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侯景

侯景之亂是江南有史以來遭遇的最慘無人道的沉重打擊。王僧辯江南百姓不絕如縷的危急關頭挺身而出 ,遏制住侯景之亂的肆虐,給奄奄一息的南方漢文明帶來一線生機。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挽狂瀾于即倒的大英雄,為何沒有享受到勝利的果實,而草草落幕?

一、南朝大牌局

公元548年,由于南梁菩薩皇帝蕭衍引狼入室,江南地區(qū)爆發(fā)了侯景之亂。

侯景本是北方流亡到江南的一名將領。自528年開始,他就跟隨當時的北魏掌權人爾朱榮在河北大戰(zhàn)中生擒了號稱擁兵百萬的農民軍領袖葛榮,從此一戰(zhàn)成名。

爾朱榮死后,他又以一方諸侯的身份投靠了北齊創(chuàng)始人高歡,被封為南道行臺,實際掌管黃河以南全部領土,很顯然這已經不是一個普通臣子所能擁有的權限了。

而高歡之所以如此籠絡侯景,那是因為侯景這個大魔王乃爾朱榮死后,整個北方地區(qū)軍事造詣最高的人。

高歡死后,侯景野心膨脹,想取代高家的地位,結果被高歡留下的后手慕容紹宗所擊敗。但這并不代表侯景不行,事實上慕容紹宗只能在侯景面前保證不敗,然后利用北齊龐大的體量耗死了侯景而已!

548年正月,侯景在中原創(chuàng)業(yè)失敗后南下投奔蕭衍。但此人賊心不死,在淮南待了不到半年就再次起兵造反,他通過利用江南地區(qū)豪強與奴婢的階級矛盾、藩王與中央的央地矛盾,竟然成功逆襲殺掉了占據主場優(yōu)勢的蕭衍。

蕭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蕭衍

蕭衍死后,江南分成四股較大的勢力,第一股是長江下游三吳地區(qū)的太子蕭綱,這是侯景扶持的傀儡政權,占據當時長江流域最精華的地區(qū)。

第二股是占據巴蜀地區(qū)的梁武帝第八子蕭紀,不過巴蜀地區(qū)地形閉塞,自古以來都沒有從這里出發(fā)占據江南的案例。

第三股勢力是長江中游的荊襄地區(qū),主要由湖南、湖北兩個省份構成。湖南方面的帶頭大哥是梁武帝的孫子,已故前太子蕭統(tǒng)的兒子蕭譽。湖北方面的則是他七叔蕭繹 這是個千古罪人,對中華文明犯下的罪行不下于項羽和秦始皇。

此外,梁武帝的第六子蕭綸也跑到長江中下游交界的軍事重鎮(zhèn)江夏,并被這里的官員推舉為頭目。也就是說,當時的荊州地區(qū)呈現(xiàn)出三足鼎立的格局。

除了傳統(tǒng)上中下三游之外,還有一個獨立的地緣板塊也意外參與到了這場亂世吃雞大賽。那就是珠江流域的嶺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按理說,它是沒資格參與這種爭霸賽的,但由于梁武帝晚年的胡亂折騰以及侯景之亂的影響,整個長江流域都被搞得經濟崩潰,反而是一直在旁邊吃瓜看戲的珠江流域沒怎么受到波及,意外地擁有了上桌博弈的資本。當時名義上控制嶺南的是梁朝宗室蕭勃,但實際掌權人卻是當地軍事一把手:陳霸先。

二、挽狂瀾于既倒

彼時王僧辯的直屬領導就是占據湖北的那個蕭家老七,華夏文明的千古罪人,湘東王蕭繹。

蕭繹是個外戰(zhàn)外行,內戰(zhàn)內行的膏梁子弟。梁武帝死亡的消息傳來之后,他的第一反應不是起兵為父報仇,而是想兼并掉湖南的大侄子蕭譽和江夏的六哥蕭綸。不僅如此,他還勾結北方的宇文泰,把自己的八弟蕭紀賣給北周,導致南方政權徹底失去了巴蜀之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僧辯當時就被派去湖南跟蕭譽作戰(zhàn),但他用兵謹慎,想要準備充足再出發(fā)。這讓著急內斗的蕭繹十分不爽,不但把他抓來痛打了一頓后扔大牢里囚禁起來,還把他全家上百口人扣作了人質。

