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語可以考到115+,高二只能考到100,并不是英語水平變差了,而是高二的試卷更難了,如果你這個時候做高考難度的試卷,你會發(fā)現你的分數還會掉到80多。這是只背單詞然后大量刷題的同學,正常的分數走勢。
進入高中有背完高中英語3500詞的同學,都是比較努力的同學,在高一階段做高一難度的同步試卷,通常分數在110分以上,做高二難度的試卷通常在100分以上,做高考難度的試卷分數一般是80~110。
我們知道,不管是高一、高二、高三,不同階段的卷子,都可以包含整個高中所有的3500詞,那么這里面的難度區(qū)別是怎么產生的呢?
三個階段的試卷的主要區(qū)別是,詞組短語的比例不同:高一難度的試卷通常每份卷子包含80個詞組短語;高二難度的試卷通常每份卷子包含120個詞組短語;高考難度的試卷這幾年難度挺大的,每份卷子包含的詞組短語數量是180~210個。
很多同學學習英語,只背單詞,不背詞組短語,那么在考試的時候,尤其在做閱讀的過程中,只要是包含有詞組短語的長句和難句,他們就看不清結構,也讀不懂意思。然而,詞組短語是構成英語長句難句的必要條件。
高考不僅喜歡考結構復雜的詞組短語,喜歡對詞組短語進行疊加嵌套,還喜歡考字面意思和實際意思區(qū)別大的詞組短語。針對考生不讀文章,喜歡先看題目,然后找關鍵詞選答案這種不好的做題方法。高考出卷人還喜歡在文章中用詞組短語表達關鍵句,然后把短語中的一個詞作為錯誤選項;或者反過來,在文章中用一個單詞放在關鍵句里,在選項中用帶有這個單詞的短語作為錯誤答案。這就導致抓關鍵詞解題的這些同學大量丟分。
所以,結構復雜的詞組短語,以及字面意思和實際意思區(qū)別大的詞組短語,在高考拿高分這件事情上,絕對是需要重點攻克的內容。你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刷題上,但是不去解決詞組短語的整理和記憶,結果就會花了大量的時間,但是分數卡住不動。
歸納能力比較強的同學,可以用“牛津英漢雙解高階詞典”自己整理詞組短語,把里面3500詞相關的幾萬個詞組短語歸納總結出來,然后背掉。
學習時間比較緊張,或者歸納能力比較差的,也可以背“高中英語1.5萬考點”,作者的方法是把2300頁的牛津詞典里面3500詞相關的詞組短語總結出來以后,再進行過濾篩選,最后壓縮整理成72頁的筆記。然后,再利用高考真題去驗證整理的這個范圍的有效性,在內容不更新的情況下,連續(xù)10多年保持98%左右的覆蓋率,并且每份報告都完全公開,詳細到每一個詞組短語在1.5萬考點的第幾頁第幾個,都做很詳細的標注。
這些命中率分析報告,是研究高考英語出題方向的很好的材料,比如高考英語聽力連續(xù)10多年,都只考“高中英語1.5萬考點”高頻和中高頻部分的詞組短語,高考英語范文里面涉及到的詞組短語,基本都位于高頻部分,這些都是通過報告可以歸納出來的規(guī)律。
這些詞組短語,如果我們能夠記住50%以上,我們做高考難度的試卷,英語分數就會穩(wěn)定在130以上,水平如果稍微差一點,能記住30%也能突破125。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