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軍與日軍纏斗的重要戰(zhàn)術之一,因為地道戰(zhàn)的出現(xiàn),讓本來無險可守的冀中平原,變成了村村皆戰(zhàn)場,戶戶皆堡壘,讓日偽軍對此苦不堪言。那我們看中的地道戰(zhàn),在美軍眼里是什么樣的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45年1月,有一名前來我軍考察的美軍上尉就曾親身經(jīng)歷了一場地道戰(zhàn),戰(zhàn)斗中,他看到我軍利用地道神出鬼沒地打擊日偽軍,既興奮又緊張,不停地用他還不錯的中文贊嘆道:“地道,頂好、頂好!”

1945年1月12日傍晚,第九分區(qū)司令魏洪亮接到了一份特殊的電令,冀中軍區(qū)電告他,有一名叫做艾斯·杜倫的美國上尉將來考察第九分區(qū),讓他們好好接待,務必保證美軍上尉的人身安全。

接到電令后,魏洪亮不敢怠慢,連忙讓人雇了輛大車前去軍區(qū)司令部接這位美國上尉。為了不給美國上尉留下不好的印象,魏洪亮在派出人接對方的同時,還讓人去天津買了一些稀罕物,用來招待美國客人。

其實魏洪亮有些多慮了,杜倫上尉和其他大多數(shù)美國人不同,他非常了解中國,出生時就在中國,還在中國杭州生存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連西藏都去了不少次。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因為在中國的經(jīng)歷,被拉進了美國戰(zhàn)略局,成為了一名戰(zhàn)略情報人員。

這些年杜倫在中國走南闖北,中國就像是他的第二個家鄉(xiāng),他知道中國的物產(chǎn)水平,怎么可能因為一些吃的就覺得我軍招待不周呢?

這次杜倫來到我軍根據(jù)地,主要目的有兩個,一個是看我軍如何打仗,一個是弄清楚保定機場的位置,方便美軍飛機進行空襲。

到冀中軍區(qū)后,楊成武司令員專門給杜倫舉辦了一場歡迎宴會。宴會結束后,楊成武就讓他在冀中軍區(qū)作戰(zhàn)科、偵察科等部門進行考察。在考察中,他提到了自己要完成的另一個任務,楊成武司令一聽,就將這個任務接了過來,告訴杜倫,我們會盡可能滿足他的要求,機場照片會專門派人去拍。

在和杜倫的交流中,楊成武著重介紹了地道戰(zhàn),沒有接觸過地道的杜倫對地道非常好奇,他不知道,我軍是怎么通過地道擋住日軍的飛機大炮的。因為美國這個時候已經(jīng)和日軍打了不少交道了,所以杜倫對日軍的戰(zhàn)斗力也很了解,他認為,日軍就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一流軍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楊成武見杜倫對地道很有興趣,就讓人帶他去不太危險的第七分區(qū),第八分區(qū)考察了一番,讓杜倫見識了一下地道。不過見到地道后,杜倫還是不相信,這簡陋的地道能夠擋住日軍,陪同人員見杜倫有些不相信,就提到了第九分區(qū),并稱,第九分區(qū)是全軍區(qū)地道最好的,曾多次依靠地道打退日軍的進攻。

杜倫本就富有冒險精神,聽到陪同人員這么說,怎么可能不想去見識一下,所以也就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1月15日下午三點,杜倫一行人到達了九分區(qū)境內(nèi)的邊關村,一米八幾杜倫擔心暴露身份,戴著一頂當時頗為普遍的氈帽,一副冀中老百姓的打扮,但他那明顯不同于中國人的鼻子、眼睛還是讓他看起來非常顯眼。

魏洪亮是在第二天見到杜倫的,杜倫見到魏洪亮非常震驚,在鞠了一躬之后,就問魏洪亮的年齡,得知魏洪亮才28歲,嘴長得幾乎可以吞下一枚雞蛋了,這么年輕的司令官,在美國是根本見不到的。

杜倫的中文說得還不錯,但帶著很濃重的江南口音,他對魏洪亮說,自己是在江南杭州長大的,非常喜歡杭州,那里就像中國人說的,是人間天堂,但卻被日本人占領了。

杜倫說得很失落,但魏洪亮卻沒有多少失落,只有憤恨和自信,他對杜倫說:

