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都放大半天冷了,就別吃了! ”
上海國際預制菜展會上的老式東北鍋包肉展位前,我正打算拉住同事,結果她已經把一塊肉舉到我嘴邊,示意我值得試一口。入口的是一股經典酸甜白醋口醬汁味,更意外的是,那塊肉雖然徹底涼透,但竟還是輕巧酥脆的,這是我上次去爾濱,當地講究火候的老店才能做出的口感。
“你們還有番茄口兒的嗎?” 站在放著一堆速凍品的冷凍柜前,同事隨口打趣地問了句。
“要啥口味給你現(xiàn)調啥 口味! ” 大姐忙得沒工夫介紹。 烏央的人潮從她展位前塞擠路過,她努力要喝每個人加她微信。 “你們是做什么? 要啥口味? ”
“要啥口味現(xiàn)調啥口味”?我跟同事困惑了,鍋包肉不就那幾個口味么?
大姐立刻意識到我們不是做生意的,轉頭不再回復。我們悻悻跟著人潮,走到攤位的另一邊,突然看到了一個“滿漢神廚”的大型醬料臺倒掛著“芒果”“香橙”“麻辣”“人參”“番茄”“榴蓮”六種醬汁,每個對應一個試吃盤——她原來是這個意思,“賽博感”瞬間包圍全身。

我好奇試了榴蓮味的鍋包肉,同事試了人參味的鍋包肉,我們交換了一下眼神,紛紛表示吃到嘴里的肉雖依舊是涼的,輕薄的酥脆卻百分百在線,而且吃不出造假的“科技”感,榴蓮的水果香和酸甜醬香混合得恰到好處;人參味的木質清香中透出淡淡藥香,讓鍋包肉吃出一種回甘悠長。“如果在某個東北主題網紅飯店吃這到這種創(chuàng)意滋味,我大概率會給五星好評的?!?/p>
“這是獲得前陣子的世界鍋包肉大賽金獎么?” 我不甘心,換了一個工作人員咨詢。“對,金獎,金獎。你可以試試??!” 工作人員的回復堅定又含糊。遠遠地看他們墻上的確是掛了幾個預制菜金獎的圖片。

2025年,中國的預制菜已經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在這場展銷會上,我們現(xiàn)場“吃到了”一些讓人震驚的答案。

三個月前,大數據不斷給我推送一條視頻,攢動的人潮和龐大的數字吸引了我的注意: 上海國際預制菜展,上?;疱伿巢恼?,120000平方米,2000+企業(yè),12000+專業(yè)觀眾,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早鳥票價9.9元。

“都有這么多大企業(yè)做預制菜了?”我轉發(fā)給了同事。兩人抱著怎么都要來這片廣闊藍海開拓下眼界的想法,買了入場券。
然而一輪飛機高鐵周折到達會展中心,卻遍地不尋“上海國際預制菜展”大字,肉眼可見的只有黃底黑字的大廣告牌寫著:“全球餐飲食材旗艦大賞” —— 是走錯片場了么?我們焦急地咨詢保安,才意識到:地方是對的,只不過現(xiàn)場主辦方官方表述更“體面”了。
“換這種表述的確大氣多了”,同事表示理解,“預制菜,就是全球各地食材嘛,也沒毛病”。

改名為“全球餐飲食材旗艦大賞”的展會,占據了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的四個展廳,每個都有自己的主題:預制菜加工與包裝設備展;預制菜調理食品及冷凍食材展;水產品和水產品調理品展;火鍋食材調味品展。現(xiàn)場提著大大小小資料袋和推著行李箱的展商到參與者分不清楚邊界,在巨大的展廳里,人仿佛螞蟻一樣烏央挪動。
“對,我們這個是純正鲅魚餡兒做的。稍等,這一鍋還在下還沒好。您要了解的話這邊加我個微信?” 一家速凍海鮮餃子品牌正在跟訪客介紹。

“對,現(xiàn)場買的話這個只要10塊,那個15塊。我們跟盒馬山姆都有合作的。冷凍保存半年都不會壞?!?是一家山東花饃工廠。一個小姐姐看中了用面做的玫瑰饃,“那個不賣,那個是我們定制的一個展示。您看方便加個微信?”

“都是大連港口新鮮海鮮,做十幾年了,蟶子帶子都是鮮活加工的,今年這竹子容器很受歡迎,已經擺盤好半烹飪過,從袋子里拿出來,上汽后兩分鐘就能出菜。” 一家預制海鮮的小姐姐甚至直接變身人形復讀機,頭也不抬的持續(xù)背著賣點。

同事和我仿佛初入米缸的老鼠,在這片巨大的嘈雜中目不暇接。“幸虧沒吃早飯,走,我們先去吃前面那家鹵水大腸!”

