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您的工作總結存在AI生成特征,請重新提交。"收到這條短信時,趙工正在縣城工地上吃盒飯,手抖得筷子掉進泥漿里。這個月第三位同行被系統(tǒng)預警,某省人社廳內部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職稱申報材料中疑似AI代寫占比已達19%,基層技術員成為重災區(qū)。

查核系統(tǒng)遠比想象敏銳。國家專業(yè)技術人才服務平臺工程師透露,檢測模型能識別出"段落首字規(guī)律性大寫"、"專業(yè)術語搭配異常"等12種AI特征。更致命的是,申報系統(tǒng)今年新增"寫作軌跡溯源"功能,要求提交材料編輯時間軸截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真實案例觸目驚心。江西某市住建局今年查出47份AI代寫材料,其中6人已取得證書的被撤銷資格。最冤的是位水利

補救黃金期只有72小時。發(fā)現(xiàn)預警提示后,按這三個步驟操作:

第一天:緊急溯源原始素材

立即整理電腦里的工作日志、會議記錄、項目進度表。重點找出與申報材料相關的紙質筆記,哪怕是用餐巾紙寫的草圖。某機電工程師用三年前維修記錄本上的油漬手寫稿,成功證明技術方案原創(chuàng)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天:構建人工創(chuàng)作證據(jù)鏈

打開手機相冊,找出材料中提到項目的現(xiàn)場照片,照片時間需覆蓋材料所述時間段。將微信工作群聊天記錄導出PDF,重點標注與申報成果相關的討論。某縣級農技員上傳了27條凌晨兩點的工作群溝通記錄,反而成為盡職證明。

第三天:重制核心章節(jié)

保留原有框架,用手機錄音口述技術難點突破過程,轉成文字后手動潤色。注意添加3處以上地域性細節(jié),比如"針對本地紅粘土質改良"等特征描述。河北某道路工程師在材料中加入暴雨沖毀臨時路基的實拍視頻截圖,最終審核通過。

關鍵要把握兩個原則:所有電子文檔保留原始創(chuàng)建時間,紙質材料加蓋單位騎縫章?,F(xiàn)在登錄"全國職稱評審誠信檔案",每人每年有3次補充材料機會。某位被預警的工程師,用施工現(xiàn)場監(jiān)控視頻里的工作片段,反而比文字材料多加了12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聰明的做法是提前預防。在初稿中故意留兩處無關痛癢的錯別字,比如把"預應力"寫成"預贏力",后期手動修正。某建筑公司總工發(fā)現(xiàn),材料里插入手繪示意圖的通過率比純文本高41%。

實在來不及補救,還有條后路——選擇"技術報告替代論文"新規(guī)。去年山東省允許用5份檢測報告+3個工程改良方案替代論文,通過率反而提升29%。記住,系統(tǒng)要的不是辭藻華麗,而是你真實解決過的問題。那些讓AI寫的漂亮話,可能正在毀掉你砌了十年的專業(yè)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