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fā),中國無數企業(yè)家挺身而出捐款捐物。

但當時有一對赫赫有名的富豪夫婦卻異常沉默。他們只在微博發(fā)了一句“武漢加油”,然后便銷聲匿跡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兩人,便是曾被媒體稱作“地產界神話”的潘石屹和張欣夫婦。

許多讀者可能還記得,當年網上一片爭議聲。

原因很簡單:就在國內民眾急需幫助時,這對夫婦卻沒捐一分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網友很快挖出了更驚人的事情。

他們并非從來不做慈善,早在2014年,潘石屹夫婦就已向美國哈佛大學捐贈了高達1億元人民幣,隨后幾年,前后累計捐贈竟達到6億美元(約40億元人民幣)。

消息一出,全國一片嘩然。

為什么國內疫情肆虐,這對夫妻卻只肯對國外豪爽?又為什么一直捐款給哈佛大學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富豪豪捐美國6億

輿論迅速揭露了哈佛大學的一個公開的秘密:富人如果捐款足夠多,孩子就有機會以“特殊途徑”入學。

這種操作在哈佛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而就在網友持續(xù)關注下,很快就有人發(fā)現(xiàn),潘石屹和張欣的兒子正好入讀哈佛大學,這一下似乎終于揭開了謎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張欣和潘石屹對此解釋稱:“我們捐贈的錢,都是為了資助在哈佛就讀的中國貧困學生?!?/strong>但網友對此很難認同,因為真正貧困的學生,很難邁進哈佛的大門。

于是,公眾更加認定,這對夫婦打著公益旗號,實則用巨額資金給自己兒子的未來鋪路。

這件事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夫妻二人的名聲遭受了巨大打擊。

許多過去崇拜他們的網友,開始對他們失望,認為他們“有錢忘本”,甚至有人諷刺地稱潘石屹為“潘六億”,表示對其做法的厭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疫情已過,夫婦倆卻早已遠離了國內公眾的視野。他們早在幾年前就已悄悄套現(xiàn)了國內大量資產,把賺到的錢陸續(xù)轉移到美國,隨后低調地入籍美國,徹底與國內“撇清關系”。

曾經在國內輝煌一時、每天站在聚光燈下的他們,現(xiàn)在在美國又如何了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消息稱,張欣和潘石屹夫婦到了美國后,做了一些電影投資。然而他們并沒有積累多少成功經驗,這條新路并不好走,甚至出現(xiàn)虧損的情況。

再加上他們在美國沒有強大的人脈和資源,投資的項目幾乎都是賠多賺少,連年虧損之下,只好出售部分資產來填補虧空,日子并不如外界想象般瀟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張欣與潘石屹的崛起,離不開中國過去三十年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

張欣本是普通的紡織工,依靠自學英語,憑借一股拼勁留學英國,最終考入劍橋大學并進入華爾街的金融圈。

在與潘石屹結識后,兩人僅相識四天就決定結婚,回國發(fā)展房地產。

夫妻倆回到國內,恰好碰上房地產高速增長的年代。他們的公司“SOHO中國”迅速崛起,在北京、上海等地開發(fā)了大量高端地產項目,迅速積累了巨額財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07年公司赴港上市,一夜之間融資19億美元。

張欣也憑借財富登上了胡潤富豪榜。

但在事業(yè)巔峰期,他們卻并未感恩這個時代,反而頻頻發(fā)表一些爭議言論。

早在疫情之前,張欣就公開表示:“絕不讓孩子接受中國式教育,要把孩子送去美國?!?/strong>這類言論自然引發(fā)了網友對她們的強烈不滿。

后來疫情來襲,夫妻倆的冷漠表現(xiàn),讓他們在國內的人氣降到了冰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國內一分錢不捐,美國卻捐6億美元,再加上后來曝光為子女“買學位”的內幕,更讓他們的形象徹底崩潰。

事實上,潘石屹與張欣并不是一時沖動選擇離開中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早在幾年前,他們就開始有計劃地轉移資產、辦理移民,目標很明確,就是徹底放棄中國市場,全家轉戰(zhàn)美國。

為什么選擇美國?一方面,是為了讓孩子能享受更好的教育與生活;另一方面,他們可能認為美國法律對私人財產保護嚴格,自己的財富在美國更安全、更有保障。

但是,歷史告訴我們,凡事沒有絕對。

善惡終有報,歷史上不是沒有先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近年來的國際局勢變化告訴我們,所謂的“海外資產安全”不過是一種幻覺。

就在2022年俄烏戰(zhàn)爭爆發(fā)后,美國凍結了大量俄羅斯富豪在美資產。這一舉動給許多像張欣夫婦一樣移民海外的富豪敲響了警鐘。

歷史上這樣的事情更不少見。

二戰(zhàn)時期,美國的日裔美國人就曾遭遇大規(guī)模迫害,財產被沒收,甚至關進集中營。

很明顯,在國家利益面前,所謂的私有財產保護隨時可能失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張欣夫婦或許曾以為“拿了美國護照就安全了”,但現(xiàn)實未必如此簡單。

風水輪流轉,今天的優(yōu)待未必能延續(xù)到明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潘石屹和張欣夫婦之所以如此遭人反感,并不單純因為他們的“冷漠”或者“不捐錢”,而是背后的行為,戳中了普通人內心對公平的追求。

幾十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fā)展,許多普通人用青春、精力甚至汗水支撐了國家的崛起。

富豪們能賺到大錢,從根本上來說,是時代給他們的機會。

普通民眾愿意看到的是富豪賺了錢能反哺社會,而不是“國內賺錢國外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張欣夫婦雖然逃離了中國的輿論漩渦,但他們依然無法逃脫“道義”的審判。

歷史證明,真正令人尊敬的成功者永遠都是與祖國共進退的人,而不是踩著祖國肩膀往上爬、然后拍拍屁股走人。

或許今天他們能安逸地生活在海外,但未來還會發(fā)生什么,誰也無法保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旦風云再起,這些曾經享受時代紅利卻毫無感恩之心的人,可能最終會被時代拋棄。

正如那句老話所講:“善惡到頭終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strong>

張欣與潘石屹的故事,注定會成為一個時代的注腳,提醒人們:財富永遠不是終點,人品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而你,又如何看待這種現(xiàn)象呢?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