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特爾第二代酷睿 Ultra 移動處理器賦能,華碩靈耀 14 2025 部署 DeepSeek-R1 的步驟與體驗

【PS】:本文性能數(shù)據(jù)基于截至 2025 年 2 月的軟件版本測試結(jié)果。僅代表測試樣機的性能表現(xiàn),不代表官方數(shù)據(jù)。如無特殊說明,測試環(huán)境默認為 20°C 的密閉空間,BIOS 版本為 UX3405CA.305,操作系統(tǒng)版本為Win11(24H2)、顯卡驅(qū)動版本為 32.0.101.6559,風扇設置為滿載、電源設置為高性能模式。

? 英特爾第二代酷睿 Ultra 系列移動處理器上市

在 2025 年 1 月 6 日的 CES 2025 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英特爾發(fā)布了【第二代酷睿? Ultra 處理器】。在移動端平臺,新處理器按照性能表現(xiàn)劃分出了 HX、H、U、V 四個系列,分別面向不同類型的筆記本產(chǎn)品。

  • 「HX 系列(55W+)」:高性能游戲本
  • 「H 系列(28-45W)」:全能本 / 高性能輕薄本
  • 「U 系列(10-28W)」:輕薄本
  • 「V 系列(10-30W)」:低功耗輕薄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中,面向主力機型的酷睿 Ultra 200H 移動系列處理器在 2025 年一季度大批量上市,相信不少消費者也入手體驗了。從酷睿 Ultra 200H 移動系列處理器的基準性能來看,與前代 Meteor Lake - H 相比,單線程性能快約 17%,多線程性能快約 20%,在 GPU 方面,幀率提升 22%,算力也提升超過 2.5 倍。該核顯還內(nèi)置矩陣引擎(Xe Matrix Extensions,XMX)支持英特爾深度學習加速(DL Boost)技術(shù),通過特定的指令集和硬件優(yōu)化,能夠顯著提升 AI 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速度,讓 AI 運算更加高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 AI 性能方面,英特爾酷睿 Ultra 200H 移動處理器首次配備內(nèi)置 NPU,顯著增強了 AI 加速能力。同時處理器擁有最高 99 TOPs 的整體算力,其中 GPU 提供 77 TOPs,NPU 提供 13 TOPs,CPU 提供 9 TOPs。目前已經(jīng)支持多達 447 個 AI 功能并且數(shù)量還在不斷增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以看出英特爾酷睿 Ultra 200H 系列移動處理器擁有不錯的代際提升,同時重點加碼 AI 算力。今天我們就來詳細測評一下該系列中的旗艦型號——【英特爾酷睿 Ultra 9 285H】。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次測試的機型是【華碩靈耀 14 2025】,具體配置如下,相比于 2024 款主要是處理器的迭代,核心就是 AI 算力倍增。同時還增加虛擬數(shù)字小鍵盤,無線升級 Wi-Fi 7,系統(tǒng)還內(nèi)置了“小碩知道”的智能助手,屬于查漏補缺的升級版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型號」:華碩靈耀 14 2025(UX3405C)
  • 「處理器」:英特爾酷睿 Ultra 9 285H(16 核心 / 16 線程,3.7GHz / 5.4GHz)
  • 「顯卡」:英特爾 Arc 140T GPU(8 X-Cores / 2.35GHz)
  • 「主屏」:14.5 吋 OLED 屏 / 2880×1800 分辨率 / 120Hz(VRR) /600nits / 100%DCI-P3 / VESA DisplayHDR TrueBlack 600 / 0.2ms 響應時間 / TüV 萊茵硬件級低藍光、無頻閃認證 / SGS Eye Care 護眼認證
  • 「內(nèi)存」:32GB LPDDR5x 7467MT/s(板載內(nèi)存)
  • 「硬盤」:1TB M.2 PCIe 4.0 SSD
  • 「鍵盤」:全尺寸 ErgoSense鍵盤 / 三檔背光
  • 「攝像頭」:1080P(3DNR 降噪)/ IR 人臉識別
  • 「網(wǎng)絡」:英特爾 BE201(Wi-Fi 7 / 320MHz)
  • 「I / O端口」:雷電 4(40Gbps)× 2、USB-A(5Gbps)×1、HDMI 2.1 TMDS× 1、3.5mm 二合一音頻接口 × 1
  • 「音頻」:立體聲揚聲器(Harman Kardon 大師音效 / 杜比全景聲 / Smart AMP)
  • 「電池/適配器」:75WHr / 65W(21V / 3.25A)
  • 「三圍/重量」:312mm×220mm×15.5mm / 1.19kg