作為常年生活在一二線城市,每天換著平臺優(yōu)惠叫不同外賣,和同事們常用團購券相約商場連鎖餐飲店聚餐的牛馬,我自以為對預制菜已經了解得透徹:
川菜和湘菜是意料中的“預制頭牌”。某家調味料公司展臺,藤椒口水雞香辣烤魚檸檬金湯酸湯鹵油老壇酸菜,臺式鹵肉魚香肉絲辣子雞粉蒸肉小酥肉,幾乎每個火鍋店或商場頂樓大食代里會出現(xiàn)的常見米線小炒砂鍋底湯都能找到,附帶酸蘿卜小米辣酸菜等輔料,確保感興趣的買家省心省力,又口味穩(wěn)定。

某家鹵水技術服務公司,鹵雞爪鹵牛肉潮汕四川風味鹵料加水就能用。只不過配料表里除了味精花椒辣椒之外都是科技,產品線卻取名“性本善”,這名字看著有點“離譜”。但同事說,這不就是她每次深夜回家都在街角處等著她阿姨大媽玻璃推車里的鹵味?或許這個善,是指對再就業(yè)的“友善”?
某家山西冷凍羊肉公司展臺,各種花型夾層形狀的羊肉一應俱全。羊肉卷想要兩層肥還是一層肥,要哪塊部位的羊拼接哪塊部位的羊,現(xiàn)場有的可以直接買走。“里面能夾兩層鈣么?” 我不懂裝懂的咨詢銷售,銷售毫不突兀地回復,“你要幾層鈣都沒問題!那邊就是經理,你跟他直接訂?!?/p>
然而,當我們發(fā)現(xiàn)青椒釀肉、地三鮮、豆角茄子等蔬菜也開始了預制化,一些殘存的希望還是破滅了。
在一家專業(yè)做凈菜料理包的展臺前,油炸豆角、油炸土豆、油炸茄子、油炸青椒等被整齊的陳列著,每個油炸的蔬菜半成品里都添加了D-異抗壞血酸鈉和檸檬酸等防腐劑,來保證至少一年的冷凍新鮮期。“昨天我們現(xiàn)場炒了一鍋,可受歡迎了,現(xiàn)場馬上被搶著吃完了?!?賣凈菜的小姐姐非常驕傲地跟我們推薦著她公司的“高科技保鮮水平”。

“這是煎蛋預制菜后我第二樣不太能接受的東西”,同事拿起那包豆角翻來覆去的看:“點份綠油油的蔬菜不就是想著好歹能吃點新鮮的嘛,這怎么能做起來比新鮮的看著還新鮮呢?”
那預制一定都不好么?逛著逛著我們發(fā)現(xiàn),似乎一刀切的認知,也會有點跟不上節(jié)奏。
“這個絕對零添加,純水果原汁做的”,在一家專營濃縮果汁米漿的廠家前,我們駐足了解了一番。從廣式竹蔗茅根水到百香果檸檬再到花生核桃乳,5~10元一包的成品,可以沖出餐館里賣28元的一大扎。配料表跟自己在家弄的一模一樣,干凈無雜物,喝也爽口。

甚至同事看到原湯煲的竹蔗茅根水后,直接忍不住現(xiàn)場購入三包,“過去都是買干料包回家再用養(yǎng)生壺煮1個小時,沒想到現(xiàn)在進化到帶著原料直接加熱2分鐘能喝上熱乎的,那以后干嘛還自己在家煲嘛。還這么便宜!”
一家大閘蟹深加工品廠家,蟹粉醬的配料也是干凈清爽,雞湯生姜蟹黃蟹肉。試吃時同事和我不由豎起大拇指,“好吃的!而且一點不腥氣”。銷售大哥開心壞了,說他們絕對不添加任何科技狠活,當然,這也意味著一公斤的蟹黃醬售價達到100多元?!耙淮慰梢宰?0份左右,我們建議零售大概在38到42塊錢一份?!?/p>
“都把我們當進貨商”,同事不好意思吐了吐舌頭。“誰料我只想自己在家吃到15塊錢一大碗蓋滿滿當當的蟹黃拌米飯,看,廠家發(fā)貨方式拿到了,以后沒有中間商能賺我差價了。”
的確不是所有的預制菜都意味著科技狠活,也有不忘初心,配料純凈,單純幫助大家簡化烹飪流程的存在。面對這樣的商家,我們或許反而應該鼓勵他們多多益善,直接開網店 —— 畢竟,如果能5塊錢買到一扎干凈的竹蔗茅根水,誰還想去酒樓花28塊呢?

“蝦仁炒飯,魚籽炒飯,海鮮炒飯!”
一家以炒飯米為主要產品的公司,熱氣騰騰的炒飯香氣吸引了無數人駐足試吃?,F(xiàn)場炒飯的廚師有幾分周星馳電影里食神的派頭,正用電磁爐不斷翻炒著炒飯忙得熱火朝天,遞上來的試吃碗里,料也給得實誠,蝦仁魚籽一樣不少。一口吃下又是一頓驚呼長粒米飯顆顆分明,彈牙有韌勁,吸飽了油脂,卻又一點不油膩。 我們彼此對望,忍不住點頭——這可是要在高級粵菜餐廳里才能吃到的炒飯水平啊?