“中國很快會趕走日本人,到時候你就可以故地重游了?!?br/>

接著,兩人就將話題轉移到了地道戰(zhàn)上,這也是杜倫來九分區(qū)的目的,他真的非常好奇,地道到底是怎么擋住日軍的兵鋒的。

地道戰(zhàn)雖然幾個冀中軍分區(qū)都在使用,但九分區(qū)是打得最好的,所以魏洪亮也非常樂于向杜倫介紹地道戰(zhàn),他從“五一”大掃蕩說起,說之前九分區(qū)的部隊還只能在青紗帳躲避日軍,但現(xiàn)在,九分區(qū)已經(jīng)控制了肅寧縣城,這一切都是地道戰(zhàn)的功勞。

兩人說得非常投機,魏洪亮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介紹著地道戰(zhàn),杜倫則一邊在筆記本上不停記著,一邊提出各種問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等魏洪亮說完地道戰(zhàn),杜倫又提出,希望看一下部隊,這個要求并不難滿足,魏洪亮自然就同意了,從四十二區(qū)隊調(diào)來一個連讓杜倫參觀。杜倫看到這個連之后,非常難以置信,全連一百二十多人,配備了六挺歪把子機槍,六門八八擲彈筒,其余戰(zhàn)士人手一支三八大蓋步槍。

這些武器可都是日軍標配的武器,日軍自然不可能將武器白白送給八路軍,這些武器都應該是繳獲的。杜倫看著這些武器,發(fā)出了感嘆:

“我在重慶參觀過國民黨軍的一個連,武器裝備都是美式的,而你們的武器全是從日軍那里繳獲的,證明八路軍跟日軍打了很多仗,而且打了勝仗。”

杜倫說得并沒有錯,我軍在毛主席的指導下,積小仗為大仗,時時刻刻都在戰(zhàn)斗著,有時一次可能只消滅幾個日軍,但打上十次、二十次,上百次,消滅的日軍就不在少數(shù)了。

參觀完軍隊后,杜倫又去參觀了九分區(qū)的地道。九分區(qū)的地道修建得非常完善,每家每戶都有地道,而且全部相通,還有各種輔助設施,比如射擊孔、瞭望孔等等,能防水、防火,連毒氣都能防御。整個參觀過程中,杜倫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真想不到”,可見九分區(qū)的地道給了杜倫多么大的震驚。

或許杜倫也不會想到,有一天,他還能親身經(jīng)歷一下地道戰(zhàn),并成為唯一一個經(jīng)歷地道戰(zhàn)的美軍。

因為杜倫的長相和中國人差別實在太大了,就算九分區(qū)保護再嚴密,也難免被一些百姓看到,更瞞不過一些藏在暗地里的漢奸,就這樣,日軍得知了九分區(qū)來美國人的消息。

1月21日,正值臘八節(jié),杜倫的房東正在熬臘八粥,準備招待一下這個美國的客人,就在這天傍晚,九分區(qū)接到了冀中軍區(qū)的電報,日軍集結了800余人,正朝著邊關村襲來,目標就是杜倫。

得知情報后,魏洪亮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下令轉移,可是情報來得有些晚,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遠距離轉移,魏洪亮打算是先轉移到三里外的培里村,那里的地道更完善,在那里他更信心再擋住日軍。

其實如果沒有杜倫,魏洪亮完全是不需要轉移的,常年的作戰(zhàn),讓他有充足的信心在邊關村打退日軍,但為了杜倫的安危,他不敢太過冒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魏洪亮看來,轉移到培里村就不算冒險了,可在杜倫眼里,培里村和邊關村沒有兩樣,當他聽到魏洪亮只轉移1.5公里的時候,眼睛就瞪大了,盯著魏洪亮說道:

“這不叫轉移,按我們美軍的規(guī)則,轉移必須要到敵軍遠程炮火射程和飛機轟炸極限距離以外。”

