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雖愛娥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队駢匾鳌?br/>

生活很是美妙,人生更是奇特。但是對于出生的孩子來說,一聲聲清脆亮耳的啼哭,對于每個人來說,這并非是奇特的,相反,恰恰是十分正常的。
如果孩子出生的時候,沒有啼哭,在醫(yī)學(xué)上看來,這便暗示著孩子缺乏自主呼吸的能力,這時便需要醫(yī)生對孩子進(jìn)行急救,否則,孩子可能會面臨生命危險。

這個現(xiàn)象也是在婦產(chǎn)科醫(yī)生看來,也是很常見的。但是,如果孩子不哭不鬧的現(xiàn)象,發(fā)生在我國的封建王朝,可就不是什么平常的事情了。
因為在古人看來,古時候如果孩子出生后不哭不鬧,這樣奇特的現(xiàn)象就會暗示著這個孩子在將來會有不一樣的人生。在當(dāng)時醫(yī)療技術(shù)水平還不先進(jìn)的情況下,這可能就是真的。
但對于現(xiàn)代人而言,這個確實是封建迷信。但一位既平凡又奇特的女子,卻從側(cè)面證實了這個“封建迷信”是真實存在的。

01
出生不哭不鬧的怪現(xiàn)象
在北宋哲宗元祐年間,出生了一位女嬰,其父親名為李寅,家中以開染坊生意謀生。
家中的生意一般,規(guī)模狹小,但是生意很好,足夠家中的人口生存。但是,這么一戶普通老百姓家中,卻發(fā)生了一件令世人感到十分詫異的事。
元祐年間,恰逢李寅的妻子懷胎十月后,即將生產(chǎn),孩子出生后孩子為女嬰,但是該女嬰自出生后就是不哭不鬧,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

這讓家人感到十分的怪異。按照當(dāng)時的傳聞?wù)f法,此女子的一生將會是與眾不同的。就在孩子出生后未滿周歲,僅僅在其滿兩個月之后,其生母便離開了她,生母猝然離世,家人們也沒有找到任何理由。
母親去世后,孩子便是由父親獨(dú)自一人來照顧撫養(yǎng)。沒有母親的照顧,加上自出生后還是不哭不鬧,與常人的孩子與眾不同,但是她的其父親李寅也對她疼愛有加,不曾離棄。

02
周歲寺廟祈福,方丈怒斥離開
雖然孩子的出生不一般,但是,李寅為了祈求孩子能夠平安健康地長大成人,在孩子滿一周歲的時候,他帶著孩子,特地趕往京城的寺廟。按照當(dāng)時人民的普遍心理,去京城的寺廟去祈福禱告,往往是最靈驗的。
就這樣,李寅帶著孩子,不辭辛勞,趕往京城最有名的寺廟去為孩子祈福。但是,當(dāng)李寅抱著孩子,剛跨入寺廟的大門沒有多久,一件很奇特的事情發(fā)生了。
孩子突然有了巨大的反應(yīng),在李寅的懷抱里大哭大鬧,這是自從孩子出生以來,第一次會這么大哭大鬧,而且,任由父親李寅怎樣安慰,孩子絲毫沒有停止哭鬧的跡象,依舊哭哭鬧鬧個不停。
孩子的哭鬧不止,立刻引起周圍人的圍觀好奇,就連寺廟的僧人也感到奇怪。趕緊過來向李寅他了解孩子的情況。

這時,寺院的方丈也趕來查看情況,當(dāng)他第一眼看到這個孩子的時候,便不由分說的大怒起來:“這是佛門境地,爾等居然敢前來,趕快速速離去,這不是你們待的地方”。方丈說完,便怒氣沖沖地走了。
李寅看此情形,也不知方丈為何會如此怒氣沖天,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李寅也趕緊帶著孩子離開了寺院。
說來也奇怪,就在孩子回家之后,漸漸地也就對周圍事物有了反應(yīng),不再是一副不哭不鬧的樣子,孩子也漸漸的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樣,變得正常了。
李寅和一家人感到十分歡喜,但對方丈的所作所為,也還是依舊感到迷惑不解。李寅的孩子在恢復(fù)正常后,在李寅的照顧下,不斷地健康成長,長大后的她成為一位亭亭玉立,面容姣好的姑娘,出落得十分漂亮。

03
孩子長大成人,兒時傳言成真
但是,在她長大成人之后,家中突然遭遇變故,父親突然離世,家道中落,她自己也被迫上街乞討,以此謀生。但是,就在她流落街頭的時候,其美貌被以青樓的掌柜所發(fā)現(xiàn),于是便把她收養(yǎng),教她琴棋書畫,教她樂理歌舞來服侍他人。后來,在掌柜的幫助下,她的名聲不斷被世人知曉,成為當(dāng)時京城有名的青樓女子。

正是因為她姣好的面容,善于歌舞表演,她很受當(dāng)時的人追捧,就連文人雅士,公子王孫,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就連當(dāng)時有名的大學(xué)士,也提筆為她寫詩,贊揚(yáng)她的美麗。再后來,她的名聲竟然傳到了當(dāng)時的皇帝宋徽宗的耳邊,就連當(dāng)朝皇帝也想目睹一下她的芳容。皇帝自己也不惜喬裝打扮成文人書生的模樣,去接近她,看她歌舞書畫。
一個歌姬,竟然可以得到一個國家最高統(tǒng)治者的厚愛,也是古今罕見的事。而這個女子,就是一代歌姬---李師師。但是,“多少事,欲說還休”。就在北宋的后期,隨著北宋的政治動亂,宋徽宗被捕,一代的歌姬李師師也不知了去向。從此消失在世人的口中。

04
最后的結(jié)局凄慘無奈
紅顏自古多薄命,莫怨東風(fēng)當(dāng)自嗟。——《商調(diào)·金絡(luò)索掛梧桐·詠別》
一代歌姬李師師,從年少出生的與眾不同,似乎也就暗示了她未來長大成人后,也會是與眾不同。被眾多人追捧,被皇帝厚愛,李師師的得到的,在當(dāng)時看來恐怕也是萬千女孩所向往和追捧的。但是,從李師師的故事中,我們也應(yīng)該明白,她之所以能取得榮華富貴,也是因為她有了好的時機(jī)。

但是,她最后的結(jié)局,卻是凄慘無奈,和生前富貴形成巨大的反差,令人深感到惋惜。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不會是李師師,也很難會遇到和李師師一樣的機(jī)遇,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相信所有的成功都會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李師師有自己的傳奇,但是我們每個人也有自己的人生。
參考文獻(xiàn):《玉壺吟》《鳳凰臺上憶吹簫》《商調(diào)·金絡(luò)索掛梧桐·詠別》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