? DeepSeek 部署與測試

我們首先就來看看有了英特爾酷睿 Ultra 9 285H 賦能,華碩靈耀 14 本地化部署 DeepSeek 的體驗。最近幾個月,DeepSeek 這款國運級的 AI 產(chǎn)品著實火了一把,它以 OpenAI 約 1/20 的訓練成本就實現(xiàn)了比肩 ChatGPT O1 的強大推理能力,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人自己的免費 AI 智能體。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奈何 DeepSeek 過于火爆,在官網(wǎng)上總會遇到“由于技術(shù)原因,聯(lián)網(wǎng)搜索暫不可用”、“服務器繁忙,請稍后再試”的問題。同時也有人提到,在線使用也會涉及到安全隱私問題,對于工作黨來說,借助 AI 的力量處理一些涉及到隱私或者商業(yè)內(nèi)容有很多的顧慮。所以不少小伙伴都開始嘗試本地化部署的方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了離線模型之后,首先可以服務于「隱私敏感場景」,商務用戶可以放心地處理合同、財務報表、涉密資料等敏感文件,確保隱私安全。其次可以滿足「離線與低延遲需求」,在弱網(wǎng)甚至無網(wǎng)環(huán)境下,也可以實現(xiàn)離線 AI 作業(yè),可以保障偏遠地區(qū)或應急場景需求。最后,離線模型還支持「個性化定制優(yōu)勢」,用戶可以基于本地數(shù)據(jù)訓練模型,比如機器學習、語音助手、圖像識別、文風創(chuàng)意等。

本地化部署雖然優(yōu)勢很多,但也特別吃顯存和內(nèi)存,普通消費者僅能部署 DeepSeek-R1-671B 的蒸餾模型。從下方的 AI 算力表,16GB 的 RTX 4060 Ti 都是不夠看的,對核顯來說也面臨同樣的挑戰(zhàn)。(注:B 代表的是“Billion”,用于表示模型的參數(shù)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今年英特爾酷睿 Ultra 200H 系列移動處理器的亮相,讓華碩靈耀 14 2025 能憑借其高達 99 TOPS 的本地算力與便攜特性,成為 DeepSeek 本地化 AI 部署的理想載體??梢栽陔x線環(huán)境下流暢運行 AI 模型,為隱私敏感場景提供終端側(cè)解決方案。而且部署的并不是 1.5B 這種的低配參數(shù)量模型。因為該系列的強大核顯,能夠動態(tài)地從系統(tǒng)內(nèi)存中劃分一部分空間作為顯存,所以顯存就不會是筆記本的瓶頸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主要通過 Ollama 的軟件進行了一鍵式部署。之前網(wǎng)上有很多繁瑣的搭建步驟,對于小白來說實在門檻太高,但是現(xiàn)在是一鍵安裝,易用性得到巨大提升。目前已經(jīng)在魔搭社區(qū)放出了英特爾專屬優(yōu)化版的 ollama 版本,體驗更好。下載解壓之后會得到一個文件夾,雙擊「start-ollama.bat」即可啟動服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后打開 Windows 的命令提示符啟動,輸入「cd:文件夾位置」,文件夾位置可以點擊菜單的頂部直接復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索引到該文文件夾時,輸入「ollama run deepseek-r1:7b」,就可以從 Ollama 拉取 DeepSeek-R1:7B 模型了,之所以選擇 7B 是基于英特爾 Arc 140T GPU 的 16GB 顯存考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下載完成之后,打開一個新的命令提示符,再次定位到程序文件夾,并輸入「ollama run deepseek-r1:7b --verbose」就可以直接訪問模型進行問答互動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之所以要在命令行末尾加上「--verbose」,是因為這樣在回答結(jié)束后,就能夠顯示當前模型回答問題的耗時、延遲、速率等參數(shù)信息,便于掌握性能數(shù)據(jù)??梢钥吹轿姨釂?strong>「你是誰?」,DeepSeek 迅速回答,整體速率達到了 15.39 token/s。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能有的小伙伴覺得不太美觀,解決辦法就是套個外殼,就能實現(xiàn)圖形化的回答界面。我選擇的是 Chatbox AI 智能助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下載安裝完成之后打開 Chatbox,選擇「使用自己的 API Key 或本地模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設置中(或直接彈出窗?),選擇使???的 API Key 或本地模型,然后選擇 OLLAMA API 后?般會?動添加域名;如未添加可將API域名設置為 http://127.0.0.1:11431。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保存之后就可以開始使?了,這種圖形界面是不是美觀太多了,更加符合我們的交互習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以看到 DeepSeek-R1:7B 模型在回答過程中,GPU 的占用基本是 90% 左右,同時內(nèi)存占用 20GB,負載直接拉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特意選擇了 5 個問題來測試 AI 的性能表現(xiàn),其中包含復雜邏輯推理、多領域知識融合與應用、文學作品深度分析與創(chuàng)作、復雜數(shù)學問題求解與證明、復雜場景下的策略規(guī)劃。大家可以自行復制到模型中進行測試。