我指著長粒的米問炒飯米是哪里產地的米,怎么會這么獨特口感。“就是東北五常大米”,派發(fā)試吃裝的大姐擲地有聲。我繼續(xù)追問,“不不不,五常大米不長這樣,那是黏黏糯糯的?!?/p>
“這個是東北米做得的炒飯米啊”,大姐面不改色地繼續(xù)給予回復?!拔覀儗iT研發(fā),食神戴龍炒飯用的就是我們的炒飯米,10塊錢一袋?!?我們拿起配料表認真閱讀:大米、單雙甘油脂肪酸酯,磷酸脂雙淀粉。
米居然也能再造,并且,真的很好吃?!

“我店在浙江金華,鋪子大概15平米左右,沒有明廚,這個米能做醬油炒飯嗎?如果沒有猛火灶香氣夠不夠?。俊?一個背著十幾個資料包的,看起來20剛出頭的纖瘦小姐姐努力擠進人群咨詢。銷售大哥立刻熱情了,直接塞給了小姐姐兩瓶炒飯料,告訴小姐姐回頭他們能寄送些樣品,加個微信有一條龍的指導,可以針對店鋪的具體情況,給到合適的方案。
同事目光很快被老鴨湯廠商吸引住。攤位上咕嘟咕嘟煮著的一鍋老鴨湯,讓她忍不住上去討了一口試吃。“這湯里的鴨件斬得都很干凈啊,湯料包里的也是斬好的嗎?” 我猜出她的意思,大概是想買幾份回家自己備著喝。

“全部斬好的,一包里面有半只老鴨,48元,加上湯1.5斤左右。”老板熱情介紹。
“這個價格?那我平時在外面喝68一份的砂鍋老鴨湯,他們也沒賺多少啊?!蓖滦÷暤凸馈?/p>
老板大概是聽見了,急忙上來“撥開迷霧”:“這種肉這么好的,不做大鍋湯,你分開做小罐小罐的燉湯啊,這一袋能燉十幾罐呢,加點好的土蘿卜和其他料,燉起來可鮮甜了一罐賣個十幾塊都是回頭客!”
同事恍然開悟,在一個個展銷商的悉心教導下,她頓覺眼前一片光明,拉著我說:“以后誰還怕失業(yè)啊,幾千塊的啟動資金,在這隨便都能找到開小店的商機,光是賣小罐燉湯,應該就很快回本了?!?/p>
思路一旦打開,玩轉預制菜展會的方法都不一樣了。
在一家專營乳山生蠔的海鮮預制廠商面前,同事直接假裝起小老板,跟展銷商探討起預制的生蠔可以怎么開店?

“我看我們那里飯店都是28/38半打這個價位的燒生蠔比較受歡迎,那應該進哪種貨啊?”同事認真地求教。
供應商小姐姐毫不含糊拿出計算機一通算:“那你的成本要控制在40%以下,一顆生蠔不要超過2塊,因為還要算粉絲蒜蓉的配料錢,你拿這種B級貨吧比較合適,個頭小一點但化凍以后還是很鮮的,燒烤吃不出來,批發(fā)價大概5毛錢一只左右?!?/p>
“你要賣貴一點的A級貨也有,記得用檸檬水化凍,這樣生蠔會更鮮甜一些,口感真的都特別好?!?/p>
供應商小姐姐的每個分享秘籍毫無保留,特別真誠,這讓已經在大會逛了幾百個攤位吃得肚子圓鼓鼓的我和同事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這里給我一種80年代末改革開放,人人都來廣州開工廠的那種欣欣向榮感?!?會展出來的路上,同事認真的思考?!伴_餐廳突然變成一件極其簡單的事情。什么技能都不需要有,只要5000塊錢和一個門面,你不僅能養(yǎng)活自己,出品可以很標準,味道也好?!?/p>
在同事看來,預制菜市場的成熟化,意味著很多她身邊突然失業(yè)中年人,擁有了重新開啟人生的鑰匙。畢竟預制菜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與其抵制,不如擁抱它。
我倒沒有開店的想法,只是有些懊惱,覺得自己過去這么精打細算精明了,還是當了不少回的冤大頭,這次加上的所有供應商微信后,明年的餐飲花費應該可以再節(jié)省一些了。想著之后能在家吃上10塊一盅的酸蘿卜燉老鴨湯和12元5大顆的粵式爆汁蝦餃,馬上覺得不虛此行了。

準備離開前,同事拖著我往一家大火冒著熱氣和前所未有香氣的炒熱菜的攤位說:“那家那家,整個展館里看著炒著最香的一鍋,吃吃看?”鍋里,熱氣騰騰的牛肉正裹著汁水,梅拉得反應的香氣彌漫在站位周圍,完全沒有預制菜的模樣,做得棒極了。
“不過這是個賣凍海鮮預制菜的地方欸!” 我有點困惑。
不過同事沒聽見,直接問起了老板要試吃。 老板微尷尬地回我說: “這個不是產品,是我們的員工餐,牛肉炒芹菜,自己吃的。 ”
我和同事面面相覷,手里拿著的幾袋預制菜新品,好像又不香了。
本期作者|梅姍姍
編輯|斯小樂 視覺/創(chuàng)意|BOEN
攝影|梅姍姍、斯小樂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