魏洪亮也明白杜倫的意思,對于美國那樣的發(fā)達國家來說,轉移確實要達到杜倫說的標準,但我們當時根本做不到。杜倫也知道讓魏洪亮那樣轉移是難為人,所以他又問魏洪亮有多少人。

或許,杜倫不問這個問題,他的內(nèi)心還好受一些。因為九分區(qū)還有別的任務,所以主力根本不在身邊,魏洪亮當時只有一個警衛(wèi)班和一個偵察排。

得到這個回答,杜倫幾乎瘋了,甚至說出了魏洪亮太年輕這樣的話,臨戰(zhàn)時刻,魏洪亮也不慣著杜倫,直接就告訴杜倫,如果不是因為他,他根本就不會轉移,在邊關村就將鬼子打退了。

被魏洪亮懟了后,杜倫也不敢再吭聲了,跟著部隊坐上了花轱轆車,轉移到了培里村。為了安全,魏洪亮將杜倫安排在了堡壘戶盧四虎家。

部隊安排好之后沒多久,魏洪亮就得到日軍包圍了邊關村的消息,天亮后日軍已經(jīng)摸到了培里村。

培里村被包圍后,杜倫已經(jīng)慌了,他雖然是上尉軍銜,但根本沒有怎么打過仗,更沒有被包圍的經(jīng)歷。驚慌不已的杜倫對魏洪亮強烈要求,讓魏洪亮送他離開,本來這個時候進地道才是最安全的,但魏洪亮被杜倫纏的沒辦法,只得讓一個班和部分民兵掩護,試著帶杜倫往村外沖一次。

但日軍這次也是打定主意不讓人從村子里離開,因為部隊還沒走出多遠,就遭到了日軍猛烈的火力壓制,只得退回來。

重新回到盧四虎家,盧四虎一把端起鍋,就打開了地道口,讓杜倫幾人下地道。地道口為了隱蔽,設計得很小,杜倫差點兒沒進去,在幾名戰(zhàn)士的幫助下,才得以進入地道。

進入地道后,杜倫就有些難受了,他之前也鉆過地道,但這一刻,低矮的地道還是讓他這個大個子難受不已。

杜倫進地道后,魏洪亮也放下了心,安排了幾名戰(zhàn)士保護杜倫,就帶著其他人進入了戰(zhàn)斗位置。

杜倫進入地道后,還非常緊張,彎著腰坐在防御性的蛇形地道內(nèi),仔細聽著外面的動靜,配給杜倫的翻譯這時也在緊張地解說著地道戰(zhàn)的攻擊方式。

就在魏洪亮等人做好準備后,日軍也沖進了盧四虎家,其中幾名日軍跑到了東邊房頂上,成了活靶子,幾名民兵和八路軍同時開槍,這幾名日軍連我軍的影子都沒看到就從房頂栽了下來。

聽見槍聲,又有一群日軍沖了進來,進了盧四虎家的西屋和北屋,霎時間,各個射擊孔的子彈同時射向了日軍,這些日軍被這些不知是從什么地方射來的子彈打得人仰馬翻。

找不到射擊孔,看不到人,日軍氣急敗壞,開始老辦法,在村里點火,試圖用這種方式找到地道口。

在我軍展開戰(zhàn)斗的時候,杜倫也平復了心情,躲在地道里,通過瞭望孔觀看戰(zhàn)斗,如果他之前看過電影的話,這恐怕是他看過的最震撼的“電影”了,當他看到,墻根、磨盤地下等等這些根本不起眼的位置冒出槍口,打出子彈時,他真正明白了地道戰(zhàn)是什么了。

等看到幾名日軍被我軍自制的地雷炸翻,杜倫再也掩飾不住興奮了,語氣激動地喊著:“地道,頂好,頂好?!?/stro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為難得的是,這一幕被跟隨在杜倫身邊的石少華拍了下來,那是一張非常優(yōu)美且震撼人心的照片,一個長外國人的面孔,卻戴著我們國家特有的氈帽的人,眼神明亮,卻帶著非常復雜的情緒,有忐忑,有期待,還有祈禱,更有一絲興奮,他目不轉睛地看著地道外的戰(zhàn)斗,看的非常認真。