【試題一】:復雜邏輯推理
假設有一個神秘的島嶼,島上住著兩種人:騎士和騙子。騎士總是說實話,騙子總是說謊話。你遇到了三個人,分別是A、B和C。A說:“B和C是同一種人。”B說:“我是騎士,但C是騙子。”請根據(jù)這些信息,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判斷A、B、C分別是什么人,并詳細闡述推理過程。同時,假設你又遇到了第四個人D,D說:“A和我是同一種人?!被谇懊娴耐评斫Y(jié)果,進一步分析D是騎士還是騙子,并說明推理依據(jù)。
【試題二】:多領域知識融合與應用
在一個虛構(gòu)的情境中,你需要設計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城市。該城市要考慮以下多方面因素:
環(huán)境科學: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滿足城市80%以上的能源需求,同時通過合理的城市規(guī)劃(如綠色建筑、植被覆蓋、水資源循環(huán)利用系統(tǒng))將城市的碳排放量降低至當前水平的50%以下。
社會學:設計一個公平且高效的社會福利體系,確保不同收入階層、年齡群體和職業(yè)的居民都能獲得優(yōu)質(zhì)的教育、醫(yī)療和住房資源。同時,規(guī)劃多樣化的社區(qū)活動空間,促進居民之間的社交互動,增強社區(qū)凝聚力。
經(jīng)濟學:構(gòu)建一個以創(chuàng)新驅(qū)動的經(jīng)濟發(fā)展模式,吸引高科技企業(yè)入駐,創(chuàng)造大量高附加值的就業(yè)崗位。通過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和金融扶持措施,促進本地中小企業(yè)的發(fā)展,保持城市經(jīng)濟的穩(wěn)定增長,且通貨膨脹率控制在2% - 3%之間。
交通工程:設計一套智能交通系統(tǒng),整合公共交通(地鐵、公交、輕軌)、自動駕駛車輛和非機動車道,實現(xiàn)城市交通的高效運行,將居民的平均通勤時間縮短至30分鐘以內(nèi),同時減少交通擁堵和尾氣排放。
請詳細描述你的設計方案,包括各個領域具體的實施策略、技術(shù)應用以及它們之間如何相互協(xié)同,以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城市目標。
【試題三】:文學作品深度分析與創(chuàng)作
閱讀英國作家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小說《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深度分析:
主題挖掘:闡述小說中所探討的關于人性、文明與野蠻、殖民主義等主題,分析這些主題是如何通過故事情節(jié)、人物塑造和環(huán)境描寫展現(xiàn)出來的。
敘事結(jié)構(gòu):剖析小說獨特的敘事結(jié)構(gòu),包括多重視角的運用(如馬洛的敘述視角以及其他人物視角的穿插),這種敘事方式對故事的講述和讀者理解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
象征意義:解讀小說中重要元素的象征意義,如“黑暗”這一意象在不同層面(地理環(huán)境、人物內(nèi)心、社會現(xiàn)象等)所代表的含義,以及“象牙”在小說中的象征作用及其與主題的關聯(lián)。
基于對《黑暗的心》的分析,以現(xiàn)代社會為背景,創(chuàng)作一篇短篇小說,借鑒康拉德的寫作風格,探討一個類似的深刻主題,如科技發(fā)展對人性的影響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沖突。要求小說情節(jié)完整,人物形象鮮明,能夠通過巧妙的敘事和象征手法傳達主題思想,字數(shù)在1500 - 2000字之間。
試題四】:復雜數(shù)學問題求解與證明
考慮一個復雜函數(shù) f (x),它是這樣構(gòu)成的:把 n 從 1 到無窮大,sin (nx) 除以 n 的三次方,然后把這些結(jié)果都加起來 ,這里 x 的取值范圍是從負 π 到正 π。
首先,證明這個函數(shù)對應的級數(shù)在給定區(qū)間上一致收斂。
然后,計算 f (x) 的二階導數(shù) f''(x) ,并說明求導過程中所依據(jù)的數(shù)學定理和規(guī)則。
最后,利用 f (x) 的性質(zhì),求解積分:在負 π 到正 π 這個區(qū)間上,對 xf (x) 進行積分 ,詳細展示求解步驟。
假設有一個三維空間中的多面體,它的頂點坐標分別是 V?(x?,y?,z?),V?(x?,y?,z?),…… ,V?(x?,y?,z?)。
設計一種算法來計算該多面體的體積,并使用偽代碼描述該算法的實現(xiàn)步驟。
分析該算法的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并證明對于任意凸多面體,該算法都能正確計算其體積。
試題五】:復雜場景下的策略規(guī)劃
假設你是一家跨國科技公司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師,公司主要業(yè)務涵蓋智能手機、智能家居設備和云計算服務。當前公司面臨以下復雜情況:
市場競爭:在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對手不斷推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功能的產(chǎn)品,導致公司手機市場份額在過去一年下降了15%。在智能家居領域,新興企業(yè)憑借低價策略迅速搶占市場,公司產(chǎn)品的市場認可度受到挑戰(zhàn)。云計算服務方面,行業(yè)巨頭通過大規(guī)?;A設施建設和價格戰(zhàn),擠壓公司的市場空間。
技術(shù)發(fā)展:5G技術(shù)的快速普及為智能手機和智能家居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但同時也對公司的技術(shù)研發(f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工智能和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的融合趨勢日益明顯,公司需要在這些領域加大研發(fā)投入,以保持技術(shù)領先地位。
內(nèi)部管理:公司內(nèi)部不同業(yè)務部門之間存在溝通不暢、協(xié)作效率低下的問題,導致新產(chǎn)品研發(fā)周期延長,無法及時響應市場需求。此外,公司的人才流失率在過去半年內(nèi)上升了10%,尤其是核心技術(shù)人才和市場營銷人才的流失,對公司業(yè)務發(fā)展造成了較大影響。
請制定一份全面的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包括短期(1 - 2年)、中期(3 - 5年)和長期(5 - 10年)的目標和策略。針對市場競爭、技術(shù)發(fā)展和內(nèi)部管理等方面的問題,提出具體的應對措施,如產(chǎn)品創(chuàng)新策略、市場拓展策略、技術(shù)研發(fā)規(guī)劃、組織架構(gòu)優(yōu)化方案和人才管理策略等。同時,分析每個策略可能面臨的風險,并提出相應的風險應對預案。要求戰(zhàn)略規(guī)劃具有系統(tǒng)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字數(shù)在2000 - 3000字之間。

