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yī)理論里,消化不良主要與脾胃功能失調緊密相關,涉及飲食、情志、勞逸等多方面因素。
從病因來看,飲食不節(jié)是常見原因之一。如今外賣盛行,人們常攝入過多肥甘厚膩、生冷辛辣食物,損傷脾胃,阻礙正常運化。比如,有人偏愛冷飲,過度食用冰淇淋、冰飲料,致使脾胃陽氣受損,消化能力下降。長期情緒緊張、焦慮、抑郁,也會影響脾胃氣機。像職場人士,長期面對工作壓力,易出現(xiàn)食欲不振、胃脹等消化不良癥狀。此外,過度勞累、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會損耗氣血,進而影響脾胃運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消化不良的癥狀主要有胃部不適、食欲減退、噯氣吞酸、腹脹等,部分人還會伴有腹瀉或便秘。從中醫(yī)角度,患者常伴有面色萎黃、乏力、舌淡苔膩等氣血不足的表現(xiàn)。
中醫(yī)診斷消化不良,主要依據(jù)患者癥狀、舌象、脈象。先了解患者病史與飲食習慣,觀察面色、舌象;再詢問癥狀輕重緩急,判斷疾病性質;最后綜合分析,確定病因和證型。比如,若患者舌苔厚膩、脈象虛弱,可能是脾胃虛弱型消化不良。
中醫(yī)治療消化不良,方法多樣。中藥內(nèi)服,依據(jù)患者情況,脾胃虛弱者,用黨參、白術、茯苓等健脾益氣;飲食不節(jié)導致的,用神曲、山楂、麥芽等消食化積;情志不暢引起的,用柴胡、木香、枳殼等疏肝理氣。針灸治療,選取足三里、中脘、內(nèi)關等穴位,可健脾和胃、調理氣血。推拿按摩,通過推拿腹部和穴位按摩,能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功能。
預防消化不良,關鍵在于保持良好生活和飲食習慣。飲食清淡易消化,避免暴飲暴食、過度飲酒吸煙;適當運動,增強體質,保持心情舒暢;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涼;適量食用健脾開胃食物,如山楂、山藥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