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三個節(jié)氣,標志著春天的正式到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彼自捴v“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在這個特殊的時節(jié)里,民間流傳著許多關于生活起居、飲食調理、以及農(nóng)事活動的習俗,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1不留、2不做、3要吃,分別指的是什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不留:不留陳年舊物

驚蟄時節(jié)不妨抽出一些時間,將不再需要的舊衣物、舊書籍、舊家具等進行一次整理,對于不需要的物品可以捐贈給需要的人,也可以進行環(huán)?;厥?。一個干凈整潔的家,不僅令人心情愉悅,還能為新的一年帶來好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了物質層面的清理外,“不留舊物”還意味著要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去除那些不利于健康的行為模式。例如過度飲酒、暴飲暴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應當在此時下定決心改正。

同時也要審視一下自己的社交圈,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那些積極向上、能夠激勵自己成長的人身上。這樣的情理,不僅能讓自己的心靈更加輕松,也能讓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不做

不熬夜

驚蟄過后白晝漸長,黑夜會漸短,人體也應順應天時早睡早起,在這個節(jié)氣里,我們要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晚上盡量在11點前入睡,早上7點左右起床。睡前最好避免使用電子設備,以免藍光刺激影響睡眠。

充足的睡眠能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也能為白天的活動儲備能量,使我們在春天的時候能夠保持充沛的精力,更好地適應大自然的變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做過度勞累之事

工作與生活中,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與任務,避免長時間連續(xù)工作,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工作之余,可適當進行一些輕松的活動,如伸展運動、深呼吸等,緩解身體的疲勞。

對于一些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應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以免因勞累過度而引發(fā)身體不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要吃

吃梨

“驚蟄吃梨” 是北方地區(qū)的傳統(tǒng)習俗,可以生食也可以將梨切塊,然后加入冰糖、銀耳等燉煮成湯,還可以制成梨膏。在一些地區(qū),還有將梨切片與蜂蜜、枸杞等一起泡茶飲用的習俗,既能品嘗到美味,又能為春天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吃春筍

春筍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蟄伏,此時剛剛破土而出,通常非常鮮嫩。春筍的烹飪方式多樣,可清炒、紅燒、涼拌,清炒春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鮮嫩脆爽的口感;涼拌春筍則清爽可口,別有一番風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吃菠菜

菠菜也是驚蟄時節(jié)的應季蔬菜,菠菜可以清炒,也可以做菠菜蛋花湯,還可以將菠菜焯水后,加入芝麻醬、蒜末等調料涼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寫到最后

當春雷劃破長空,蟄伏的蟲蛇結束冬眠,大地也將開啟新一輪生命勃發(fā)。驚蟄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中,第一個以動物活動命名的時令,承載著農(nóng)耕文明對自然規(guī)律的深刻認知。驚蟄的這些習俗其實也是提醒我們:真正的養(yǎng)生,是與天地同頻的智慧;最深的傳統(tǒng),是尊重自然的謙卑。

大家如果還有別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qū)進行留言和討論,同時也歡迎收藏和轉發(fā)。(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