可以看到華碩靈耀 14 2025 在 DeepSeek-R1:7B 模型下的思考時間、響應速度都是非常不錯的。

  • 「復雜邏輯推理」:總耗時 3 分 38 秒、加載耗時 17 毫秒、整體速率 14.24 Token/s
  • 「多領域知識融合與應用」:總耗時 1 分 17 秒、加載耗時 21 毫秒、整體評估速率 14.75 Token/s
  • 「文學作品深度分析與創(chuàng)作」:總耗時 2 分 26 秒、加載耗時 16 毫秒、整體評估速率 14.22 Token/s
  • 「復雜數(shù)學問題求解與證明」:總耗時 3 分 11 秒、加載耗時 22 毫秒、整體評估速率 13.58 Token/s
  • 「復雜場景下的策略規(guī)劃」:總耗時 1 分 55 秒、加載耗時 15 毫秒、整體評估速率 13.05 Token/s

當然,為了考驗它,以上的都是非常復雜的情況,依然有非常不錯的表現(xiàn)。在實際日常的使用中,不管是辦公黨還是學生黨,完全夠用。

但是,為了更強的處理體驗,讓我不由得好奇華碩靈耀 14 2025 在 14B 模型下能跑得動嗎?所以我也嘗試了下,結(jié)果同樣可以跑起來,不過思考時間和響應時間都有所增加,但依舊屬于可以使用的范圍。

而且相比 7B 模型有更強的計算和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能應對一些中等復雜程度的任務,前面五個問題的回答也更加的細致和全面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體來說,華碩靈耀 14 2025 部署本地化 DeepSeek 可用程度還是相當?shù)母撸?B 的蒸餾模型使用體驗非常不錯,14B 的蒸餾模型也完全沒問題,屬于越階挑戰(zhàn)的水準,整體性能表現(xiàn)介于 RTX 4060Ti 和 RTX 4070 SUPER 之間。

? 集成 AI 工具

除了 DeepSeek 這種需要額外下載部署的大語言模型外,華碩靈耀 14 2025 還內(nèi)置了其他的 AI 工具,比如「小碩知道」,它是華碩與智譜聯(lián)合共創(chuàng)的 AIPC 智能助手,它既可以斷網(wǎng)環(huán)境下,依靠英特爾第二代酷睿 Ultra 處理器的強大性能,進行本地端大模型推理,也可以在聯(lián)網(wǎng)狀態(tài)下使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以看到在斷網(wǎng)情況下使用小碩知道,GPU 使用量達到了 75% 左右,內(nèi)存使用了 18GB 左右。而且支持文本生成、AI 識圖、AI 繪畫等諸多功能,可以滿足日常的 AIGC 使用需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相比于 DeepSeek、豆包、Kimi 這種第三方的 AI 工具,小碩知道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聯(lián)動電腦交互,比如調(diào)節(jié)屏幕亮度、音量、網(wǎng)絡等簡單操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接下來就是「AI 攝像頭」了,可以在視頻中開啟自動取景、眼神交流、背景模糊,開啟之后,NPU 的使用率達到了 20% 左右。這種 AI 場景對于酷睿 Ultra 9 285H 的 13 TOPs 算力的 NPU 來說真就是小兒科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AI 基準性能

