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地藝術的傳奇藝術家情侶,永遠繞不開Christo和Jeanne-Claude的名字。這對以“包裹藝術”聞名的“神雕俠侶”雖已雙雙離去,但他們所秉持的藝術追求將永遠留存于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Christo和Jeanne-Claude在德國柏林國會大廈前合影, 照片: Wolfgang Volz ? 1993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2024年,Christo和Jeanne-Claude基金會將藝術家的邁阿密裝置《環(huán)繞群島》(Surrounded Islands) 全部檔案贈送給NSU藝術博物館勞德代爾堡。目前,博物館已開啟捐贈展示,展出包括Christo的43多幅原創(chuàng)草圖和拼貼畫,以及詳盡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成果,甚至還有當時使用的粉紅色織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環(huán)繞群島》, 照片: Wolfgang Volz ? 1983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今年也正值Christo和Jeanne-Claude的著名作品《門》(The Gate) 20周年與《包裹新橋》(The Pont Neuf Wrapped) 40周年,以本次展覽為開端,一系列Christo和Jeanne-Claude作品的紀念活動也將在全世界范圍內舉行。

2025,就讓我們重新“包裹”世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80年,邁阿密藝術中心的館長邀請Christo和Jeanne-Claude為1982年的新世界藝術節(jié) (New World Festival of the Arts) 創(chuàng)作一件作品。他們在取材時被比斯坎灣的島嶼所吸引,于是決定圍繞這些島嶼進行創(chuàng)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Christo畫的《環(huán)繞群島》部分手稿, 圖片: eva-Inkeri ? 1980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經(jīng)過長達三年的籌備工作,Christo和Jeanne-Claude不僅取得了多個相關機構的許可,還與海洋生物學家、工程師、哺乳動物專家和鳥類學家等專業(yè)人士合作,確保項目不會對環(huán)境和野生動物造成傷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Christo畫的《環(huán)繞群島》規(guī)劃設計部分手稿, 圖片: Wolfgang Volz ? 1981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1983年5月7日,項目終于完成。藝術家們使用了650萬平方英尺 (合60.4萬平方米) 的粉紅色聚丙烯織物,將比斯坎灣的11個島嶼圍繞起來。這些織物被縫制成79種不同的圖案,以貼合每個島嶼的輪廓,像11朵綻放的睡蓮漂浮海上。雖然《環(huán)繞群島》只保持了短短兩周時間,卻在南佛羅里達州的歷史上留下了最特別的一筆“粉紅色回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環(huán)繞群島》猶如海上的“睡蓮”綻放, 圖片: Wolfgang Volz ? 1983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2024年,Christo和Jeanne-Claude基金會將該作品的全部檔案捐贈給了NSU博物館。

時隔四十多年,曾經(jīng)曇花一現(xiàn)的“睡蓮”終于再次綻放于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環(huán)繞群島》安裝過程照片, 圖片: Wolfgang Volz ? 1983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環(huán)繞島嶼》賦予了博物館延續(xù)這個開創(chuàng)性藝術二人組遺產(chǎn)的責任,并激勵當代和后代藝術家追求他們的夢想,無論夢想多么大和復雜。

