皇死后,尸體腐爛,很快就發(fā)出了臭味,趙高于是命令手下買了一車鮑魚來掩蓋。

直到回到咸陽,胡亥正式登基,成為皇帝。

行從直道至咸陽,發(fā)喪。太子胡亥襲位,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酈山?!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

問題是鮑魚的味道真的就能掩蓋秦始皇尸體的臭味嗎?

2.指鹿為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里筆者要給大家指出一個誤區(qū),那就是:胡亥確實沒有資格繼承皇位,但他并不是沒有競爭力。

胡亥是秦始皇最喜歡的孩子,也因此才得以在“諸子皆留咸陽”的時候,成為唯一一個跟隨始皇帝外出的兒子。

始皇有二十余子,長子扶蘇以數(shù)直諫上,上使監(jiān)兵上郡,蒙恬為將。少子胡亥愛,請從,上許之。余子莫從?!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

也正因如此,把胡亥提上皇位雖然名不正,但是言卻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家應(yīng)該都記得趙高所謂“指鹿為馬”的把戲。

明明是一頭鹿,但是大臣們卻不敢違抗趙高,所以都說是馬。

這里趙高雖然沒有后來的威信,但他借助秦始皇“惡言死”的命令,一樣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知道秦始皇駕崩消息的人密不透風(fēng),不知道消息的人“不敢言”,這就是事情的真相。

地方官吏請奏秦始皇的政令,可以由李斯批改,實在壓不下來的,趙高也可以用自己的辦法蒙混過關(guān)。

但此時還不是萬無一失,因為有一支軍隊是完全效忠秦始皇的,他們的名字是——衛(wèi)戍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衛(wèi)戍軍不肯聽命胡亥,那么趙高的陰謀也將付諸東流。

好在秦朝是“軍事立國”,因此這支軍隊只想著執(zhí)行秦始皇的命令。

可秦始皇的命令就是趙高發(fā)出來的,因此只需要讓衛(wèi)戍執(zhí)行“秦始皇”的命令就行了。

李斯作為扶蘇的老丈人、大秦二號人物,都不得不和趙高合作,其余人等又怎么敢說個“不”?

哪怕身邊的人已經(jīng)猜到了秦始皇已經(jīng)駕崩了,可他們也會因為各種原因選擇沉默、明哲保身。

3.趙高的回城路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返回咸陽途中,趙高也做了充足的打算。

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賜死公子扶蘇”。

當(dāng)時秦始皇駕崩于河北沙丘后,趙高并沒有選擇抄近路直達咸陽而是自內(nèi)蒙古九原繞路。

這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就是這些地區(qū)人煙荒蕪,方便封鎖消息,第二個就是防備扶蘇“謀反”。

如果秦始皇回到咸陽,傳出駕崩的消息,而扶蘇和蒙恬卻率領(lǐng)三十萬蒙家軍前來討要說法,這場鬧劇將難以收場。

而九原在長城之外,趙高仍然可以假借秦始皇的名義發(fā)布令,以此來號令天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只可惜,扶蘇在看到詔令的第一時間就選擇了自殺,讓趙高再也沒有了顧忌。

很多人認為扶蘇是“大秦最后的希望”,可如此性格懦弱之人又怎么可以征服六國、號令天下呢?

總結(jié)

1.秦始皇“惡言死”

這條命令幫助趙高解決了超過99.9%的問題,也是幫助趙高成功的最重要前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李斯的加入

他的加入,使得趙高的成功有了保障。

作為大秦二號人物,李斯的話語權(quán)是遠比趙高要高的,而且李斯可以獨立處理大秦政務(wù)。

即便沒有了秦始皇,李斯也可以保證大秦帝國的正常運轉(zhuǎ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趙高的身份

趙高作為“內(nèi)務(wù)主管”,是為數(shù)不多可以貼身接近秦始皇的人,因此他還可以密令身邊人,將消息包裹起來。

更何況趙高不僅是秦始皇身邊為數(shù)不多的“信任內(nèi)侍”,而且還是大秦宗室,在那個極度講究尊卑血緣的年代,趙高的身份也讓他的命令增加了幾分威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秦二世胡亥的信任

這里筆者要給大家解釋一個誤區(qū),趙高雖然是“宦官”,但他的出身其實一點也不低,他不僅是秦國宗室,而且精通律法,只不過觸犯了死刑,好在秦始皇出手相助,這才僥幸免死。

因此對于胡亥,趙高其實是一個“老師”,也是一個“叔叔”。

對于趙高的命令,胡亥是深信不疑的。

這也為后來胡亥身死買下了伏筆。

正因為信任趙高,所以胡亥接受了趙高的建議,成為“秦二世”,讓趙高的密謀正式“名正言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畢竟就算趙高再怎么瞞天過海,秦始皇去世的消息也終究會傳播出去。

可胡亥的存在,讓秦始皇有了繼承人,就算消息暴露,胡亥也可以名正言順成為“秦二世”,繼承大統(tǒng),保住趙高。

5.扶蘇自殺

在這場陰謀里,扶蘇是唯一一個可以撥亂反正的人,因為他不僅是大秦王朝名正言順的繼承人,而且還是三十萬蒙家軍的主人。

他不僅有資格,而且有能力競爭皇位,倘若他拒不執(zhí)行“秦始皇的命令”,率領(lǐng)三十萬蒙家軍攻入咸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就算不反攻,他也可以拖下去,直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名正言順地入主咸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哪怕趙高在內(nèi)蒙古九原賴著不回來,也沒法改變天下大勢,等到大局已定,趙高也只能成為長城外的“孤魂野鬼”。

只可惜,這一切隨著扶蘇的自殺成為了歷史上的消響。

扶蘇自殺,蒙恬也就只剩下了束手就擒的結(jié)局。

最終,趙高獲得了他想要的一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寶貴的意見,廢青工作室與您下期不見不散,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搜集,侵刪。

文:小昭 審核:夢愚編輯

文獻參考:《二十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戰(zhàn)國策》《左傳》《春秋》《呂氏春秋》等。

本文為一點兒歷史事作者手打,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