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000字,深讀需四分鐘)
文字|塵谷行知
鬼谷子的智慧是建構(gòu)在人際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里面的,雖然我們無從知曉他最初悟道而闡發(fā)思想的真正意圖,但我們通過史經(jīng)學家的文獻中,能夠隱隱約約地感受到從歷史殘垣斷壁透過來的一絲絲光芒。
這些光芒,足以將你我人生際遇里雜糅的那部分黑暗一掃而光,重新激發(fā)出對生活的渴望,而不是隨波逐流,虛無縹緲地夢想著有朝一日擁有詩和遠方。
鬼谷智慧一二部分作者已在前面簡簡單單地說過了。
第一思維談的是圣人先于眾生而生,他們的主要作用是置身于“道”和“眾人”之間,向眾人傳遞“道”的本體和運用方法,令下愚的人不至于落入禍患險象而不自覺。所以圣人具有承上啟下的意義。
鬼谷第二思維說的是縱橫捭闔家不以縱向和橫向的思維伸展作為己方,而是取兩者的黃金分割點,在與對方周旋的時候,做到變而無變、化而無化、念其不念、不念其念。

今天我們所談?wù)摰?,則是鬼谷第三思維:盲目同情別人,等于自己挖坑,因為你根本就搞不清楚對方的真情實意。
世人都知道要做好人,但好人其實是很難做的。越界就會變成“老好人”,做不及格又可能流入真善美的對立面。
真正意義上的好人,應(yīng)該是能夠?qū)彆r度勢,明白什么樣的場合說什么樣的話,遇到什么樣的人就要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在沒有摸清底細之前,默而許之,不作過多裝腔作勢。
《鬼谷子》:
夫賢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審定有無與其實虛,隨其嗜欲以見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貴得其指;闔而捭之,以求其利。
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行走,形形色色的人都會遇到。
有的是賢能仁士,有的是無德無才之人,有的智慧,有的愚昧,有的熱血勇敢,有的冷漠膽怯……
這些現(xiàn)象都表明萬千世態(tài)中,一切不過是在各安天命罷了,沒有哪一物降一物,更沒有哪一階層高于哪一層級,只需順其自然發(fā)展,便是人間正道。

好比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如果片片葉子都長得一模一樣,根本毫無美感可言,再者狂風襲來,大樹必然會被連根拔起。
世間萬物的差異性,同時也是必然性,更是一種自然性,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在遵循自然規(guī)律或存或亡、或消或長,不要參與進太多人為的干預(yù),即是天道。
那么,面對如此龐大且繁雜的人物交際網(wǎng),鬼谷子給出了一套常勝的招數(shù),這個招數(shù)就是:
在與不同差異性個體和物事進行場能交流時,應(yīng)當隨機應(yīng)變,有些地方使用“捭闔”,有些時候需要進退自如,不同的人需要或賤或貴的方式區(qū)別對待,有些事需要無為地放任自流,有些東西則需要通過章程法度去制約。
如此看來,好人的確是不好做呀,你不止是要看人臉色,還要兼顧場合場景,更要把準時機,能同時做到這三個方面,才可探查得出對方的虛實有無。

但也不是太難,事實上人與人打交道是最容易的,比與其它沒有思想特性的物種交流輕松得多。
因為只要是人,他就有欲望,有欲望就一定會有可以供你趁虛而入的要害之處,這便是鬼谷子所說的“隨其嗜欲以見其志意。”
欲望會使一個人亂了分寸,會將他的偏好及意圖一覽無余地呈現(xiàn)在大庭廣眾之下,即便他的計謀并沒有完全暴露出來,你也可以經(jīng)由他的舉手投足間感受得到那種波動無序的身心磁場,借此推斷出他的虛實真假。
這算是比較上乘的攻心術(shù)了,唯修養(yǎng)到至誠心性的智者才能辦得到。
《鬼谷子》:
或開而示之,或闔而閉之。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膳c不可,審明其計謀,以原其同異。離合有守,先從其志。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
捭,就是開示。闔,則是閉合。
天地間一開一合,如同白天和黑夜穿插交涉,白天開的時候萬物蘇醒過來,一派繁榮景象。夜晚閉合的時候,萬物都進入睡眠狀態(tài)了,天地間一片寂然。
人生天地間,自然而然都要按照這個鐵定規(guī)律去休養(yǎng)生息,而不是晝夜顛倒,不然打亂了生物鐘,各種疾患因此內(nèi)噬一個人的精神命脈,真是得不償失。

天地開合以示現(xiàn)萬物間的生息關(guān)系,同樣的道理,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物,人與事之間的交流,只有掌握交際的核心密碼,你才能沉穩(wěn)大度地去解決各種盤雜參差的現(xiàn)實問題。
交際的密碼就在于身心世界的開合。
當我們的內(nèi)心處于打開的時候,你會不由自主地去同情周圍的人,而這樣的同情心其實是盲目的,并沒有多少理性發(fā)生。而當我們的內(nèi)心處于閉合的時候,則會過度對外在環(huán)境的誠偽猜疑。
到底什么情勢下可以開,什么情勢下可以合,這便是“離合有守,先從其志”。
守是鬼谷智慧里的“圣人守司其門戶”,門戶是存亡的關(guān)鍵處,離合則像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的機動車的離合器,該松手時松開,該捏緊時緊,這都要事先看準路況再作抉擇出來的。
人的性情當然也有離合器,如何把握好它,依靠的是對方的“志”向表露,投其所志,你就穩(wěn)定了局面,反被動為主動,反客為主,當然,這不是一成不變的,主客之間的角色切換非常自然。
唯修習圣人之道者方能變動不居,自自然然地貼合物之終始,于內(nèi)無我,于外無敵。
活到老,學到老,道無止境,越深究越感覺奧妙無窮。待作者有閑暇時再續(xù)。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