戰(zhàn)斗還沒有結束,隨著戰(zhàn)斗的進行,日軍越來越多,昨天在邊關村宿營的日軍都趕了過來。隨著人數(shù)的增多,日軍也不再恐懼時不時傳來的槍聲了,開始讓一些偽軍拿鎬和鐵鍬在村里四處挖鑿,尋找地道口。

隨著日偽軍的挖鑿,一些地道口被找到,也有個別百姓被日軍抓了出來,其中就有盧四虎的母親盧大娘。

杜倫躲藏的地道附近也有人挖鑿,吆喝聲,怒罵聲,直接嚇哭了魏洪亮妻子肖哲懷中只有八個月的孩子,害怕暴露,肖哲死死捂住了孩子的嘴,孩子在母親懷中不停扭著,兩只小手無助地亂抓,肖哲淚流滿面,根本不敢看孩子一眼,高高仰著頭。

而另一邊,杜倫等人由于躲得太急,將日記本、照相機等物品落在了盧家的炕上,這些物品被日軍找到后,當下就斷定,美國軍官就在附近的地道里。

找了半天,找不到地道口,日軍讓偽軍將盧大娘抓了過來,威脅逼問盧大娘,地道口在哪兒?美國軍官躲在了哪里?

盧大娘面對日軍的逼問,很干脆地答道:“不知道”。

日軍見盧大娘不配合,殘忍地揮刀砍斷了盧大娘一根手指,盧大娘疼得臉上直冒汗,但還是咬著牙,搖著頭,不說。接著,日軍再次揮刀,再次逼問,連著四次,盧大娘被砍斷了四根手指,鮮血染紅了衣衫,但始終沒有說出地道口和杜倫的位置。

一個村子,總是有很多各色各樣的人,有盧大娘這樣的巾幗英雄,就有一些軟骨頭,一名漢奸站出來說出了地道口的位置。在漢奸的指引下,日軍找到了灶臺下的地道口。

找到地道口后,日軍欣喜地喊話,讓杜倫他們出來,可是他們高興得太早了,我軍修的地道可不是找到一個地道口就能取得地道戰(zhàn)勝利的。

看著黑黝黝的地道口,日軍不敢自己下去,就找了個偽軍下去,只是偽軍剛剛下來,我軍戰(zhàn)士就送了他一顆子彈。

我軍和日軍不知道打了多少交道,知道他們一定會放毒氣,就提前讓大家用尿液浸濕毛巾,防止日軍放毒氣,杜倫雖然有些遲疑,但最后也給自己準備了一塊毛巾。

而日軍這邊,眼見偽軍被打死,其他偽軍又縮頭縮腦不敢下去,就找了個村民,準備放下去探路,他們給盧四虎父親盧大伯身上綁上繩子,放下了地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盧大伯也是老江湖了,放下來的時候就開始叫喊,讓地道里的眾人知道他不是敵人。地道里的戰(zhàn)士知道進來的是盧大伯之后,就靠近地道口,等盧大伯一下來,立馬割斷繩子,將盧大伯救了下來。

杜倫看著這一切,感覺非常驚奇,小小的地道,在我軍手里幾乎成了無堅不摧的鋼鐵堡壘,來的是敵人,就有子彈迎接,來的是朋友,就能夠安全救下。

盧大伯被救下后,日軍感覺繩子一輕,立馬往回拉,可再怎么及時,拉回來的也只是根繩子,于是氣急敗壞的日軍又朝地道扔了幾顆手榴彈,給地道刮了刮砂。

過了一會兒,日軍又想到了辦法,將水從地道口灌了進來??吹饺哲姽嗨?,地道里的戰(zhàn)士連忙用土將水引到了修有排水口的支洞,最后又流回了蓄水井,日偽軍忙活了半天,對地道沒有絲毫作用。

最后,日軍放毒氣了,冒著煙的瓦斯瓶被扔進地道,一名戰(zhàn)士手疾眼快,將瓦斯瓶一把就扔了出去,順帶還打了一梭子子彈。日軍沒想到,我軍戰(zhàn)士會將瓦斯瓶給扔出來,又因為我軍戰(zhàn)士打了一梭子子彈,使得日軍根本無法及時將瓦斯瓶扔回洞內(nèi),結果這一瓶瓦斯就在洞外放完了,使得日軍都不敢靠近洞口。

