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聞著名“22大明星”之一、著名導演于洋去世的消息,無數(shù)影迷都倍感痛惜。
大家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都在表達著對這位老藝術(shù)家的深切愛戴和無限思念之情。

此刻,雅清也想通過一組難得一見的老照片,來回憶這位好演員的藝術(shù)人生,來讓大家,對這位老藝術(shù)家,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

說到于洋,我們更為熟悉的,是他的銀幕形象——《英雄虎膽》中的曾泰、《水上春秋》中的華小龍、《暴風驟雨》中的肖隊長、《大浪淘沙》中的靳恭綬、《火紅的年代》中的趙四海、《第二個春天》中的馮濤、《戴手銬的旅客》中的劉杰等,哪一個不是在銀色的世界里,熠熠閃光?

但生活中的于洋,究竟是什么樣的呢?和銀幕上的他,又有著什么樣的區(qū)別呢?
今天,讓我們通過圖片,來還原更為真實的于洋。

1930年10月4日,于洋出生于山東黃縣。但在他6歲那年,他隨母親從山東老家來到東北吉林投奔早年“闖關(guān)東”的父親。他們吉林北山落下腳來。
上圖是6歲的小于洋(右)和母親以及鄰居家的小姐妹的合影照。從他們的衣著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我們可以看出,幼年時于洋的家境并不很好。面對鏡頭,他還感到非常陌生,眉頭緊鎖,一臉嚴肅。倒是他的母親笑容慈祥,展示出了一位家庭婦女的樂觀與堅強。

于洋之所以能夠與電影結(jié)緣,與他的哥哥有關(guān)。
因為他的哥哥,曾是長春“滿映”電影公司的基本演員。
1942年,12歲的于洋也在哥哥的推薦下,進入電影公司,成為了一名兒童演員。上圖是于洋在那個時候所留下的一張照片。當時他還在讀小學。

后來,于洋的哥哥加入到了革命的隊伍,這對于洋的影響也非常大。
上圖是于洋在12歲那年,與母親和哥哥在長春所拍下的一張合影。

1945年,于洋在哥哥的引領(lǐng)下,也走上革命道路。他先是在公安戰(zhàn)線上,做起了一名偵察員,隨后又在牡丹江、林口一帶參加土改工作。上圖是16歲的于洋,在東北麻山的深山老林里參加土改工作隊時的所留下的老照片。

而也正是在東北興山,于洋與新成立不久的東北電影制片廠取得了聯(lián)系。他在袁牧之、陳波兒等領(lǐng)導的召喚下,加入到了新中國第一家電影廠的建設(shè)之中。上圖是他16歲那年,在興山時與陳波兒的合影照。

1947年,17歲的于洋,參加了東影廠第一部短故事影片《留下他打老蔣》的演出。他在其中出演解放軍連長。上圖是在他拍攝之余所留下的照片,清俊的面龐稚氣未脫,但神情卻無比剛毅。

于洋在銀幕上所塑造的革命軍人形象之所以會那么栩栩如生,與他在部隊受到鍛煉,有著豐厚的生活體驗和積累,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1948年,于洋曾在東北炮兵司令部擔任文化教員。上圖是他在這一時期所拍的照片。

1949年,于洋參演東影廠拍攝的《衛(wèi)國保家》這部電影時,與在影片中出演女主角的蒙古族女演員楊靜產(chǎn)生真摯的戀情。他們的彼此的初戀,此后75歲的時間,他們始終恩愛不離,不離不棄。

上圖:風華正茂的于洋,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1953年,于洋和楊靜在拍完電影《結(jié)婚》期間喜結(jié)連理。于洋的好朋友葛存壯全程操辦了這場婚禮,《衛(wèi)國保家》這部電影的導演嚴恭,擔任了這場婚禮的主持人和見證人。

1954年,于洋和楊靜的第一個孩子出生,那就是他們的大女兒于靜江。不過楊靜分娩的時候,于洋正在外景地拍戲。當他回到家時,女兒已經(jīng)好幾個月大了,見到“陌生”的爸爸,于靜江直往媽媽懷里躲,最終于洋是靠一只玩具小象,才逗得女兒哈哈直樂。

后排左三為于洋,二排右三為楊靜
1955年,北京電影學院聘請了前蘇聯(lián)電影教育專家前來講學,并開辦了一個演員干修班。于洋和楊靜作為優(yōu)秀演員雙雙進入這個“干修班”進行深造。
因為這個班上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已經(jīng)小有名氣的電影演員,所以又被稱為“明星班”。上圖是這個“明星班”的合影——于洋、楊靜、胡朋、陳強、張瑩、凌之浩、沙莉等著演員,都在其中。

1955年,卡贊斯基是這個“明星班”的表演老師,他非常欣賞于洋這個學生,并給于洋取了“于大船”這個綽號,意思是“航行在海洋里的大船”。從此,班上的同學,都稱于洋為“于大船”。

這個“明星班”的畢業(yè)大戲,是出演莎翁名劇《第十二夜》。演出非常成功,周總理親自接見了演員們。在上面這張照片中,大家能找出于洋來嗎?提示大家一下,于洋站在第二排的位置。