我們再通過 Procyon 測試華碩靈耀 14 2025 的 Ultra 9 285H 的 AI 基準性能。首先是【AI 大語言模型測試】,選取了四款模型進行測試,結(jié)果如下:

  • 「PHI 3.5」:861 分 丨平均 TTFT 0.9s 丨 平均 OTS 26.1 tokens/s 丨 加載時間 10.22s
  • 「MISTRAL 7B」:826 分 丨平均 TTFT 1.17s 丨 平均 OTS 17.48 tokens/s 丨 加載時間 9.66s
  • 「LLAMA 3.1」:713 分 丨平均 TTFT 1.11s 丨 平均 OTS 13.88tokens/s 丨 加載時間 9.51s
  • 「LLAMA 2」:721 分 丨平均 TTFT 2.25s 丨 平均 OTS 8.65 tokens/s 丨 加載時間 15.75s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次,我使用了 MLPerf-機器學習基準測試,對比了官方測試 Meteor Lake 移動處理器數(shù)據(jù),可以看到酷睿 Ultra 9 285H 在各個測試環(huán)節(jié)的延遲時間都更低,同時每秒處理的令牌數(shù)數(shù)值更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后在【AI 文生圖測試】中,在「Procyon-Stable Diffusion 1.5(INT8)」場景中,測試會創(chuàng)建 1 批 512×512 分辨率的圖像,每批次 8 幅,整機測試得分 2051 分,圖像生成速度為15.234s/image,平均 UNET 速度 3.32it/s,總體消耗時間 121.874s。

「Procyon-Stable Diffusion 1.5(FP16)」場景中,測試會創(chuàng)建 4 批 512×512 分辨率的圖像,每批次 16 幅,整機測試得分 329 分,圖像生成速度為 18.967s/image,總體消耗時間 303.479s。

「Procyon-Stable Diffusion XL(FP16)」場景中,測試會創(chuàng)建 1 批 1024×1024 分辨率的圖像,每批次 16 幅,整機測試得分 346 分,圖像生成速度為 109.232s/image,總體消耗時間 1731.714s。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華碩靈耀 14 2025 搭載英特爾酷睿 Ultra 9 285H 的性能表現(xià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CPU 理論性能

華碩靈耀 14 2025 搭載的是【英特爾?酷睿? Ultra 9 285H 移動處理器】,隸屬于「Arrow Lake-H」系列,基于臺積電N3B 工藝制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酷睿 Ultra 9 285H 擁有 16 核心 16 線程,包括了 6 顆性能核(P-Cores/5.4GHz) + 8 顆能效核(E-Cores/4.5GHz) + 2 顆低功耗能效核(LP E-Cores/2.5GHz),L2 緩存 8MB、L3 緩存 24MB,TDP 45W,最大可配置功耗為 115W,內(nèi)存支持 LPDDR5x(8400MT/s)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首先測試的是 CPU-Z、CINEBENCH、GeekBench 系列,對比上一代 Ultra 9 185H,單核性能最高提升 28.5%,多核性能最高提升 26.3%。

  • 「CPU-Z(全核)」:單核 811.3 分,多核 9119.1 分
  • 「CPU-Z(P-Cores)」:單核 826.4 分,多核 4148.5 分
  • 「CPU-Z(E-Cores)」:單核 730.1 分,多核 5539 分
  • 「CPU-Z(LP E-Cores)」:單核 292.1 分,多核 587.6 分
  • 「CINEBENCH R15」:單核 316cb,多核 2880cb
  • 「CINEBENCH R20」:單核 804cb,多核 5987cb
  • 「CINEBENCH R23」:單核 2044pts,多核 18063pts
  • 「CINEBENCH 2024」:單核 126pts,多核 890pts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通過【CINEBENCH R15 連續(xù)測試結(jié)果】可以看到,Ultra 9 285H 移動處理器釋放了 2156-2892cb 的性能區(qū)間,衰減率方面在 25.45%,我對比了此前靈耀 14 雙屏上的 Ultra 9 185H 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華碩靈耀 14 2025 上的 Ultra 9 285H 的平均性能要比 Ultra 9 185H 強上 16.1%。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也借助了一些專業(yè)軟件來測試 Ultra 9 285H 移動處理器的性能表現(xiàn),數(shù)據(jù)匯總?cè)缦滤荆?/p>

