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年間,濟寧城中有個年輕后生,長得眉清目秀,被狐精喜歡上了。
每到夜晚,狐精會悄然現(xiàn)身,與他同榻而眠。直到年輕人二十多歲時,也一夜都不空著。
對此,年輕人苦惱不已。有人出主意,讓他留起胡須,或許能借此嚇退狐精。
年輕人依言而行,沒過多久,胡須便微微冒了出來??烧l能料到,那狐精狡黠得很,趁年輕人熟睡之際,竟悄悄將他的胡須剃得干干凈凈,還順便給他涂上胭脂抹上香粉。
次日清晨,年輕人瞧著鏡中模樣,滿心無奈。為了擺脫狐精的糾纏,他四處尋訪高人道士,求來一張張符咒驅(qū)狐。然而,一切都是徒勞,狐精依舊每晚按時出現(xiàn)。
年輕人被折騰得疲憊不堪,無計可施。后來有一天,聽聞正乙真人乘船路過濟寧,他仿若抓住了救命稻草,趕忙提筆寫信,言辭懇切,乞求真人鎮(zhèn)治狐精。
正乙真人乃有道之士,心懷慈悲。收到信后,決定為年輕人解難,就向城隍投了訴狀,希望借助城隍之力查明此事。
沒過多久,那狐精竟主動找來,眾人只聞其聲,不見其形。
狐精開口訴說,聲音中滿是哀怨與憤恨:“前世,我本是個良家女子,而這年輕人是個僧人。那夜,我路過他所在的寺廟,竟被他強行劫持,關在陰暗潮濕的地窖里。整整十七年啊,我在暗無天日之處受盡屈辱,每日以淚洗面,最終郁郁而死?!?/p>
“我死后,魂魄告到陰曹地府,地府查明真相,判那和尚在地獄受盡折磨后,來生還需償還對我的虧欠??赡菚r,我因為犯了別的過錯,投生為狐貍,在山林中艱難生存了一百多年,未能與他相遇?!?/p>
“如今,我歷經(jīng)修煉,終得人形,恰好這和尚今世轉(zhuǎn)生為這年輕人,我怎能不前來報仇雪恨?待這十七年期滿,我自會離去,無需他人驅(qū)趕?!?/p>
眾人聽了狐精所言,皆感震驚,原來這段糾葛竟跨越了前世今生。
有人為年輕人求情,說他對前世之事毫無記憶,希望狐精能大度,放過他。
狐精冷聲拒絕,“未經(jīng)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我整整十七年待在地窖,身心遭受無盡的折磨。在山林修煉的日子,更是歷經(jīng)無數(shù)艱難險阻,風吹雨打、猛獸襲擊,多少次與死神擦肩而過。那時,何曾有人對我展現(xiàn)出哪怕一絲的同情與善良?”
“現(xiàn)在的他確實不記得前世之事,可前世的惡僧與現(xiàn)在的他,難道不是源自同一個靈魂嗎?盡管他現(xiàn)在對過去的罪行毫無記憶,但這并不能改變他曾犯下的過錯。靈魂或許會經(jīng)歷轉(zhuǎn)世重生,但業(yè)力卻如影隨形,不會輕易消散。每一個生命階段都是這個靈魂的一部分,無論記憶是否延續(xù),責任和后果依然存在?!?/p>
狐精的聲音愈發(fā)高亢,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如果因為失去了記憶就能逃避一切,那這世上豈不是充滿了可以隨意作惡后又重獲新生的人?正義何在?公道何在?我所承受的痛苦與折磨,絕不可能就這樣被一筆勾銷?!?/p>
在場的眾人被它這股氣勢所震懾,一時無人敢再開口。
年輕人面色蒼白,心中滿是無奈與恐懼,面對狐精堅定的復仇決心,他感到深深地無力。
正乙真人也是面露難色,此事涉及因果輪回,并非簡單的妖邪作祟。若強行插手,恐會擾亂陰陽秩序。他沉思良久,眉頭緊鎖,最終只能長嘆一聲,認可了狐精的說法。
后來期限滿了,狐精真的離去了。這件事足以讓人明白,債務一旦產(chǎn)生,無論跨越幾世,終須償還。因果循環(huán),業(yè)力不滅,靈魂所背負的終究無法逃避。
本故事改編自《閱微草堂筆記》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