借著這一陣的耽擱,洞內(nèi)的戰(zhàn)士及時用棉衣堵住了地道卡口,又轉移到了通風口位置,使得日軍再放毒氣也沒有任何效果。

日軍在培里村和我軍戰(zhàn)士糾纏,還不知道,九分區(qū)四十二區(qū)隊已經(jīng)在趕來支援的路上了,一個區(qū)隊,編制其實就是一個團,之前杜倫參觀的那個連就是四十二區(qū)隊的。

午后,四十二區(qū)隊趕到培里村,在附近區(qū)小隊、縣大隊的配合下,開始對培里村的日偽軍進攻,魏洪亮聽到槍聲后,也立馬指揮部隊從地道口出來,對日軍進行夾擊,在我軍的里外配合下,日軍躲都沒地方躲,只能跑,尸體稀稀拉拉落了一路,才勉強逃出了培里村,逃去了河間。

這次戰(zhàn)斗,從開始到結束,大約有10個多小時,杜倫觀看了整個作戰(zhàn)過程,戰(zhàn)后見到魏洪亮,非常激動地豎起了大拇指,興奮地叫道:“地道戰(zhàn)術,偉大的勝利,你是了不起的地道司令?!?/strong>

隨后,杜倫又見到了盧大娘,看到了盧大娘已經(jīng)包扎好的手,這一雙手,早上還為他做過吃的,現(xiàn)在就少了四根手指,如此暴行,讓杜倫非常憤怒,一邊怒罵日軍太殘忍了,一邊在胸前畫著十字,為盧大娘祈福。接著他又見到了魏洪亮的妻子肖哲,和他們那個孩子,他內(nèi)心很是悲痛,卻不知道如何說,只能喃喃地說著“偉大”,希望能給這位母親一些安慰。

打退日軍后,魏洪亮立馬命令部隊轉移,防止日軍再來。只是日軍在村子里時,將所有物品都洗劫了,杜倫和魏洪亮一行人連一口吃得都沒有,連夜走了20多公里才趕到分區(qū)教導隊駐地。

杜倫已經(jīng)不適合再呆在九分區(qū)了,在魏洪亮的建議下,杜倫返回了冀中軍區(qū),離別前,兩人互贈禮物,杜倫將自己的一把荷蘭匕首贈給了魏洪亮,而魏洪亮則送給杜倫一把在培里村繳獲的日軍手槍,相比起前者,這把手槍顯然更具有紀念意義。

回到冀中軍區(qū)后,杜倫向迎接他的軍區(qū)參謀長沙克炫耀道:“地道戰(zhàn),我是美國軍人中第一個參加者,非常榮幸?!?/strong>

杜倫還不知道,他也是美國軍人中唯一一個參戰(zhàn)者。

之后,杜倫又和楊成武、李志民見了面,和李志民見面的時候,杜倫好奇地問李志民,地道戰(zhàn)是哪位軍事家發(fā)明的,李志民自豪且鄭重地對杜倫說:

“是老百姓在斗爭中發(fā)明的,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杜倫聽后,也是感嘆不已,連連說八路軍必勝,中國必勝。杜倫在冀中軍區(qū)又呆了幾天,等待軍區(qū)將他要的保定機場的照片拍回來。而集中軍區(qū)拍的照片又一次震驚了杜倫,我們戰(zhàn)士不知道杜倫要什么樣的照片,就盡量往清楚拍,結果連日軍的跑道、停機坪、指揮塔乃至戰(zhàn)斗機都拍的一清二楚。

1945年夏,美軍空軍借助我軍拍的照片轟炸保定機場,因為照片清晰,美國空軍非常準確地對保定機場進行了轟炸,直接讓保定機場徹底退出了二戰(zhà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讓人非常遺憾的是,杜倫在日本投降四天后選擇了自殺,年僅37歲,他本身就患有抑郁癥,或許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讓他再沒有什么執(zhí)念了吧,只是最后,他還是沒有回到他生活多年的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