NSU藝術博物館館長兼首席策展人

Bonnie Clearwater

根據(jù)最新的展覽公布,這些檔案包括了《環(huán)繞島嶼》項目的籌備文件、工程研究、環(huán)境影響評估、許可證文件、通信記錄、原始織物樣本、模型等,完整展現(xiàn)了《環(huán)繞島嶼》從構想到實現(xiàn)的全過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Christo和Jeanne-Claude《環(huán)繞群島》俯拍圖, 圖片: Wolfgang Volz ? 1983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這是一次對曾經(jīng)神秘的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難得的深入展示,尤其通過詳盡的工程調查記錄和環(huán)境研究文件,展現(xiàn)了藝術家為確保項目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的付出和努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Christo和Jeanne-Claude與《環(huán)繞群島》設計手稿合影, 圖片: Bob Kiss ? 1981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環(huán)境保護也是兩位藝術家創(chuàng)作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無論作品規(guī)模多么宏大,他們始終在尊重環(huán)境的前提下與之產(chǎn)生互動,并確保項目結束之后的清理與回收,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影響和傷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Christo和Jeanne-Claude的創(chuàng)作生涯里,紐約中央公園的《門》無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作品。它的靈感來源于Christo和Jeanne-Claude對公共空間的長期興趣,他們希望通過設置一扇扇色彩鮮艷的門,在公園中創(chuàng)造新的體驗,改變人們對公園空間的感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Christo和Jeanne-Claude的《門》, 圖片: Wolfgang Volz ? 2005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因此,Christo和Jeanne-Claude設計了7503扇特別的門,每扇門高約16英尺,寬約12英尺,每扇門上都懸掛著自然垂落的同色織布,猶如一條長河貫穿整個中央公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Christo所畫的《門》部分設計手稿, 圖片: André Grossmann ? 2003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門》貫穿整個中央公園, 圖片: Wolfgang Volz ? 2005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門》從構思到落地花費了25年時間,經(jīng)過和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長期協(xié)商與規(guī)劃,最終在2005年2月26日至3月31日展出,吸引了超過400萬名游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Christo和Jeanne-Claude與時任紐約市長Michael Bloomberg一起揭幕《門》, 圖片: Wolfgang Volz ? 2005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20年之后,為了紀念這件作品,今年2月12日至3月23日,Christo和Jeanne-Claude基金會正在紐約The Shed舉辦展覽《Christo和Jeanne-Claude:門與紐約市未實現(xiàn)的項目》(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The Gates and Unrealized Projects for New York City)。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本次展覽可通過AR再現(xiàn)《門》的往日風采 ? 2025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這場紀念展覽不僅通過原始草圖、模型、實物組件等讓大眾更加了解《門》的創(chuàng)作過程,在中央公園,游客還可以通過Bloomberg Connects應用程序,體驗《門》的增強現(xiàn)實AR版本,穿越20年的時光,以虛擬技術再現(xiàn)曾經(jīng)的原始裝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Christo和Jeanne-Claude在《門》前合影, 圖片: Wolfgang Volz ? 2005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希望它第一次成為一座雕塑,

但是一座短暫的雕塑。

1975年,當Christo看到法國巴黎新橋 (Pont Neuf) 時,便想著:“我想改造它,把它從一個建筑對象、一個藝術家的靈感對象,變成一個藝術品本身”,于是,藝術家和創(chuàng)作團隊花費了10年時間將新橋的橋墩和燈柱全部包裹起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Christo和Jeanne-Claude《包裹新橋》, 圖片: Wolfgang Volz ? 1985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1985年9月22日至10月6日,《包裹新橋》僅用短短兩周的時間,就向世界宣告了“包裹”的魅力與流動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包裹新橋》的日與夜, 圖片: Wolfgang Volz ? 1985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長久以來,“包裹”成為了Christo和Jeanne-Claude最標志性的創(chuàng)作方式,甚至有時被直接命名為“包裹藝術”。雖然如今他們已離開這個世界,但“包裹”作為大地藝術里一項足夠特別的創(chuàng)作方式從未被人忘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Christo和Jeanne-Claude在《包裹新橋》前的合影, 圖片: Wolfgang Volz ? 1985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在即將到來的9月,巴黎將迎來《包裹新橋》40周年紀念日。當代藝術家JR將延續(xù)《包裹新橋》的創(chuàng)作,用石材再次包裹這座巴黎標志性的橋梁,將它改造成為一個巨大的石質洞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JR的新橋項目初步設計圖 ? 2024 JR

這是一場特別的紀念,更是向Christo和Jeanne-Claude充滿情誼的致敬。JR從巴黎的采石場里汲取靈感,并以《包裹新橋》為啟發(fā),以石頭為主要材料將巴黎的精致優(yōu)雅與原始粗曠相結合,來探索城市、自然與建筑之間不斷發(fā)展的關系

JR曾說,藝術是一種轉變,也是更新我們看待周圍世界視角的一種方式。這也是Christo和Jeanne-Claude一直以來所做的事——以最無害的方式給予環(huán)境宏大卻溫柔的擁抱,以此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慣性視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Christo和Jeanne-Claude遺作《包裹凱旋門》(L'Arc de Triomphe, Wrapped, 1961-2021) 圖片: Wolfgang Volz ? 2021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Foundation

水過無痕,雁過無聲。Christo和Jeanne-Claude的作品像是地球上的一陣風,一場雨,一陣絢爛煙火,一棵開花的樹。

也許明天落英繽紛,但終究會回歸原貌,正如這世界雖然瞬息萬變,卻又守恒往復。

? 本文為 Cc 主義 獨家版權所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微信號 ccfoundation

侵權必究

人類來到世上,終究只是大地之鹽

先睹為快,2025大阪世博會有什么值得期待?

重返“金銀島”!梵克雅寶如何講述海盜傳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