  • 「GeekBench 6」:單核性能 2929 分,多核性能 15659 分
  • 「3DMark-CPU Profile」:單線程 1252 分,最大線程 9580 分
  • 「V-Ray 6.0」:處理器 16592 分
  • 「FritzChess Benchmark」:相對性能倍數(shù) 60.42,每秒千步 28999
  • 「7 Zip 壓縮測試」:壓縮得分 95.798GIPS,解壓縮 86.213GIPS,總分 91.0056GIPS
  • 「Corona 1.3」:測試耗時 1 分 44 秒
  • 「Blender Benchmark(CPU)」:Monster 場景得分 111.72、junkshop 場景得分 70.81、classroom 場景得分 44.27
  • 「X264 FHD Benchmark(V1.0.1)」:耗時 32 秒,幀率 78.4fps
  • 「X265 HD Benchmark(V0.1.4)」:平均耗時 21.44 秒,平均幀率 52.75fps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GPU 理論性能

在 GPU 方面,華碩靈耀 14 2025 的顯卡就是英特爾 Ultra 9 285H 處理器集成的「英特爾? Arc? 140T GPU」,擁有 8 顆 X-core 核心,最大動態(tài)頻率 2.35 GHz,GPU 峰值 77 TOPS,最大圖形輸出分辨率高達 7680 x 4320 @ 60Hz 或者 3840x2400 @ 120Hz,并且支持了 H.264、H.265、AV1 編解碼功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通過「3DMark 測試」可以看到英特爾? Arc? 140T GPU在 Speed Way(DX12)場景測試中,顯卡得分 762 分;在 Time Spy Extreme(DX12) 測試總分 2190 分,其中顯卡得分 1979 分;在Fire Strike Ultra (DX11) 測試總分 2246 分,其中顯卡得分 2148 分;在 Port Royal(光追)測試總分 1358分;在 NightRaid 場景測試中測試總分 31411 分,顯卡得分 38686 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以看到相比于第一代 Ultra 9 185H 的英特爾 Arc 核顯(8 X-cores),在 SpeedWay(DX12) 場景領先 37.79%,在 TimeSpy Extreme(DX12)場景領先 16.82%,F(xiàn)ireStrike Ultra(DX11) 場景領先 8.38%,在光追場景領先 29.7%。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也借助了一些專業(yè)顯卡軟件來測試英特爾 Arc 核顯的渲染、建模性能表現(xiàn),數(shù)據(jù)匯總?cè)缦滤荆?/p>

  • 「V-Ray 5.0.2」:GPU-CUDA 場景得分 279 vpaths
  • 「V-Ray 6.0」:GPU 得分 729 vpaths
  • 「GeekBench 6」:GPU-OpenCL 得分 41318 分
  • 「Superposition」: 720P-LOW 12474 分、1080P-MEDIUM 5729 分、1080P-HIGH 4327 分。
  • 「Blender Benchmark(GPU)」:Monster 場景得分 339.48,Junkshop 場景得分 188.34,classroom 場景得分 188.35
  • 「SPEC viewperf 2020」:3dsmax-07 得分 23.46;catia-06 得分 20.67;creo-03 得分 30.09;energy-03 得分 6.68;maya-06 得分 97.92;medical-03 得分 15.42;snx-04 得分 5.6;solidworks-07 得分 40.60。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整機性能

整體性能方面,華碩靈耀 14 2025 在「PCMark10 EXTENDED」的基準測試場景中,總體得分 7392 分,基本功能得分 11078 分,生產(chǎn)力得分 9415 分,數(shù)位內(nèi)容創(chuàng)作得分 11430 分,游戲得分 6770 分。「CrossMark」總分 1964 分,其中生產(chǎn)力得分 1782 分,創(chuàng)造性得分 2338 分,反應能力得分 1559 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生產(chǎn)力場景測試中,我測試了 Office 2021 套件的「辦公室生產(chǎn)力」,總分 5785 分,其中 Word 得分 8538 分,Excel 得分 3851 分,Power Point 得分 6660 分,Outlook 得分 4527 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圖片處理與視頻剪輯的性能表現(xiàn)方面,我使用了 Procyon 進行了測試。在 Adobe Photoshop 和 Lightroom 的「Procyon 的照片編輯基準測試」的圖像修飾分數(shù)拿到了 7683 分,批處理分數(shù) 5135 分,總分 6281 分。在「PugetBench for Photoshop」測試中,拿下了 7195 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 Adobe Premiere Pro 的「Procyon 的視頻編輯場景測試」,視頻編輯導出分數(shù)為 4356 分。在「PugetBench for Premiere」「PugetBench for Davinci」測試中,分別得到了 3590 分和 2404 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功耗發(fā)熱

