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虞國有一女子杜氏,膚白貌美,年方二八。雖出身寒門,但卻異常賢惠,眼光獨到。
這里特別解釋下,古代寒門是指祖上曾顯赫但現(xiàn)已落魄的權(quán)貴,雖失去地位,但仍然保留了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和文化傳承。
所以,杜氏,不僅聰慧眼光好,還頗有文化和才藝。
女大當(dāng)嫁,18歲那年,杜氏望著上門提親的好幾家媒婆,偏偏選中了家境貧寒,且比自己大一輪的百里奚。
父親問杜氏:“百里奚現(xiàn)在家里連吃飯都成問題,你確定要嫁過去嗎?”
杜氏回答:“他雖現(xiàn)在貧困,但從小飽讀詩書,才學(xué)過人,將來一定能封侯拜相。”
于是,30歲的百里奚,娶了18歲的杜氏。
新婚夫妻,雖貧寒,但生活中還是充滿了甜蜜。
可是,短短幾年,杜氏接連生下了兩個兒子,多了兩張嘴,家里的糧食很明顯不夠吃了,杜氏就想讓丈夫出去做官。
可當(dāng)時并無科舉制度,做官需要有人舉薦,而且他們所處的虞國,宗法制度森嚴(yán),平民出身的百里奚,很難入仕。

這天晚上,杜氏宰殺了家里唯一的一只下蛋母雞,想燉肉給丈夫餞行。
可洗干凈雞肉后,才發(fā)現(xiàn)柴火不夠,怎么辦呢?
杜氏環(huán)顧四周,家徒四壁,唯一可拆卸的木頭就是門上的門閂了!好,就用它吧!
杜氏伸手取下門閂,拿起柴刀劈了下去。
晚上,百里奚回來,一進門,就看到飯桌上的香噴噴的雞肉湯,旁邊兒子饞得都流口水了,但依然一口未動。
百里奚納悶,忙問妻子:哪來的肉?
杜氏答道:“你只管吃了,然后就去求官。虞國宗法森嚴(yán),沒希望,咱就去別的國家看看?!?/p>
百里奚熱淚盈眶:“夫人,我一定會出人頭地,給你們好日子過!”
第二天,百里奚背上簡單的包袱,出發(fā)了。
他先后到了宋國,齊國等地,只要看到有招門客的地方,就去問,只可惜并未碰到賞識自己的人。
盤纏用完后,百里奚就一路乞討,誓死不出人頭地,不回家!
轉(zhuǎn)眼30多年過去了,當(dāng)初為前途奔波的中年人,現(xiàn)已年近古稀。
百里奚在經(jīng)歷了乞丐--做官--被俘--陪嫁--養(yǎng)馬--羊皮換相之后,終于在秦國穩(wěn)定下來,做了大夫。
秦穆公非常賞識百里奚,不僅俸祿頗豐,還賞賜了豪宅和車馬。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杜氏在百里奚走后,獨自拉扯兩個孩子長大,由于遭遇荒年,杜氏不得不帶著兩個兒子逃了荒。
一路乞討一路走,杜氏來到了秦國,到處找大戶人家打工,以幫人洗衣為生。
雖生活困難,但工作之余,杜氏從不忘教兒子讀書識字,沒有紙筆,就用樹枝在地上劃拉著寫字。
轉(zhuǎn)眼之間,杜氏也50多歲了,卻一直沒有再見到丈夫,不知他是死是活。
突然有一天,咸陽城里好多人去看熱鬧,打聽之下,才知道,原來秦穆公用5張羊皮換了個奴隸回來。
換奴隸不稀奇,稀奇的是,秦穆公居然親自去迎接那個奴隸了!
后來又聽說,秦穆公拜了那奴隸做大夫,而那奴隸居然名叫百里奚!
“百里奚?難道是我丈夫?”杜氏心中一陣驚喜,轉(zhuǎn)念一想,又擔(dān)心是同名。
“萬一弄錯了,可如何是好?要不我去相府當(dāng)個女仆,找機會認(rèn)認(rèn)?”杜氏一邊搓著粗糙的手,一邊踱步思忖。
想到這個主意,杜氏毫不遲疑,起身就去了相府。
杜氏在門房說明緣由:我來應(yīng)聘仆役,幫忙洗衣做飯都可以。
新府缺人,管家一看人挺老實的,又很能干,就收了。
沒事的時候,杜氏總打聽,這個大夫百里奚是哪國人,可曾娶妻納妾?
管家告訴她,相府老爺百里奚是虞國人,已70歲,府里沒有女主人,杜氏心里便有了底。
不久,相府宴請賓客,杜氏主動找管家,求管家?guī)妥约阂],給一次獻藝的機會。
百里奚還挺好說話的,聽說洗衣女仆主動請求獻唱,居然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輪到杜氏上場,只見她衣著樸素,又不失整潔,行為舉止落落大方。
行禮后,杜氏坐到琴旁,伸手撫琴,開口唱了起來:“百里奚,五羊皮!憶別時,烹伏雌,舂黃齏,炊扊扅。今日富貴忘我為?”
百里奚一聽,大為驚訝,因為殺下蛋母雞,和用門閂燒火的事,只有自己的妻子知道呀!
這位唱歌的可是?心里想著,百里奚趕忙起身走下來,仔細(xì)端詳。
這一看不要緊,唱歌的婦人竟然真是自己的發(fā)妻!
只是,當(dāng)初離家時,杜氏只有二十出頭,風(fēng)華正茂,現(xiàn)在的她,眼角爬上了皺紋,手因為天天洗衣,變得粗糙,眼神都由原來的靈動變得堅韌起來。
百里奚又驚又喜,上前抱住杜氏,直呼:“真是你啊!這些年你怎么過來的呀?孩子們還好嗎?”
杜氏泣不成聲:“孩子們都好!這么多年,你辛苦了!”
賓客眾人聽說是丞相夫人,也都紛紛前來道賀。

秦穆公得知此事之后,對百里奚飛黃騰達后,依然認(rèn)發(fā)妻的品德非常贊賞,賞賜了他們許多財物,并任命百里奚的長子做了大夫。
翌日清晨,杜氏身著華服站在門前,送百里奚和兒子孟明去上朝。
目送他們離去的背影,杜氏心里不禁浮想聯(lián)翩:
若當(dāng)初不是自己極力勸說丈夫外出求官,又怎能有今日之榮光?又怎能福蔭子孫?
若百里奚是薄情之人,發(fā)跡后又娶嬌妻,我該如何自處?
還好,他有情,我有義,茍富貴,莫相忘!
百里奚,浮世三千,愛你的心此生不換!
最好的婚姻,莫過于此,靈魂相依,目標(biāo)一致,共同跨越艱難,彼此支持,互相成就。
兩個人朝著相同的方向努力,便是最美好的愛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