但由于蕭繹派去的人不頂用,被蕭譽打敗了,這才不得不重新啟用王僧辯。名將一出手,戰(zhàn)局瞬間一百八十度逆轉,蕭譽這小嘍啰很快就被拿下了,另外一個參賽選手蕭綸也被嚇破膽,直接渡江投奔禽獸王朝北齊去了。就這樣,蕭繹不費吹灰之力地統(tǒng)一了荊襄之地 ,成為了后三國時代的劉表。

但與此同時,在江東地區(qū)禍亂人間的大魔王侯景也盯上了這塊地方。侯景這個人長于破壞短于建設,他占據江東不到一年就把富庶繁華的三吳之地給禍害成了一片人間煉獄。

《梁書》是這樣記載宇宙大將軍的“大手筆”的:“自晉氏渡江,三吳最為富庶,貢賦商旅,皆出其地。及侯景之亂,掠金帛既盡,乃掠人而食之,或賣于北境,遺民殆盡矣!”

侯景猶如蝗蟲過境把長江下游啃食一空后,江東已經無法供養(yǎng)他那支軍隊,于是他就把目光盯向了中游的荊襄,如果讓侯景這么一路啃下去,江南地區(qū)起碼得倒退五百年。

而正如前文所說,侯景是那個時代軍事造詣最高的一個殺神。以當時江南諸將那可憐的戰(zhàn)斗力,基本上沒有戰(zhàn)勝他的希望。

551年4月,侯景開始西進,蕭繹派去抵御的大將徐文盛被打得大敗虧輸,侯景大軍勢如破竹攻破了荊州東大門:江夏。

此時侯景距離荊州首府江陵只剩下巴丘一座重鎮(zhèn)。此處是湘江與長江的交匯處,即今湖南岳陽,也是當年吳蜀兩國在荊州對陣的最前沿,周瑜就是死在這里的。

侯景來到巴丘的時候,王僧辯閉門不出,還給侯景說了一通十分曖昧的話,大意是你放心大膽地向荊州前進吧,我不是你的敵人,只是我全家上百口在人家手里,實在不敢輕易投降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侯景終究信不過王僧辯,害怕他在背后捅自己腰眼子,于是便打算拿下巴丘城后繼續(xù)西進。可沒想到這一打直接把自己的事業(yè)給打崩了。

在長達兩個月的巴丘保衛(wèi)戰(zhàn)中,侯景使出了渾身解數,但就是屢攻不克。再加上此時軍中爆發(fā)瘟疫,軍士死傷過半。侯景南下投奔梁朝的時候,本就沒帶多少嫡系部隊,他手上的軍隊都是后來在江南組建的草臺班子,一旦遇上這種史詩級別的大潰敗,立馬就得樹倒猢猻散。

巴丘大勝后 ,蕭繹命令王僧辯乘勝東進,收復江東,殲滅侯景。與此同時,另一個玩家也加入了這場游戲,他就是一直在嶺南坐觀成敗的陳霸先

其實侯景之亂爆發(fā)后不久,陳霸先就已經抽調嶺南的家底準備上桌梭哈了。但他本錢太少,沒敢輕舉妄動,一直在珠江與贛江的分水嶺大庾嶺貓著,老陳對外宣稱自己效忠蕭繹,但卻始終不肯去一山之隔的湖南報到。

等到王僧辯取得巴丘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之后,侯景成了秋后的螞蚱,他手上那塊江東之地就成了一只“高材疾足者先得”的肥鹿。陳霸先瞅準這個時機,帶著多年積攢的賭本壓上了牌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侯景是人家王僧辯打敗的呀!你陳霸先憑什么撿漏?人家王僧辯愿意嗎?