最后,我還對華碩靈耀 14 2025 進行了 30 分鐘「AIDA64 單烤 FPU」,CPU 平均主頻穩(wěn)定在 2.3619GHz,CPU 封裝功耗在 30.538W,溫度在 75℃。在外殼溫度方面,C 面最高溫度為 36℃,位于 F9 和 F10 之間,D 面最高溫度為 44.8℃,位于底部進風口。

  • 「CPU 主頻」:最高頻率 5.3869GHz / 平均頻率 2.3619GHz
  • 「CPU 封裝功耗」:最高功耗 63.016W / 平均功耗 30.538W
  • 「CPU 發(fā)熱」:最高溫度 105℃ / 平均溫度 75℃
  • 「C 面 / D 面最高溫度」:36℃ / 44.8℃

從發(fā)熱情況來看,華碩靈耀 14 2025 功耗控制的相當出色,同時即使開啟滿載風扇設置,噪音量依舊非常低,這才是理想的輕薄本高負載體驗。

三、華碩靈耀 14 2025 的外觀設計與內(nèi)部構(gòu)造有何亮點?

? 外觀設計

接下來,我們看看華碩靈耀 14 2025 的外觀,靈耀 14 2025 延續(xù)了家族式的設計語言,一共有冰川銀和夜空藍兩種,我上手的便是后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A 面擁有著偌大的“A”形 LOGO 的幾何線條,左下角你還能看到 ASUS Zenbook 等字樣,進一步提升了產(chǎn)品識別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接下來看看電腦的 B 面,通過 AIDA64 查詢,可以看到華碩靈耀 14 2025 選用的是來自三星的 OLED 面板,具體型號為 ATNA40CU09(SDC419D),分辨率達到了 2880×1800,PPI 達到了 234PPI。

其他參數(shù)方面,屏幕分辨率 2880×1800(16:10),像素密度達到了 234PPI 、刷新率達到 120Hz,支持 24-120Hz 的 VRR(可變刷新率) 。同時屏幕還擁有 100%P3 廣色域、600nits HDR 峰值亮度、0.2ms 疾速響應速度、1000000:1 對比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屏幕素質(zhì)」方面,華碩管家中提供了原生、sRGB、DCI-P3、Display P3 四種專業(yè)色域選項,通過愛色麗 i1 Display Pro Plus 搭配 DisplayCAL 3 校色之后檢測后,可以看到原生色域選項的色域覆蓋最廣,sRGB 色域的色準表現(xiàn)最好。Display P3 選項和 DCI-P3 選項雖然在色域覆蓋和色域容積數(shù)據(jù)上比較接近,但實際觀感上,DCI-P3 白平衡偏綠,Display P3 偏洋紅更討好眼球,日常使用建議優(yōu)先原生色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原生色域」下進一步測試,屏幕實測亮度 360.5nits(SDR),HDR 亮度超過 600nit。伽馬曲線為 2.2 光度,白點為 6507K,同時對比度達到了無限標準,色準表現(xiàn)方面,平均 △E = 0.24,最大 △E 差值為 1.1,面板數(shù)據(jù)相當出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屏幕的上邊框部分,配備了「IR 人臉識別模組」,支持 Windows Hello 面部解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攝像頭方面,華碩靈耀14 2025 使用的是 1080P 的 3DNR 降噪攝像頭,還通過物理按鍵關閉攝像頭,安全性拉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屏幕底部的邊框上還可以看到 ASUS Zenbook 的字樣,屏幕的轉(zhuǎn)軸部分也支持 180° 的開合,可以契合各種使用場景需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后我們來瞧瞧 C 面,華碩靈耀 14 2025 采用了全尺寸 ErgoSense 鍵盤,鍵帽也擁有 0.3mm 下凹弧度,契合人體工程學設計,而且它支持三檔背光,可以滿足各種環(huán)境照度的使用場景。

在鍵盤的左下角還可以看到英特爾酷睿 Ultra 9、英特爾 ARC 顯卡、EVO 認證等信息的貼紙,右側(cè)則是 Dolby Atmos 和 HDMI 貼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觸控板區(qū)域,采用了一塊 130mm×75mm 的 5.91 吋超大觸控板,不僅如此,點擊觸控板右上角可以調(diào)出「華碩 NumberPad 數(shù)字鍵盤」,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 14 吋小屏筆記本沒有小鍵盤的遺憾。觸控板右上角左上角的符號還可以實現(xiàn)虛擬數(shù)字鍵盤的二段式背光調(diào)節(jié)。

