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性騷擾KPI
九集六次,編劇是變態(tài)男轉世嗎?
《難哄》已經不想說難不難看了。
我只想問:把性騷擾拍成流水線作業(yè),是幾個意思?!


九集六次(學生時期一次,租房兩次,職場兩次,大街上一次),平均每1.5集一次,比打工人上廁所的頻率還規(guī)律!
女主溫以凡堪稱“性騷擾體驗館VIP客戶”:
被強吻、被跟蹤、被偷拍、被暴露狂堵截……


知道的這是偶像劇,不知道的以為是《法治在線》案發(fā)現(xiàn)場直播!
更荒誕的是,面對變態(tài)男赤身裸體的沖擊,導演竟拍出了AV畫質,讓追劇女孩們被迫接受“精神X侵”。

把性騷擾當流量密碼,就像在火鍋里下毒,還標榜“獨家秘方”,吃不死人,但惡心死人!
原來所謂“甜寵”,是讓觀眾先吃玻璃渣再嗑糖渣的PUA套路!
2
圣母女主
被性侵還要給罪犯家屬遞紙巾?
而溫以凡也人設奇葩得很。
她哪里是記者?
分明是行走的圣母像!
被騷擾時不報警、不反抗、不搬家,反而忙著安慰施暴者家屬。

建議劇組改劇名為《好哄》,畢竟連X騷擾罪犯都能被女主用“溫柔感化”。
原著里冷靜報警的職場女性,在劇里退化成了“受氣包成精”。
面對鄰居踢門威脅,她瑟瑟發(fā)抖像只鵪鶉。
遭遇暴露狂襲擊,她尖叫捂臉宛如上世紀瓊瑤劇女主。
這不是塑造受害者,是批量生產受虐狂。
當女主說“沒關系”時,全中國女人的拳頭都硬了!
3
導演的惡趣味
把女性苦難拍成男性春藥
看看那些令人作嘔的鏡頭語言:
變態(tài)男的裸體特寫,就差打上“未成年慎入”;

女主被強吻時睫毛輕顫,燈光柔美得像婚紗廣告;

每次性騷擾后必接男主英雄救美,仿佛在說“女人不受傷,男人怎么發(fā)光”?

導演用拍AV的鏡頭拍性侵,用偶像劇的濾鏡美化暴力,最終熬出一鍋“犯罪羅曼史”毒雞湯。
更諷刺的是,這位導演怕是以為內地女孩都活在清朝。
女主月薪過萬卻住貧民窟,被騷擾后不搬家是因為“房租太貴”?
建議導演查查租房市場,別侮辱觀眾智商!
4
流量至死的國產劇
在女性傷口上蹦迪
《難哄》的騷操作揭開了影視圈最骯臟的潛規(guī)則:
女性的血淚=熱搜的燃料。

制作方深諳“黑紅也是紅”的財富密碼,用性騷擾刺激觀眾神經,用爭議鏡頭引爆話題,哪怕被罵上熱搜,也要堅持“沒有底線就是最好的底線”。
他們像禿鷲般盤旋在女性痛苦之上,把性侵案改編成“愛情催化劑”,讓施暴者成為推動劇情的工具人。
這哪是創(chuàng)作?
分明是精神屠宰!
而同樣是漫改劇,《偷偷藏不住》至少知道給“不倫戀”打馬賽克。
《難哄》直接把性騷擾拍成裸眼3D,生怕觀眾吐得不夠狠!
5
當我們在罵《難哄》時
到底在罵什么
希望每個劇方都切記:別把犯罪當情趣。
性騷擾是暴力,不是調情。
是罪惡,不是劇情調味料!
也別物化女性。
女主是人,不是性騷擾打卡機,更不是男主英雄主義的充電樁!
當編劇把《刑法》當劇本素材庫,影視圈離“法制咖”還有幾步,行業(yè)底線崩塌還有多久?
更可怕的是,這種“苦難消費”正在形成產業(yè)鏈:
女頻小說頻頻出現(xiàn)“被強暴”;
大女主“被出軌”才能覺醒;
連甜寵劇都要先“被騷擾”才能發(fā)糖……
女性的傷痛,成了資本餐桌上的法式鵝肝,越殘忍越美味!
影視行業(yè)者們請集體背誦以下這句話:
性騷擾是硫酸,不是眼藥水!
你們筆下輕飄飄的一個“強吻戲”,可能是現(xiàn)實女性十年走不出的噩夢。
實在不行,請反復觀看《熔爐》,學學什么叫做“藝術的良心”,而不是“變態(tài)的野心”。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