答案是愿意。

正如前文所說,當時長江流域已經被禍害完了。江東成了一片白地,荊襄也不遑多讓,三蕭剛剛打完淘汰賽,又被侯景破門禍害了一通,北方還有一個宇文泰在虎視眈眈。王僧辯的主子是沒有余糧供給他的,但陳霸先有啊,他這次北上足足帶了50萬石糧食,大手一揮就給王僧辯分了30萬,不然王僧辯只能趴在荊州干瞪眼。

后來這兩人聯(lián)手,在南京城外送了惡貫滿盈的侯景最后一程。江東之地也就此落入陳王聯(lián)盟手上,從這時候開始,王僧辯就不管自家一百多口人的性命,開始脫離蕭繹,擁立一個叫蕭方智的南梁宗室做皇帝,自成一系了。

三、巴蛇吞象,物極必反

但是,在分配江東這塊大蛋糕的時候,王僧辯犯了致命的錯誤。他把自己的手下王僧智、杜龕、張彪、徐嗣徽都派出去占領了整個三吳之地的核心地帶,卻只給陳霸先的嶺南集團丟了一個京口鎮(zhèn)。

這種分配方式,即讓陳霸先集團對他心懷怨恨,也使得自己的力量遭到攤薄,而潛在敵人的力量卻被集中在了京口。此時的王僧辯猶如一張拉滿的弓弦,看似張力最大,但其實也是最脆弱的時候,只要用小刀輕輕一碰他就會斷裂開來。

這種情況持續(xù)了4年,當時間來到554,那根壓倒王僧辯的稻草終于出現(xiàn)了。這根稻草就是北方齊國的“英雄天子,神經皇帝”——高洋。

高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高洋

在侯景之亂這場盛宴中,北齊的死對頭北周利用蕭氏內斗的機會,輕松奪取了有天府之稱的巴蜀之地,并于不久前干掉了王僧辯的前東家蕭繹,得到了江陵之地,成功地在后三國時代完成了當年諸葛亮隆中對中的理想版圖構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讓高洋十分眼紅,為了拉平與北周的差距,他就想吞并江東,扶持梁國的傀儡宗室蕭淵明回去繼位。

王僧辯迫于高洋的軍事壓力,被迫答應了這個屈辱的條件。但這讓一旁窺伺的陳霸先看清了他的虛弱。王僧辯連侯景這尊殺神都能硬剛,加上又有長江天險屏障,為什么一槍不發(fā)就答應高洋的要求?

只有一種可能,他現(xiàn)在很虛弱。

對于陳霸先來說,如果高洋成功入股江東這個項目,他的前途將會變得十分暗淡。因為以他的本錢,根本不足以與一個大國抗衡,高洋一來他就沒有翻身之日了。

所以他一定要去攪黃這個項目,決不能讓高洋過長江。而要達到這個目的,第一個要打倒的人就是王僧辯。

如果論紙面實力,陳霸先是沒有勝算的。但正如前文所說,王僧辯在三吳跑馬圈地,他的力量被攤得太薄了,留在他身邊的武裝已經不足以保證萬全。陳霸先就是利用這個機會,不宣而戰(zhàn)突襲了王僧辯,直到臨死前王僧辯還沒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就稀里糊涂做了刀下鬼,而他辛辛苦苦打拼下來的基業(yè),也落入了陳霸先手上。

陳霸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陳霸先

文史君說

王僧辯高位崩盤的慘痛教訓,再次印證了物極必反這句古話的哲理性。任何時候保全自己都是第一位,發(fā)展只是第二位,無論何時手上一定要有足夠的現(xiàn)金流以應對危機。為了發(fā)展而增添生命危險,那就是舍本逐末,死有余辜。

參考資料來源

李國章、趙昌平主編:《二十五史簡明讀本·宋書 南齊書 梁書 陳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日]吉川忠夫,張恒怡譯“”《侯景之亂:六朝的黃昏》,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24年。

(作者:浩然文史·西北狼)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chuàng)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yōu)質作者。讓專業(yè)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