1958年,于洋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yè)后,成為北京電影制片廠演員,并因在八一廠拍攝的電影《英雄虎膽》中出演偵察科長曾泰一角名聲大噪。他在拍攝這部影片的過程中與導演嚴寄洲和演員王曉棠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上圖是三人在多年后的再次合影。

作為一名演員,于洋常年堅持鍛煉,多年都保持著良好的身材。上圖是他在拍攝電影《水上春秋》期間與女演員的合影。

1960年9月14日,于洋和楊靜的第二個孩子于曉陽出生。上圖是他們一家四口所拍的合影照。一家人笑得多么開心啊。

1962年,于洋因在《飛越天險》、《青春之歌》、《礦燈》、《水上春秋》、《暴風驟雨》等電影中的出色表現(xiàn),而被評為“22大明星”之一。這一年他32歲,上圖是他在這一時期所拍的明星照,多么帥氣逼人啊。

1964年,于洋接到珠江電影制片廠伊琳導演的邀請,在電影《大浪淘沙》中成功塑造了性格倔強、立場堅強、愛憎分明的貧苦知識分子靳恭綬的形象。他在影片中呈現(xiàn)了激情澎湃的表演。但可惜的是影片歷時三年拍攝完成后卻被打成“毒草”遭到禁映,直到十幾年后才“重見天日”。
上圖是影片《大浪淘沙》拍攝期間,于洋和同劇組的演員王蓓(飾謝輝)、郭藝文(飾宋珠萍)、吳慧明(飾劉芬)、簡瑞超(飾顧達明)、杜熊文(飾楊如寬)、劉冠雄(飾余宏奎)、史進(飾趙錦章)、林嵐(飾薛健白)、于尤(飾老張)的合影。

1966年,一場運動來襲,北影廠是重災(zāi)區(qū),于洋和楊靜都受到?jīng)_擊。但好在他們一家人始終都堅守在一起。溫暖的親情伴隨他們度過了那一段難捱的時光。上圖是他們這一時期所拍的照片。

特殊的日子,艱難的歲月,更加堅固了于洋和楊靜的夫妻情深。
上圖是于洋和楊靜從“五七干校”回城后,第一時間來到天安門廣場前合影。

1974年,許久都未能再上銀幕的于洋,終于得到了一個機會,那就是在上影廠拍攝的電影《火紅的年代》中出演煉鋼工人趙四海。于洋非常珍惜這次機會,一到劇組就進入上海鋼鐵廠體驗生活。上圖是他和電影導演傅超武、攝影師周從羅的合影。
事實上,于洋在這部影片中呈現(xiàn)了精湛的演技,尤其是趙四?!盃t前回憶”這場戲,8分鐘的激情獨白,不知令多少影迷為之震撼。

1976年,于洋在拍完《第二個春天》后,就轉(zhuǎn)型做起了導演。這一年他46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成功執(zhí)導了達式常主演的《萬里征途》。

隨后于洋又自導自演了《戴手銬的旅客》,和妻子楊靜共同執(zhí)導了《大海在呼喚》、《騎士的榮譽》等電影。上圖是于洋楊靜夫婦在《騎士的榮譽》外景地。

眾人都知道于洋是大明星,但卻不知他在生活中,還是個如假包換的大孝子。他的父親過世比較早,所以打小他就和母親相依為命。長大后他無論在東北還是在北京,不管走到哪兒,他都會將母親帶在身邊,為母親盡孝。楊靜對婆婆也無比的尊敬,一家人其樂融融。

于洋在銀幕上是硬漢,但在兩個孩子的眼中,卻是個“慈父”。他和楊靜將兩個孩子都培養(yǎng)得十分優(yōu)秀。他的大女兒于靜江長大后進入部隊文工團,轉(zhuǎn)業(yè)后從事文化工作。上圖是于洋一家人送女兒去參軍時所拍下的全家福。

于洋和楊靜的小兒子于曉陽,長大后也是先進入部隊歷練,然后成為了一名電影導演。為了扶持兒子,于洋還曾在于曉陽執(zhí)導的電影《女賊》中出演角色??上н@部電影后來并未上映。
上圖是1993年,于洋和楊靜夫婦舉辦紅寶石婚紀念活動時,女兒和兒子雙雙向父母表示祝賀。

2003年,于曉陽和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爾舉辦了婚禮,于洋和楊靜夫婦甭提有多高興了。正好這一年又恰逢于洋和楊靜60周年“金婚”紀念日,所以一家四口拍了一張合影照,記錄下了這個喜慶的時刻。

但誰能想到兩年后的2005年1月7日這天,于曉陽在湖北恩施為電影《北緯30度》做完前期籌備工作返回北京的途中,因突發(fā)急病,而不幸因公殉職,年僅44歲。于洋和楊靜聽聞這個噩耗,如萬箭穿心,悲痛欲絕。

于洋和楊靜,他們在生活中是伴侶,在工作中是搭檔。他們相依相伴75年,在漫長的風雨歲月里,他們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分彼此。

所以,2025年1月17日,楊靜去世后,對于洋造成了致命的打擊。這不,時間剛過去一個多月,3月1日,于洋便追隨愛妻而去了,享年95歲。
我突然就想到了“梁?!钡墓适?,我覺得,于洋和楊靜,也是變成蝴蝶,飛走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