「I/O 端口」方面,華碩靈耀 14 2025 配備了 2 個雷電 4(40Gbps),1 個 USB-A(5Gbps),音視頻端口為 HDMI 2.1 TMDS× 1 和 3.5mm 二合一音頻接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華碩靈耀 14 2025 的雙雷電 4 端口的配置也是非常豪華,不論是接駁雷電 4 移動固態(tài)硬盤,還是一線連外接 4K 顯示器都是相當方便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后,在電腦的底部,可以看到上下各有一長兩短的墊腳,可以起到防滑和支撐的作用。同時底部還有多個豎向的散熱開孔,可以有效地提升散熱效率。

? 內(nèi)部構(gòu)造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電腦的內(nèi)部構(gòu)造,卸下 7 顆六角螺絲搭配撬片就可以輕松開蓋。電池占了大半的空間,頂部的左側(cè)是硬盤主板,右側(cè)是一個單熱管單風扇的方案。

內(nèi)存方面,通過 CPU-Z 檢測可以看到它采用了 8 顆「鎂光 LPDDR5 內(nèi)存芯片」,型號為 MT62F2G32D4DS-023,單顆容量 4GB,頻率為 7467MT/s,因為是板載所以無法升級,購買時需一步到位。就我日常的體驗來說,32GB 綽綽有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硬盤方面,華碩靈耀 14 2025 搭載了「三星 PM9C1 固態(tài)硬盤」,硬盤容量為 1TB,傳輸模式為 PCIe 4.0 × 4,標準為 NVMe 2.0,固件版本為 KXJ72W1Q,健康狀況良好,溫度 46℃,順序讀寫的最高性能分別達到在 5000MB/s 和 3500MB/s。

在無線性能方面,華碩靈耀 14 2025 集成了「英特爾 BE201 Wi-Fi 7 無線網(wǎng)卡」,支持 2.4GHz、5GHz 及 6GHz(320MHz) 三個頻段,峰值帶寬 5.8Gbps,支持 Wi-Fi 7 信號,集成了藍牙 5.4。連接到我家的 Wi-Fi 7 小米萬兆路由器后,可以看到協(xié)議開啟了 802.11be,聚合鏈接速度達到了 2882Mbps,已經(jīng)超過了 Wi-Fi 6 協(xié)議下的 2401Mbps 連接速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后在電池方面,華碩靈耀 14 2025 配備了「75Whr 鋰離子電池組」,使用 PCMark 的辦公場景進行測試,測試前將電源模式設置為最佳能效、分辨率調(diào)節(jié)至 1920×1200、分辨率縮放 100%、屏幕刷新率調(diào)整為 60Hz、屏幕亮度降低至 40%,開啟飛行模式。實測電量從 100% 降至 2%,續(xù)航達到了 12 小時 5 分鐘,得分 5707 分。官方的測試結(jié)果達到了 18 小時,說明如果不是重度使用場景,還有挖掘潛力。

在充電補能方面,華碩靈耀 14 2025 配備了一個 65W(21V/3.25A)的電源適配器,實測前 58 分鐘充電功耗穩(wěn)定在 62W,然后進入涓流充電階段,1 小時 58 分完成完整充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體來說,華碩靈耀 14 2025 的外觀設計延續(xù)了家族式的設計語言,具有極高的產(chǎn)品辨識度,憑借著精致的做工和出色的配置,非常契合其高端的產(chǎn)品定位。

四、如何評價華碩靈耀 14 2025 這款 AI 輕薄本?

經(jīng)過本文的測評之后,我們來總結(jié)一下華碩靈耀 14 2025 這款 AI 輕薄本的使用體驗。作為搭載了全新第二代英特爾酷睿 Ultra 移動處理器的筆記本,華碩靈耀 14 2025 很好的展現(xiàn)了 Ultra 9 285H 的性能優(yōu)勢,既有較強的代際提升,同時功耗控制也得以精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并且借助英特爾酷睿 Ultra 9 285H 高達 99 TOPS 的強大 AI 算力,我成功的在華碩靈耀 14 2025 的本地部署了 DeepSeek-R1:14B 模型,并且速率介于 RTX 4060 Ti 和 RTX 4070 SUPER,簡直就是核顯之力去撼動了 3000-5000 元價位獨立顯卡的 AI 生態(tài)位,讓人不得不感慨下英特爾的 AI 實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然,華碩靈耀 14 2025 還有如下【值得改進】之處,首先是本地集成的小碩知道,在系統(tǒng)交互體驗方面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復雜的系統(tǒng)設置無法響應,期待后續(xù)能夠不斷完善,同時加入快速喚醒機制。其次是電腦的表面還是略容易沾染指紋,猜測是夜空藍的配色所致,介意的用戶優(yōu)先考慮冰川銀配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后,華碩靈耀 14 2025 定價 7499 元,可以享受 20% 的國補,下單直降 1500 元,僅需 5999 元即可入手,性價比可以說是相當高了。

分享到此結(jié)束,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我是Geek 研究僧,我們下期再見。